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这个大杂烩中,有些人选择正直光明地活着,而有些人选择担惊受怕地活着,而这些选择又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在官场上也是这样的,有些人选择成为一个两袖清风的人,但有些人则选择卖国求荣,还有些人选择成为贪官污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讲讲关于贪官的故事。 历史上有名的贪官是不胜枚举的,但是要说最大的贪官,那么也莫过于是和珅了,这也是个家喻户晓的事情了。而最后整治他的人则是嘉庆皇帝。但人们了解的或许只是他贪官的一面,殊不知,在乾隆时期他非但不是什么贪官,甚至还是有名的反贪污人物,也曾因为侦破了许多贪污的事件而受到了乾隆的重用和青睐。
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叫做伴君如伴虎。能得到一个皇帝的赞赏和信任谈何容易?那么和珅到底使用了怎样的妙计,才使得他能够频频侦破这些贪污的事情呢?而曾经一度为反贪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他,又怎会沦落为最大的贪官污吏呢?
其实,很少会有人一出生就是有个贪官的心理的。和珅当然也是一样,在刚刚为官的时候,他是一名宫廷侍卫。不过,他加官进爵的速度也非常快,一直做到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凡,而他晋升至此也仅仅用了七年时间。 许多人对和珅的印象可能都来自于电视剧,但是他的实际性格和电视剧中的性格还是有所出入的。他实际上是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人,尤其是对于别人的性格把握是十分精准的,做事也总是会采用很巧妙的方法。 也正是如此,乾隆的心思也被他把握得很准,这也使得他很快成为了御前侍卫,当时他才只有二十五岁。因此他根本不缺和乾隆见面的机会的,越是和皇上接触,他也就越了解皇上,并且他也十分懂得扬长避短,这也促使了他可以一路顺利地加官进爵。
再来说说对于贪污腐败的事情,他是如何去应对的。乾隆四十五年,云南粮储道进京面圣,而乾隆也趁此机会询问关于云南总督李侍尧的事情。其实这个云南总督做的一些“好事”乾隆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不过云南粮储道海宁却依然为李侍尧打着掩护。 这也使得乾隆对海宁感到十分的失望,他认为海宁对他不够忠诚。因此就将海宁交与军机处了。这样,海宁自然还是选择了自保,于是他将李侍尧的罪行都供了出来。 他说李侍尧仗着他总督的身份总是借着置办贡品等等一些事情的来敲诈下属。乾隆知道以后,立刻就派和珅前往云南整治这个李侍尧,这件事乾隆心里还是感到惋惜的。 因为从前他对李侍尧有着非常大的信任和青睐,但是他却不懂得珍惜,而选择了走上贪官这条路,即使乾隆再怎么看重他,也是无法原谅他做贪污这件事的。
李侍尧在云南根深蒂固,很难找到蛛丝马迹。不过还是让和珅找到了突破口,从他的仆人口中挖出了一切。最后和珅负责了革职查办李侍尧回京,并且还查抄了他在云南的家,其中有名画、珠宝等九百多项,他也将这些东西一起带回了京城。 由于和珅在这场案件中办案有功,也就因此更加的到了皇帝的信任。因为云南的政治已经败坏了,因此乾隆本是想要将和珅派为新的云南总督的,但是一想到他刚刚查办了上一任总督,派他担任这个职位实属不妥,于是就让福康安担任了这一职位。而和珅则在来的路上晋升为户部尚书了。 乾隆四十七年,山东巡抚国泰等被人弹劾,也是因为贪污受贿的事情。而大概是想到了和珅在李侍尧案子中精彩的表现,于是这次的贪案乾隆派遣了和珅以及刘墉一起去山东,还带上了弹劾的大臣御史钱沣。不过,在这次的案件调查中,和珅却没有了当年的坚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史料的查询可以得知。钱沣知道国泰与和珅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于是就没有选择同和珅一起走,他单独先行了。抵达良乡后,他就成为了“便衣警察”开始了自己的明察暗访。
这时他恰巧遇见了官员的仆人,于是他一路跟踪,最后发现这人是和珅的人。没多久,仆人打回,路遇钱沣,他就对仆人进行了搜身,并且还搜出了国泰写给和珅的密函。 尽管这封信的内容有些隐晦,但是钱沣还是能读懂其中的含义。大致意思就是,官库亏空,但是他已经借来了银子去弥补空洞了。而钱沣马上就将此事上报给了皇上,和珅得知这封密函的内容已经泄露,自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去袒护国泰了。 但他对于国泰还是有所袒护的,等他到了官库,虽然是抽查了银子,但是却明显看得非常敷衍,根本不在意银子的分量以及成色等等。不过还是在正直的刘墉以及钱沣的坚持下,又仔细地察看了银两,最后还是查出了这些银两其实都是代替品,而不是纯正的官银。 虽然和珅多次参与贪案调查,不过他却没有将这些贪官下场当做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警告。他好几次在贪案调查中都是以仆人为突破口而调查出来的一些细节和证据,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最后也是因为仆人而暴露的。
乾隆五十一年,和珅的仆人被人参上一罪,但乾隆心里又怎会不知,这表面上说的是和珅的仆人,但其实是在弹劾和珅。不过,却没能得到实质性的证据,因此弹劾的人被降了三级,不过最后和珅也被免去了崇文门监督这一职位。
一直到嘉庆上任,和珅的罪状才被一条条列举,最后被赐死。而在他的家被抄以后到底抄到了多少钱呢?根据记载,抄家时他的财富大约价值八亿至十一亿白银之间。
但实际上,至于到底是多少还是没有一个定论。不过肯定是一个不菲的数目,否则他又怎会背上历史第一大贪官的名声呢?
关于和珅,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