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斯在进博会开幕式上致辞
“国与国之间建设性的经济接触,有助于建立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领导的政府将继续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合作。”
5日,正在中国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上海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式上致辞。讲话虽然简短,含义却并不简单,也让外界对中澳关系企稳向好愈发期待。
分析人士认为,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是一次破冰之旅和希望之旅:既对莫里森时期不理性的对华政策进行纠偏,又通过经贸合作这个“稳定器”带动中澳关系整体发展。但与此同时,中澳关系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干扰因素,需要双方保持定力和智慧,相向而行。
从回暖走向升温
阿尔巴尼斯的中国之行从4日持续至7日。根据计划,他5日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并在澳大利亚旅游局组织的活动上会见中澳商界领袖,当晚将启程赴北京。6日他将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方领导人会晤。
此访是阿尔巴尼斯去年5月就任总理后首次访华,也是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总理首次访华。阿尔巴尼斯在访华前曾表示,此访标志着为稳定双边关系迈出“非常积极的一步”。4日晚间,他抵达上海虹桥机场后,对媒体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很期待这次访问!”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表示,阿尔巴尼斯此访,是一次破冰之旅和希望之旅。
破冰之旅,是因为中澳关系刚刚经历过最艰难时期,尤其是上届莫里森政府盲目追随美国,导致中澳关系急转直下。而澳方也为自己的不理性付出代价——在中方依法合规对澳实施贸易限制之后,约有13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出口产品受到影响。
莫里森任澳总理期间,中澳关系急转直下
陈弘说,阿尔巴尼斯代表的工党政府上台后,与莫里森时期的对华政策做了切割,表现出稳定和改善对华关系的愿望,中方对此积极回应。去年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关系企稳向好,出现方向性扭转。
政治方面,习主席与阿尔巴尼斯去年11月在印尼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会谈。习主席指出,要超越分歧,相互尊重,互利共赢,这是两国关系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之后,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和贸易部长法瑞尔先后访华。
经济方面,中国市场已重新对澳大利亚的煤炭、原木、大麦等产品敞开怀抱。澳方则宣布结束对中企达尔文港项目安全审查。中澳还就彼此关切的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进行友好协商,达成妥善解决共识。
人文方面,前不久澳方向中方返还流失文物艺术品与古生物化石,广受两国民众瞩目。今年8月,中国恢复赴澳出境团队旅游业务,有望推动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回溯历史,中澳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前列,双方没有历史积怨和根本利益冲突。”陈弘指出,“在全球局势纷繁复杂的当下,中澳作为全面战略伙伴,更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当下中澳关系已经基本稳定,正从回暖走向升温。因此阿尔巴尼斯的访华,首先是继续推动两国关系改善。”
希望之旅,则在于中澳已形成经济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合作格局。未来除了传统领域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经济等方面都大有可为。阿尔巴尼斯访华并参加进博会,也意图通过经贸合作这个“稳定器”来带动中澳关系整体发展,为其注入动能。
时机耐人寻味
陈弘指出,阿尔巴尼斯访华的意义,从他对访问时机的选择上也可见一斑。
正如阿尔巴尼斯在进博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的,中澳今年迎来三个重要的50周年纪念日:澳大利亚在华设立大使馆,中澳签署首个贸易协定,惠特拉姆成为首位访华的澳大利亚总理——都发生在50年前的1973年。
陈弘说,惠特拉姆作为工党曾经的领袖,在党内极具声望。他1972年出任澳总理,并在数周后与中国建交,1973年首次以总理身份访华。而当时澳国内不乏反对中澳走近的声音。
在陈弘看来,阿尔巴尼斯作为工党新一代领袖,此次访华与惠特拉姆的历史性访华具有相似性——二人都是在胜选一年后访华,都经历过中澳关系低谷时刻,也都力图打破两国关系局面。“可以说,阿尔巴尼斯是准备沿着伟人的足迹,推动中澳关系改善。这实际上有继往开来、揭开中澳关系下一个50年新篇章的意味。”
此访还正值进博会举办期间。陈弘说,阿尔巴尼斯选择这一节点来华,释放的信号也非常清晰,表明澳方拒绝跟随美国对华“脱钩断链”,希望通过亲率商界大团参加进博会,夯实经贸关系这一中澳关系基石,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涵。
本届进博会吸引了约200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展。必和必拓、力拓、麦格理集团等澳企高管同阿尔巴尼斯一起参加进博会。澳大利亚工商理事会全球事务负责人沃里克·史密斯称,“一系列数字见证了我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两国关系好转有利于企业考虑更长期的投资。”
谈及澳总理此访的议题,陈弘概括为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
政治层面,双方会从大处着眼,共商如何使两国关系更趋成熟和稳定。
陈弘指出,事实上,中澳作为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50年中出现纠纷和摩擦,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一个有理性的政治家,应当看到中澳建交50多年来给两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好处,重视通过坦诚沟通实现相互尊重、求同存异,而不是像澳国内一些政治势力执意把中国视为对手而非伙伴。
“阿尔巴尼斯正是看到这一点,看到两国关系陷入低谷不符合彼此利益,所以对前任政策采取纠偏。”陈弘说。
从中方来讲,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商品和服务贸易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两国同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肩负着促进地区繁荣稳定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改善对澳关系并非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亚太和平稳定的全局。未来中国可能进一步发挥几大合作机制的作用。
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货运码头 资料图 图/新华社
经济层面,去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超过2200亿美元。2023年前8个月,中澳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529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比增长4.4%。今年中澳一大贸易亮点是,澳大利亚锂矿超过液化天然气成为第二大对华出口商品。
陈弘表示,中澳经贸合作不局限于传统领域。澳大利亚对清洁能源需求大,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自身缺乏提炼加工和生产制造的能力,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这意味着在传统合作之上,中澳面临新的广阔合作空间。
能否排除干扰?
展望中澳关系未来前景,陈弘认为,一方面要看到机遇,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种种干扰因素。
比如,来自澳国内反华势力的压力;再比如,来自美国的警告:“与中国打交道是有风险的。”
陈弘指出,美国不愿见到中澳关系改善,有意干涉阿尔巴尼斯政府的对外政策。前不久,阿尔巴尼斯在访美之前先明确对中国的访问安排,说明他已经预判到访美期间会遭遇来自美方的压力。
在陈弘看来,一方面,澳大利亚与美国是有着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天然同盟,也是“五眼联盟”成员,因此澳方依然将澳美同盟视为澳外交、安全政策的基石。但另一方面,阿尔巴尼斯政府也在展示某种独立和自主,希望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达到利益最大化。但这如何实现仍待观察。
“另外也要看到,有些情况下美国拉帮结派并不奏效,或者说盟友和伙伴国家是有不同利益考量的。”陈弘指出。
以澳大利亚为例,阿尔巴尼斯上月访美之行,几乎空手而归,尤其在他原本最期望能有所收获的两个议题“奥库斯”和所谓“关键矿产”上。
前者由于美国国会议长人选争议,拜登只能对澳大利亚核动力潜艇计划表示“口头支持”,未付诸任何实际行动。后者是近来美国制造的充满冷战意味的概念,事实上就是对中国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卡脖子”。然而,且不说这对澳方环保和成本构成挑战,还可能严重反噬该国经济。
“接下来,美国肯定会对澳大利亚提各种要求,令其充当大国竞争棋子。”陈弘说,“澳大利亚多大程度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相信澳方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智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