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在成都家里洗衣做饭带娃的家庭主妇,这次趁娃放暑假,跟老公一起去湖北武汉耍,哪晓得一到武汉,就被这地方的“反差”给惊着了,跟我之前想的、听邻居说的完全不是一个样!

本来我以为武汉跟成都一样,是那种到处是茶馆、街上慢悠悠的城市,结果下了高铁出车站,就被人潮和车流量吓一跳,走路都得跟着人群挪,公交车里挤得跟沙丁鱼似的,比成都春熙路周末还热闹,而且武汉人说话嗓门大,听着跟吵架似的,刚开始还怕他们真闹起来,后来才知道人家就是这直爽性子。就说那个黄鹤楼吧,

名气大得连娃课本里都有,我以为是藏在山里头的老楼,到了才发现,它就在市区里,周围全是高楼,楼本身还是后来重建的,门票要八十块,学生票四十,进去爬楼梯爬得腿都软,顶楼能看到长江,可除了“黄鹤楼”这三个字,感觉跟成都的望江楼也差不太多,就是规模大点儿,这钱花得有点心疼,早知道还不如去江边逛免费的江滩。

现在年轻人都爱说“打卡”,黄鹤楼里全是举着手机拍照的人,挤着抢位置,拍出来的照片里全是脑袋,还不如在江对面远远拍一张好看,这网红打卡的套路,走到哪儿都一样,看着热闹,实际没啥意思。

再说说吃的,我以为武汉就热干面出名,到了才知道,好吃的多到选不过来,而且跟成都口味差得远。热干面是真干,拌上芝麻酱,黏糊糊的,刚开始吃觉得噎得慌,得配着蛋酒或者糊汤粉一起吃才行,蛋酒就是米酒里打个鸡蛋,甜甜的,糊汤粉是用鱼汤熬的,撒上胡椒,鲜得很,这两样跟热干面配着吃,绝了。

还有武昌鱼,课本里都写过,我以为多贵呢,结果餐馆里一份才三十多块,鱼肉嫩得很,就是刺有点多,给娃吃的时候得小心挑刺。不过有个叫“面窝”的小吃,我是真没吃明白,看着像炸的圆圈圈,外酥里嫩,可吃着没什么味儿,蘸了酱也一般,武汉本地阿姨说这是他们的早餐标配,我却觉得不如成都的油条配豆浆好吃,大概这就是南北口味的差异,各有各的喜欢。

景点方面,除了黄鹤楼,我还去了东湖,这地方是真的大,比成都的龙泉湖大好几倍,里面能骑车、能坐船,还有植物园、樱花园,不过我们去的时候不是樱花季,樱花园里光秃秃的,就没进去。租个自行车环湖骑,风吹着挺舒服,湖边全是树,空气也好,比在市区里憋得慌强多了,而且东湖大部分地方不要门票,就租自行车花了二十块钱,骑了一下午,累是累点,

但比黄鹤楼值多了。还有昙华林,听名字以为是个古街,到了才知道是条文艺小街,两边全是小店铺,卖手工艺品、奶茶咖啡,跟成都的宽窄巷子有点像,但比宽窄巷子人少,没那么商业化,里面有几家卖武汉特产的店,像周黑鸭、武昌鱼干,价格跟市区里差不多,不会坑人。不过昙华林里的小吃有点贵,一份烤鱿鱼要十五块,比成都菜市场门口贵了五块,有点不划算。

现在说说武汉的发展,感觉这地方比成都还繁华,高楼比成都多,江边全是写字楼和酒店,交通也方便,地铁线路多,到哪儿都能坐地铁,就是地铁里人太多,早晚高峰挤得跟罐头似的。

武汉的高校也多,比成都还多,街上年轻人多,看着有活力。不过武汉的天气是真怪,我们去的那几天,上午还大太阳,下午就下雨,下完雨又闷热,跟蒸桑拿似的,比成都的夏天还难受,出门得天天带伞,不然准被淋成落汤鸡。还有武汉的物价,吃的比成都便宜点,热干面五块钱一碗,比成都的担担面便宜一块,住的跟成都差不多,市区里的连锁酒店一百五左右一晚,就是景点门票比成都贵,黄鹤楼八十,比成都的杜甫草堂贵二十。

我觉得武汉这地方,适合带娃来玩,喜欢热闹、喜欢逛吃的话,这儿挺合适,要是喜欢安静、喜欢看自然风景,东湖比那些网红景点强多了。带娃来玩,一定要给娃带件薄外套,武汉早晚温差有点大,别让娃着凉。住宿别住景点附近,像黄鹤楼旁边的酒店,一晚要两百多,住地铁沿线的酒店,一百多就能搞定,还方便出行。还有,武汉人虽然说话嗓门大,但人挺热情,问路的时候,人家会跟你说得清清楚楚,不会不耐烦。

武汉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又大又热闹的城市,有历史有文化,吃的也多,就是有些网红景点名不副实,性价比不高。要是来玩,别光盯着那些有名的景点,多逛逛免费的地方,像东湖、江滩,反而能感受到武汉的真实样子。反正这次去武汉,有惊喜也有失望,总体来说还不错,以后有机会,想秋天再去一次,听说秋天的武汉不热,东湖的枫叶也好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