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四十年前老物件,图5是难以启齿的女性用品,都见的少说也有60岁
6300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每一件老物件,都装着一代人的青春回忆,里面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他们来说,看到这些老物件,就能想起很多过去的事。
老物件也是时代的象征,记住这些老物件,就能体会到岁月,是怎么一点点变化的!
1、小鱼儿钥匙挂件,它可是70年代独有的标志性物件。表面经过精心电镀,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挂在钥匙串上,瞬间成为焦点。
除了电镀款,还有塑料制的,显得轻便又色彩斑斓。
2、梳头油的玻璃瓶,造型独特而精巧,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过去,年轻媳妇们常常把“没有桂花油,怎么梳头”这句话挂在嘴边。
3、“升”与“斗”,不仅容量有所差异,外形更是各具特色。斗的形状是口小底大,而升则是口大底小。
4、老式电话,在当时堪称“贵重物品”。它有着笨重的机身、长长的电话线,还有那带有数字格的拨号盘。转动拨号盘时,会发出“咔咔”的清脆声响。
在当时,电话可是极为稀罕的物件,只出现在单位或少数富裕家庭之中。
5、卫生带(月经带)曾几何时,广播里“跃进牌月经带,越带越经带”那富有磁性的男声广告,让这款产品家喻户晓。
6、铁皮文具盒,对于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一个铁质文具盒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
有人眼巴巴看着同学的文具盒,回家后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渴望。无奈之下,母亲从医院捡来装药水的塑料纸盒,当作文具盒。尽管这个纸盒不防水、容易损坏,但它却承载着母亲深深的关爱。
7、水鳖,这冬天不可或缺的“温暖神器”。有瓷制的、塑料制的、胶皮制的,装满热水拧紧塞子,放入被窝,瞬间就能驱散寒意。
8、簸箕,在不同地区,它有着不同的称呼。小而矮的簸箕,适合用来晾晒芝麻、绿豆等小作物,过年的时候还能用来盛放年糕团子;
大而高的盘箩、有孔的筛子、开口的簸箕,各自有着明确的分工。
9、塑料凉鞋,为了好看,有人不顾尺码买小一码的,结果穿不了几天就挤脚。
鞋子坏了,就用小铁棍烫化进行修补,即便如此,也撑不过一个月,反而不如亲手编织的草鞋耐穿。
10、工农牌火柴,是许多地方的“常客”。2分钱一盒,盒面上印着工人、农民辛勤劳作的照片,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11、油印机,老师们要在蜡纸上一笔一划地刻字,然后再印刷试卷。学生们做完卷子,手上总是沾满油墨,却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学习时光。
12、手章(图章)盒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办事的时候,印章是重要的凭证,刻一个印章只需要块八毛钱,还会配上一个精致的小盒子。
13、过年的时候,能在供销社买一双解放鞋、扯几尺咔叽布做新衣服,是很多人一年的期盼。新鞋散发出来的胶味,就是幸福的味道。
14、顶针箍虽小,却承载着浓浓的母爱。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戴着顶针箍,一针一线地纳鞋、缝被、做衣服。
15、二八大杠自行车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一辆五羊牌自行车要260多块钱,有人辛苦养大一头猪,卖了猪换来的钱,刚好够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头小猪仔。
16、算盘曾经是的必备教学工具,很多家庭都有全木制的算盘,高手还能双手打算盘!
17、这个看起来像电脑主机的一样的物品,实在想不起来是什么?有知道的高人,请指点一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