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俄罗斯唯一的航母传来噩耗,大修8年了,距离完工还遥遥无期,莫斯科有意彻底放弃。俄罗斯海军已经衰退到继续假装成远洋海军的地步,只为装点门面的库兹涅佐夫号自然也没必要继续存在。
北京时间7月11日,俄罗斯官方媒体《消息报》发文称,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俄海军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
【修理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尽管这一消息尚未得到俄国防部官方回应,但《消息报》获悉,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一段时间了。
这侧面证明了消息的真实性。如果库兹涅佐夫号没有被放弃,那它现在至少应该处于修理状态,而不是停工。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俄海军唯一的航母,放弃库兹涅佐夫号的消息并没有在俄海军内部引发激烈反应。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甚至公开对《消息报》说:“停止维修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
这很可能意味着放弃库兹涅佐夫号的决定,是俄海军自己提出来的。他们已经意识到,俄罗斯未来的海洋战略没有这个吞金兽的位置。
导致局面发展到这一地步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库兹涅佐夫号错过最佳的修理窗口期。如果它能按照原定计划,在2020年完成大修和现代化升级工作,2022年重回现役。
那么以1992年服役的时间点计算,库兹涅佐夫号当时还有近20年的服役寿命。
然而现在是2025年,且根据俄国防部和造船厂推算。哪怕一切顺利,库兹涅佐夫级也得等到2028年才能修好,重回现役更是得等到2030年。届时,库兹涅佐夫号就只有10年左右的服役寿命了。
【航行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要知道像航母这类大型舰船,越是临近寿命末期,出故障的概率就越大,出航率就越低,所需维护资源也越多。
所以就算修好了,俄罗斯也很难保障库兹涅佐夫号的日常运作,最后得到的还是一艘难堪大用的航母。
第二个原因就是老生常谈地没钱。
俄罗斯造船业本来就在苏联解体的影响下受到巨大冲击,丢失了大量维护航母的技术经验。
但在这之后,俄罗斯并未花钱重建这套体系,而是整合剩余资源让造船厂将就着用。许多人看到行业没前景就跑了,进一步加剧了人员和技术流失。
在2022年后,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加剧了俄海军缺钱的问题。每年拨下来的航母修理经费聊胜于无,进一步拖延了修理工作。
【俄罗斯造船厂工人】
没钱还导致库兹涅佐夫号原计划要进行的大修+现代化升级作业,到最后缩水成了单纯的大修作业。
俄海军根本没有钱买那么多新设备,或是让造船厂解决库兹涅佐夫号当年匆忙离开乌克兰,并在北摩尔曼斯克提前服役带来的老毛病。
最后的结果是,库兹涅佐夫号即便大修升级,性能不会有显著提升。以这个状态去迎接2020年代甚至2030年后的海上冲突,库兹涅佐夫号的结局不会比沉在黑海的莫斯科号好多少。
第三个原因是,俄罗斯的海洋战略和海外利益正在发生巨变。
战略上,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倒台让俄罗斯失去了地中海基地,俄海军一夜间丧失维护海外利益的最大需求。俄乌冲突让黑海舰队遭受重创,进一步打击了海军实力。波的海日常被北约封堵,也没有大舰队发挥的空间。
至于北冰洋方向,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后,航母想进入大西洋也难了,反而是潜艇更适合。
【2016年库兹涅佐夫号前往地中海支援叙利亚】
唯一值得俄海军部署航母的方向,是太平洋舰队。不过这里也已经有三艘中国海军的航母,在战略上牵制美日。况且以库兹涅佐夫号的状态,去了太平洋也是拖后腿。
这些迫使俄罗斯的海军战略做出巨大调整,航母这种远洋海军的象征物,就成了第一个牺牲品,更何况库兹涅佐夫号并不是一艘好用省心的航母。
更何况光有航母是不够的,俄海军还得为库兹涅佐夫号配齐一支护航编队,现在的俄海军连像样的护航编队都抽不出来。修好航母又怎样?“光杆司令”开出去更丢人。
【俄海军连像样的护航编队都抽不出来】
比起航母,俄海军未来可能更倾向发展两栖攻击舰。它的建造难度低、维护成本也低,对舰载机需求更是有直升机、无人机就行。
更何况两栖攻击舰能执行的任务也更灵活,一船多用也算变相省钱了。
那么俄罗斯海军中没了库兹涅佐夫号的位置,它还有机会去其他国家的海军服役吗?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
曾经买过二手俄罗斯航母的印度,是最有可能接手库兹涅佐夫号的国家,但这种可能性也极低。
印度当年接盘维克拉玛蒂亚号时,这艘基辅级四号舰才服役10年左右,且基本没有参加过远航任务,舰龄较新,仍有改造服役的价值。
【印度海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
更何况当年改造维克拉玛蒂亚号时,印度已经被俄罗斯坑过一次了。加上印度已经用维克兰特号,证明了自己有能力设计建造航母,新德里未必看得上时日无多的库兹涅佐夫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