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停在一个礁石上,停了二十六年。这艘船的名字叫“马德雷山号”。它是一艘登陆舰,参加过二战,船的岁数超过了八十年。现在,这艘船停在中国南沙群岛的仁爱礁。
事情发生在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把这艘船开到了仁爱礁,然后船就搁浅了。菲律宾官方说船是坏了,出了“技术故障”。可是,他们很快就派了士兵到船上住着,不走了,还轮换。
一艘破船的闹剧
这艘船早就坏了,船身锈迹斑斑。船里面百分之九十都泡在水里了。有消息说,船上驻守的士兵晚上睡觉,都要穿着救生衣,就怕船突然沉了。菲律
宾方面自己也承认,这艘船没法按时拖走。
这艘船,菲律宾本来想用它当一个“领土前哨”。但是二十六年过去了,它没能做到这一点,反而让南海的情况变了。一场本来计划好的占礁行动,最后变成了自己的麻烦。
中国海警的执法能力,因为这艘船的存在,得到了锻炼。2025年8月1日,央视放了一段录像,录像里,菲律宾的船往中国海警船上泼不明液体,船上的人还拿着枪。中国海警队员喊:“来,冲我来!”。整个过程只用了6分钟,局面就被控制住了。
仁爱礁这个地方,自古就是中国的。明朝有一本书叫《更路簿》,上面就记录了中国的渔民在这片海域活动。1983年,中国给这个礁石正式取名叫“仁爱礁”。
力量对比的变化
以前不是这样的。
二十六年前,菲律宾海军的总吨位有17万吨,当时中国的南海舰队还不到10万吨。
现在呢?
菲律宾海军的总吨位到了25万吨,中国南海舰队的总吨位已经突破了110万吨。中国的055型驱逐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都在南海轮班巡航。
菲律宾的补给行动变得很困难,像在玩一个“闯关游戏”。
2023年8月,还有12月,他们的船都被中国的水炮赶走了。
2024年6月17日,中国的海警登上了他们的船,把船上运的建筑材料收缴了。
2025年3月,他们想用飞机空投水泥包,结果没投准,好多物资直接掉进了海里。
为什么船上的人还要烧垃圾?
高清卫星拍到了照片,菲律宾的士兵就在那艘破船的甲板上烧垃圾,还把污水直接排到海里。这些行为让菲律宾自己的环保部门都说“深表关切”。
“一份来自中国自然资源部的报告显示,以船底为中心,半径400米的范围内,珊瑚的覆盖率从1999年的百分之六十五,掉到了百分之十二点七。海水里的活性磷酸盐浓度,比正常值高了四点八倍。”
当菲律宾在东盟峰会上拿出所谓的“南海仲裁”文件说话的时候,中国只需要拿出这份生态报告。再拿出一份双方之前定好的临时安排文件——文件上说“只允许运送生活物资、禁止运送建材”。东盟十国的代表就都明白了,仁爱礁现在是在中国的管控之下。
仁爱礁的周围,也发生了变化。当菲律宾还在为怎么给这艘破船“续命”发愁的时候,中国在离仁爱礁只有33公里的美济礁上,建好了机场和港口。渚碧礁上的雷达站,覆盖范围有三千公里。这就形成了一个“破船在眼前,基地在身后”的局面。
财经数据 VS 贸易困境
维持这艘船,花了很多钱。这些钱要是用在菲律宾的民生上,能解决不少问题。2024年,菲律宾的电子设备出口到美国,关税从17%涨到了20%,贸易逆差达到了49亿美元。
一场6分钟的“比赛”
比赛时间:[对抗,展现了中国海警在复杂情况下的处置能力,也显示了中国对仁爱礁海域的实际管控。
后来,菲律宾又想了一个办法。2025年6月14日,他们想在中业岛再搞一次“坐滩”,想复制仁爱礁的战术。中国当天就直播了把他们那艘破渔船拖走的全过程。这一下,周边的国家再也没有人敢学他们这么做了。
美国的P-8A侦察机在天上飞,在1。2万米的高空“兜圈子”,就是不敢降低高度。那个所谓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到底有多可靠?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现在,中国的渔民还在仁爱礁的礁盘外面安心地打鱼,中国的科研船也会定期过来采水样,给以后修复生态环境留下数据。只有那艘快要散架的破船,停在那里。菲律宾国内有百分之五十八的民众觉得,这个“破船项目”得不偿失。
那艘船的法律属性也很清楚了,运送生活物资需要中国的批准。一个需要别国批准才能运送物资的“领土”,还会是菲律宾的吗?
当“马德雷山号”最后被南海的波涛吞没的时候,人们会记得,是这堆菲律宾自己弄来的废铁,让中国在永暑礁、美济礁建起了机场和雷达站。也是这场闹剧,让东盟国家看清楚了,到底谁才是南海和平的守护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