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那段时期,可以说除了毛主席,谁也没有能力把红军带出去。
也许是近代中,中华民族历经的苦难太多,上天有好生之德。或者是国运来了,才会出一个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一、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往哪走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兵力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影响下,放弃了被实践证明为有效的游击战术,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打阵地战、堡垒战,导致红军节节失利。
1934年夏天的时候,中央苏区面积大幅度缩减,已经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这一决策经中共中央多次讨论,于1934年10月10日晚,8.6万余人从瑞金踏上长征之路。
长征初期,博古、李德坚持大搬家式转移,携带大量辎重,导致行军迟缓。湘江战役中,在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以血肉之躯抵御国民党军30万重兵,经五昼夜血战突破封锁线,兵力从8.6万锐减至3万余人。
二、生死攸关的路线之争
湘江战役的惨败并没有让二人深刻反思,博古、李德仍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并没有察觉蒋介石已布下20万重兵的口袋阵,就等着红军自投罗网。
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提出西进贵州的主张,因为那里的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得到周总理的支持。
1934年12月12日通道会议上,中央初步接受转向贵州的建议,随后的黎平会议正式决定放弃湘西计划,改向黔北进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占遵义,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历史转折点。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取消“三人团”,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统治。
尽管此时毛主席尚未完全掌握军事指挥权,但是会议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后续胜利奠定了基础。直到毛主席领导指挥了四渡赤水,以超凡的军事才能带领红军突破重围,才赢得全体指战员的拥护。
三、四渡赤水的军事奇迹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新的危机,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企图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边境。毛主席以卓越的军事智慧,成功的指挥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
1月29日一渡赤水,红军避实就虚进入川南;
2月19日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再占遵义,歼灭敌军20个团;
3月16日三渡赤水,佯攻古蔺调动敌军;
3月21日四渡赤水,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迫使蒋介石急调滇军救援,红军趁机西进云南,于5月巧渡金沙江,彻底跳出包围圈。
四渡赤水期间,毛主席灵活运用运动战、游击战,以3万兵力牵制国民党军数十万,是毛主席平生最得意之作。红军将士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的军事路线才是正确地。
四、飞夺泸定桥
跳出国民党军包围圈后,中央红军决定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1935年5月,红军利用7只木船在皎平渡昼夜抢渡,用6天6夜时间将3万多人马,全部送过天险,彻底甩开了尾追的国民党军。
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奉毛主席之命,主动与彝族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谈判。两人在海子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小叶丹亲自护送红军通过彝区。
蒋介石很快集结重兵,企图把红军围歼在大渡河,变成石达开第二。
一个叫宋大顺的晚清秀才,当年目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的惨败,向毛主席提供了重要情报,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毛主席、周恩来下令飞夺泸定桥,红军不愧是飞行军,一昼夜行军120公里。成功打开突破口,红军主力全部顺利渡过大渡河,蒋介石的围歼计划落空。
五、过雪山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摆脱追兵后,红军必须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山上终年积雪,气温低至零下,空气稀薄到喘不上气。红军没有退路,必须过了雪山才能有活路。
1935年6月12日清晨,毛主席喝完一碗驱寒的辣椒汤,把战马让给伤病员,自己拄着木棍带头登山。
走到半山腰时,突然天降冰雹,他拽着战士的手往前走,看到有战士冻得坐雪地里休息,他立刻上前要背人,警卫员抢先一步背起战友,毛主席就在旁边扶着人往上走。
次日下午,中央红军终于抵达懋功县达维镇,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早已列队欢迎。当毛主席和朱老总等人牵着缰绳走进镇子时,两旁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全军兵力达到10万余人。
六、会师后的路线之争
会师后红军该去往哪里呢?中央提出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陈昌浩等人主张西进青海、新疆。
为争取团结,中央多次召开会议协商,毛主席、周恩来等耐心说服,但是张国焘坚持分裂主义,拒绝执行北上方针。
面对僵局,中央于8月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经草地北上;左路军由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从阿坝出发。
8月21日,右路军进入松潘草地,这片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的沼泽地,气候恶劣、缺粮少药,红军以野菜、皮带充饥,每天行军数十公里。
毛泽东将担架和马匹让给伤病员,自己拄杖前行,沿途鼓励战士走出草地就是胜利。经7天6夜艰苦跋涉,右路军于8月27日抵达班佑,随后歼灭胡宗南部5000余人,打开甘南通道。
七、最终北上陕北
张国焘在左路军抵达阿坝后,公然违抗中央命令,率部南下并另立“中央”,宣称要“开除毛主席、周总理党籍”。
在此危急时刻,中央当机立断,率右路军主力单独北上,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以陕北为落脚点,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从瑞金到吴起镇,中央红军纵横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生死考验。
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战胜内部分裂危机,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作者声明:内容根据史料撰写,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或者雷同,纯属巧合,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资料:
《红军长征史》《毛泽东传》《红军长征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