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有可能成为过去十年,乃至将来十年,对咱们中国贡献最多的一个外国领导人,别误会,不是他刻意帮忙,而是他的坚持,间接给中国创造了一些机会,俄乌战争一拖就是这么久,深陷战争的俄罗斯泥沼,不得不在对中国的合作上做出一些妥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战争打了这么久,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首先说经济,西方国家的制裁来得又快又狠,特别是对能源出口的限制,让俄罗斯的国库缩水严重。
过去俄罗斯最大的市场是欧洲,原油和天然气对欧洲出口占了大头。尤其是天然气,欧洲原来靠俄罗斯气管道供气多达75%,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大金矿,也是政治筹码。
但战争让这一切都变了。欧洲大规模减少对俄能源依赖,甚至断了多条重要管道,比如北溪二号,这直接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一泻千里,收入大幅缩水。
没办法,俄罗斯只能把目光转向东方,也就是中国。过去几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和原油大幅增长。
2025年预计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会暴涨63%,达到600亿立方米,占中国全年天然气消费的15%左右。新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谈判加速建成,预计每年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比北溪二号还多。
不止气体,俄罗斯还在原油、煤炭等能源方面大幅向中国倾斜。
更让人意外的是,俄罗斯为了换取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开始让中国深度参与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国企业甚至拿到了40%的股权。用中国的深海钻井技术,不仅成本降低了34%,而且中国能源安全这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过去,俄罗斯对军事技术一直特别谨慎,卖给中国的苏-27战机甚至关键零部件都不愿公开,军工技术转让几乎是零。
但这几年形势大变。美国副国务卿亲口承认,俄罗斯为了换取中国的支持,已经开始向中国转让潜艇、导弹、甚至隐形战机的相关技术。
虽然细节没完全公开,但有个很关键的信号——2024年中俄联合军演中,俄罗斯罕见地让中国舰艇近距离观摩“伊斯坎德”-M导弹的发射流程,这种战术导弹以前可是严格保密的。
不仅如此,俄罗斯把北极LNG-3项目的核心设备订单全给了中国企业,中国核电技术也首次进入俄罗斯市场。这种合作的背后,是俄罗斯的无奈,是中国实力的展现,更是双方互信逐步加深的体现。
战争打得越久,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越弱。原本中亚一直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俄罗斯军事力量对吉尔吉斯、塔吉克这些国家有直接影响。
但战争让俄罗斯分身乏术,不得不调兵遣将集中精力对抗乌克兰,结果是它对中亚的掌控力明显削弱。
这给了中国机会,拖了近30年的中吉乌铁路终于签约了!这条铁路绕开俄罗斯,直接连通中亚地区,未来中国的货物运输到欧洲能缩短7天时间。这条铁路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是中国向西拓展的重要战略通道。
同时,俄罗斯还把远东70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经济特区,开放给中国企业参与农业、矿产和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预计中企在远东投资超700亿元人民币,直接带动东北边境贸易额增长15%。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半年突破988亿,边境口岸货运能力提升到9000万吨,东北振兴开始真正有了实质抓手。
泽连斯基自己可能没想到,他的坚持在乌克兰战场上硬扛着,竟成了中国战略布局的“助力”。他本想靠西方的援助拖垮俄罗斯,没想到美国援助慢慢减少,欧洲国家还时不时背后捅刀子。欧洲新外长公开指责乌克兰破坏和谈,逼得泽连斯基不得不亲自接见中国大使,求中国帮忙斡旋。
更有意思的是,乌克兰粮食出口被俄罗斯封锁,中国的“一带一路”物流网络却帮着把乌克兰的粮食绕道土耳其运到中国,价格比国际市场低20%。这又一次显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合作中的重要角色。
国际舞台上,俄罗斯被制裁逼得没办法,只能在联合国、上合组织全力支持中国提案。2025年联合国涉疆决议中,俄罗斯首次投反对票;金砖扩员问题上,俄罗斯也帮着中国说话,让沙特、埃及顺利加入。
中俄伊三国还联合军演,在霍尔木兹海峡展示战略威慑力,把美国第五舰队的侦察机全吸引过来了,这些都是中国战略地位提升的象征。
俄罗斯虽然现在对中国大开绿灯,但骨子里依然防着中国。比如远东开发项目,俄罗斯只允许中国企业参与基建和加工,核心矿产资源还是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军事技术转让方面,外界猜测所谓潜艇技术很可能是过时的基洛级核潜艇技术,真正先进的核潜艇技术并没有转让。
不过,总的来说,泽连斯基的“硬扛”战术让俄罗斯不得不在能源、技术、地缘空间上做出一系列让步,中国因此获得了十年难遇的战略机遇。
能源供应稳定了,技术合作打开了新局面,区域影响力扩大了,国际话语权也跟着提升,这些红利可不是哪个领导人能主动送上门的。#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