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试图再一次“统治”AI时代。2024 GTC大会上,“皮衣刀客”黄仁勋不负众望地发布英伟达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运算速度提升30倍的性能,让外界将其形容为“全球最强AI芯片”。
乘风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英伟达创造了15个月市值增长6倍的神话。但AI芯片市场的强大潜力,也让外界开始对“卖铲子”的生意虎视眈眈。而在AI芯片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国产替代也有了加速的信号。
H100很棒,B200更强
“见证AI的变革时刻”。北京时间3月19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以这样一个主题演讲开启了英伟达2024年GTC大会,这一大会也被业界公认为“AI风向标”。
整场大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英伟达“地表最强”AI芯片的发布。当天,英伟达官宣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 GPU的推出,黄仁勋一边强调着“Hopper很棒,但我们需要更大的GPU”,一边展示了Blackwell芯片。
2022年的GTC大会上,英伟达宣布推出采用Hopper架构的新一代加速计算平台,在这一轮大模型浪潮中“一卡难求”的H100,正是首款基于Hopper架构的GPU。
Blackwell芯片被命名为B200,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黄仁勋介绍,B200的体积比上一代AI芯片Hopper大了一倍,集成有2080亿个晶体管,是上一代芯片800亿个晶体管的2.6倍,在处理给聊天机器人提供答案等任务时,B200芯片的速度比上一代芯片快30倍。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人工智能运算能耗高、能效低而备受诟病。此前美国媒体报道称,引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浪潮的ChatGPT,每天的耗电量已超过50万千瓦时。特斯拉CEO马斯克曾预测,未来两年内行业将由“缺硅”变为“缺电”,而这可能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
对于Blackwell芯片,黄仁勋举例说,使用8000枚其第一代AI芯片训练聊天机器人ChatGPT三个月,将耗能15兆瓦,而使用新一代芯片在同样时长内执行同样任务,仅需2000枚芯片,能耗则降低至4兆瓦。
市场需求强劲
2022年末以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引发全球新一轮AI热潮,提供底层算力的英伟达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大模型势不可挡,作为基础设施的AI芯片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英伟达表示,亚马逊、谷歌、微软、OpenAI、甲骨文和特斯拉等公司主要客户预计将在他们销售的云计算服务中使用B200,也将在他们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中使用这种新芯片。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4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较上一年增长25.6%,达到671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是2023年规模的两倍以上,达到1194亿美元。
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英伟达总营收达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5.85%;净利润为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581%;调整后每股盈利为12.96美元,同比增长288%。这已是英伟达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盈利超出市场预期。
数据中心,即智能芯片业务是英伟达收入的“火车头”。英伟达第四财季数据中心收入达184亿美元,比第三季度增长27%,同比增长409%;全年收入增长217%,达到创纪录的475亿美元。
然而,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升级出口管制政策,扩大了对华出口先进芯片的管制范围。依据规定,英伟达在2022年出口管制政策基础上为中国市场推出的H800、A800等“特供”产品已出货受阻。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云厂商在使用的高端AI芯片中,大约80%来自英伟达。但这一比例预计未来五年内可能下滑至50%—60%。
今年2月,黄仁勋曾透露,英伟达目前正在向客户提供针对中国市场的两款新型AI芯片样品。彼时,有消息称,英伟达对华“特供版”AI芯片H20将在GTC 2024大会开完后全面接受预订。对于进展等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英伟达,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国产GPU芯片发力
2023年7月,华为公司董事、首席供应官应为民曾表示,国内AI芯片需求与年初相比,在半年时间里增长了10倍以上。
强劲市场需求给国内科技企业发力AI芯片提供了强大动力,目前华为、海光信息、寒武纪、璧仞科技、天数智芯、摩尔线程等企业纷纷加码AI芯片研发设计,并走出了ASIC、FPGA、GPGPU等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路径。
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曾将华为列为AI芯片等多个类别的主要竞争对手,同时称,如果美国政府加大限制芯片出口,将进一步损害英伟达的竞争力。
阿里、百度、腾讯也都已经有自研AI芯片。根据公开报道,百度旗下的昆仑芯片,瞄准的是云端AI通用芯片。阿里已经推出高性能推理AI芯片含光系列,腾讯自研的AI推理芯片紫霄,已经量产并在腾讯会议等业务上落地。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超过50万张。从技术角度看,GPU卡占有90%的市场份额;从品牌角度看,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出货超过5万张,占比整个市场10%左右的份额。
“在大模型浪潮下,AI芯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国产替代的水平。”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北京商报记者如此说道。
但他也进一步指出,中国在AI芯片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技术研发方面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对大型模型的支持。其次,生态系统建设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包括软件框架、开发者支持等。此外,对芯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掌如研究院院长何基永也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国内AI芯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应用场景和示范项目来推动产业发展等。
“AI芯片的国产替代仍需时日,但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努力下,未来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何基永称。
而在国际市场,英伟达也面临着被“围剿”的局面。不久前,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正计划筹集1000亿美元投资AI芯片企业的消息不胫而走,与此同时,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也被传计划筹资高达7万亿美元建立一个新的芯片帝国。此外,英特尔、AMD等传统豪门也正在推进新一轮AI芯片研发计划。
这或许也是“史上最强”AI芯片发布后,英伟达股价却高开低走的原因。数据显示,3月18日当天,英伟达股价早盘一度上涨超过4%,随后回落,收于每股884.55美元,涨0.7%,总市值2.21万亿美元,盘后跌超1.7%。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