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浙大35岁博导坠楼身亡!跳楼前接神秘电话,考核标准太残酷。
2508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2025年8月4日12时17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大楼发生坠楼事件。35岁的特聘研究员杜某某从6楼实验室窗户坠落至2楼平台,当场失去意识。
图片源于网络
校医院医护人员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急救,12时35分救护车将伤者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院抢救记录显示,伤者全身多发性骨折,颅内出血严重,于14时03分宣告临床死亡。校保卫处监控视频显示,坠楼前20分钟,杜某某独自在实验室整理资料,期间接听了一通时长4分28秒的电话。
图片源于网络
杜某某的学术履历显示,他2010年进入浙大攻读本科,2014年保送本校硕士,2017年转为博士研究生,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其研究方向为农业机器人领域,近五年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一区期刊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同事回忆,事发前一周他刚完成一项重要课题的中期检查,实验室工作日志记录他连续工作超过72小时。
图片源于网络
浙江大学自2018年起实施特聘研究员制度,新进教师需签订6年聘用合同,期满后通过考核方可转为长聘副教授。考核标准包括:主持国家级项目至少1项,年均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教学评价达到良好等级。数据显示,该校2020年入职的特聘研究员中,已有23%因未达标而离职。杜某某正处于聘期第五年,虽已完成科研指标,但教学评价始终徘徊在合格线边缘。
图片源于网络
学院内部文件显示,2025年7月的期中考核中,杜某某的科研分数为85分(满分100),但教学分数仅为62分。学生评教系统记录显示,上学期他主讲的《农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到课率从开学初的95%降至期末的68%。有学生反映课程内容过于专业,部分基础薄弱同学难以跟上进度。人事部门曾于6月30日约谈杜某某,讨论改进教学方案事宜。
图片源于网络
杜某某的科研笔记透露,他曾三次投稿《Nature》子刊被拒。最后一次退稿意见显示,审稿人认为其实验数据充分但理论创新不足。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导向,使得他不得不调整研究方向,转向更容易发文的领域。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记录显示,2025年5月他曾提出延长某个基础研究项目的申请,但未获批准。
图片源于网络
事件发生后,浙江大学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服务,计划在每个学院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同时修订特聘研究员考核办法,拟增设"教学发展期",允许青年教师申请1-2年的教学能力提升阶段。这些措施预计将在2026年新学期全面实施。
图片源于网络
或许,比追问个案原因更重要的是,重新审视那个让35岁博导选择纵身一跃的学术生态。当科研成果成为冰冷的数字,我们是否还记得,科学探索的初衷是对真理的热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