五华区华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走进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总能看到该街道人武部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董有军忙碌的身影。他或是在服务窗口接待退役军人,或是在对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又或是在综合文化区与军休艺术团交流。

  作为“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华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是五华区探索部站融合、家站合一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模式,形成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七位一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四位一体”规范化运行机制的缩影;更是基层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做得好服务格局的成果体现。

  五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向茂举介绍,为打破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单兵作战”带来的弊端,全区推动乡镇(街道)人武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合一,“军人之家”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合一,征兵工作站、双拥工作站、涉军维权服务站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四站合一”,在街道、社区层面整合退役军人服务队伍和人武力量、公安力量、社会力量构建多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基层服务站实体化运行,畅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联动渠道,为退役军人提供从入伍、服役到退役、就业、优抚的全周期闭环服务。

  “退役军人事务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物理空间合并让服务对象办事少跑路,同时实现了人力、信息资源共享,为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更好满足退役军人多样化、差别化服务需求提供更有力支撑。”董有军对此深有感触。

  五华区内大部分街道、社区将退役军人服务站与为民服务中心联动,优待证申领、优抚对象年度确认、生活补助申请、医疗费报销等可“一站式”办理;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可提供代办服务,由工作人员上门取件、送件上门,切实把难办的事办成、办好;为民服务中心内的综合文化区、退役军人书屋等空间向辖区群众开放,方便退役军人及公众共享文化资源。

  结合人武部门的信息库,五华区建立“入伍台账+退役军人信息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打通从入伍到退役的信息链路,全面掌握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入伍表现、安置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做好军人退役“一件事”、帮助退役军人解决难题、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精准依据,确保入伍有人领、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助、困难有人扶。

  依托各方资源与力量,五华区还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把网格内的服务保障对象按区域、类别、年龄等进行细化,建立“四级服务保障机制”。“我们社区有301名退役军人,被划分到3个网格中,我是第一网格的负责人。”华山街道水晶宫社区党委副书记邓倩介绍,她和2名网格员、网格内各楼栋长承担着网格内“四级服务保障机制”的落地,即对低保、特困、孤寡、生病住院等一级服务保障人群每月必访;“三属”、伤残、“两参”、老女兵、60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二级服务保障人群每季度必访;企业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干部、无军籍职工、复员干部等三级服务保障人群每半年必访;返乡退役士兵、军属、创业退役军人等四级服务保障人群每年必访,确保退役军人有需求可以第一时间主动靠前服务。

  “退役军人是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秉持这一理念,五华区激励退役军人深入基层建功立业。该区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抢险、疫情防控、国防教育、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得到广泛认可。董有军告诉记者,华山街道依托辖区内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旧居等10余处红色资源开设“老兵讲堂”,邀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参战老兵等优秀代表结合亲身经历“进讲堂、进校园、进社区”,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斗力量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云报全媒体记者岳晓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