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工作者转变为经验共享的“治理”名师,实地教学分享治理实践经验……为加强基层干部培训阵地建设,打造与城市治理现代化要求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昨天,普陀区城市治理学院正式成立,并由区委书记姜冬冬讲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一课”。

图说:揭牌仪式

普陀区城市治理学院挂牌在区委党校,浦东干部学院、市委党校、高校的资深专家、学者、智库都将通过各级党校、党群服务阵地等进行轮值培训和现场咨询。学院还将邀请企业楼宇党委、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蓝骑士”“小梁”书记等作为首批实训讲师,讲授基层治理的生动案例和经验方法。

全域打造城市治理实训体系,普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徐慧敏介绍, 普陀区委将2024年确定为“党建工作聚力年”。区城市治理学院通过强化“枢纽化”赋能,将开展9大集中培训课程,筹建10个城市治理学院街镇分院,依托新兴领域党建研究中心和社区治理研究中心,打造10大类50余部重点课件,内容覆盖“网格治理、物业治理、街区治理、书记队伍、二梯培育、社区更新、为老服务、产业党建、楼宇党建、新就业党建”等领域。利用小班化、讨论式、现场教学、线上教学等短平快的方式,打造特色鲜明的“身边课堂”。

图说:颁发聘书

“小梁挑大梁” 优化共建共享治理

在桃浦镇党群服务中心的“桃李源”书记工作室,由梁慧丽、杨兆顺等“大梁”书记直接接待基层干部咨询问策,去年全年坐班带教150余次。“社区治理是一盘棋,要让棋盘活起来,关键就在作为‘棋眼’的居村书记的能力水平上。”梁慧丽说。

自2018年成立“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以来,普陀区持续打出“组合拳”,每年2次安排符合条件的书记进编,面向优秀书记定向招录公务员。通过安排11名区“大梁”书记加强日常带教,不断为居村组织减负。

通过“四百”大走访等经验,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工作,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提高工作精准度。引导“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凝聚楼组长、“第二梯队”、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从身边小事、自家楼道做起,写好社区治理的大文章。

专业赋能“红色物业”提质增效

作为居住大区,以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和业委会提质增效是近年来普陀的又一重要实践。

2023年,通过在全区创建118个“红色物业”实践点、35个“红色物业”示范点,物业服务类“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近40%,顺利实现“削峰”。

今年将继续优化物业信用信息预警机制,将测评预警与“12345”热线数据分析相结合,对群众投诉集中、为民办事不力的企业亮“红灯”,督促限期整改,把“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满意答卷”。

区房管局党组书记朱铮透露,今年普陀区计划实施2.7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开展甘陵小区等“小梁薄板”项目前期工作,解决老百姓的“如厕难、洗浴难、烧饭难”。年内计划新完工住宅加装电梯310台,帮助悬空老人实现幸福好“升”活。同步推动各街镇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收费上调、维修资金续筹和小微型小区合并等工作,补齐发展短板,升级物业服务“软件”。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