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月4日讯(记者 张洋洋) “我们最近已经接到四五百个外地机构的投资电话,每周差不多要接待两百多人的一二级市场调研,根本接待不过来,我嗓子完全讲废了。”

4月2日下午,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头部企业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沃兰特”)高级副总裁、合伙人黄小飞如是说到。

近期,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核心政策的助推,该行业迎来风口,行业内的企业也顺势“起飞”。

▍行业融资热、调研忙

当天下午采访结束,《科创板日报》记者正好碰到一群二级市场人士来到沃兰特调研。

现场调研人群/《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但在去年,沃兰特还是无人问津。

黄小飞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去年也是公司最困难的一年,现金流紧张,很多员工甚至主动提出降薪。

沃兰特2021年6月成立于上海,公司首款产品VE25航空器采用复合翼架构,起飞重量2.5吨,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载重能力最强、空间最大、研制等级最高的载人eVTOL。

VE25模型机/《科创板日报》记者摄

产品研发进度上,沃兰特的VE25已经完成转换飞行,预计将于2026年取证(标准适航证),但在2025年会进行试点运行。

订单方面,截至2023年,公司的意向订单数已经有700架,合同金额150亿元,公司目前已经在四川自贡建立工厂,预计年产300架,产业75亿元。目前工厂的第一产线可以支持大约100架飞机的生产,预计会在2027年-2028年交付完这些订单。后续视市场反响情况决定是否建设第二产线。

eVTOL是一种“电动直升机”,纯电动化,不需要跑道即可垂直起降。相比传统直升机,eVTOL具有低成本、纯电驱动、噪声低、易维护、更安全等优势,被视为低空经济的核心,也是目前最热门的赛道。

市场火热的另一面还体现在行业融资的增加。在一级市场,同样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另一家eVTOL企业时的科技在3月完成了A轮两千万美元独家战略融资。

沃兰特也在3月份刚刚完成一轮1亿元的A轮融资。据黄小飞透露,4月份马上有新一轮的融资即将关账。

▍eVTOL临界点已至 未来重点是找场景

从市场空间来看,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预测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预计到2040年将达1万亿美元,2050年增长至9万亿美元。

“但这个市场能不能打开,取决于成本能否降低到大众可承受的水平。”黄小飞表示。

他给《科创板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沃兰特的VE25,目前5分钟能飞20公里,单座成本大概在60元,这与打车价格接近。未来随着供应链的成熟,这个成本还将下降40%-50%。

“我们认为eVTOL的临界点现在已经到来,预计在2028-2030年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站在临界点位置,各省市对于低空经济赛道正在加紧布局,一些政策文件也在密集出台。

与此同时,各地也成长起一批eVTOL代表企业,沃兰特之外,上海还包括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等;广东则是以亿航智能、小鹏汇天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四川的沃飞科技等企业。

黄小飞还透露,也有些地方政府愿意出资3-5亿元让沃兰特迁总部。

赛道已经成长了起来,技术和资金都已经不算难题,但黄小飞坦言,要实现产品到货币的闭环,现在的重点是找到应用场景。

目前eVTOL还没有明确的大规模应用场景。虽然许多城市和地区在探索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城市出行等应用场景,但市场需求都没有起来。

“这还需要政策在应用场景上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扶持。”黄小飞表示,沃兰特则是希望引入更多的产业资本、国家基金投入,帮助未来产业链接到应用场景里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