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行政首长”联合国秘书长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然而,不管是现在的古特雷斯,还是我们熟悉的潘基文、安南等之前的8任联合国秘书长,没有一位是中国人,其他五常国家,也与联合国秘书长无缘。

而这一反常的情况与联合国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有关,也牵扯到联合国数十年来的历史。

那么,这项规定到底是什么?为何中国甚至五常国家都无缘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呢?

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长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而这一天,也被下来,成为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日”。

二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因此,联合国的宗旨也囊括了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即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协调各国行动等等。

为了达成这些宗旨,联合国设立了秘书处,并设置秘书长一职,负责调停各国、解决争端、维护和平。

长期以来,联合国秘书长都被视为“世界的总管”,地位极高。

当然了,由于五常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五国中有任何一国不同意,联合国的决策都很难推进下去,因此,联合国秘书长实际的权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但是,作为联合国的象征,秘书长的职务范围极广,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也十分繁杂,因此,这一职务的人选仍旧十分重要。

首任联合国秘书长名叫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

赖伊生于挪威,是挪威工党的元老级人物,二战期间曾担任挪威外交大臣及航运大臣,为挪威抗击德意法西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联合国秘书长首次选举结束,赖伊成功赢得了这一职位。

不过,赖伊的胜选,并非由于他在挪威时期展现工作能力,而是美苏两大国互相妥协的结果。

原来,二战后,美苏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两国之间相互争霸,冷战的铁幕徐徐降下。

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想要将联合国秘书长交给“自己人”担任,便于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是,双方在选举时期,产生了大量纷争,最后不得不各退一步,从而让赖伊得到了秘书长一职。

赖伊在职期间,处理了以色列独立建国的问题,也调停了第一次中东战争,还成功促使苏联从伊朗撤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不过,赖伊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也引起了各大国的不满。

比如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赖伊支持韩国的态度导致了苏联不满,之后多次呼吁,接纳我国为联合国成员,这一提议,又引起了美国的抵制。

可以说,赖伊不断摇摆的性格,缺乏才能的表现,为他招徕了大量不满。

1951年,赖伊本已经成功连任,但是迫于压力,他于次年主动辞去了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从此回到挪威。

哈马舍尔德:唯一死在任上的秘书长

赖伊辞职后,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经过各理事国多次开会协商,终于确定由瑞典人哈马舍尔德担任。

哈马舍尔德的履历非常出彩,25岁前,他便获得了文学、经济学、哲学和法学四个学位,31岁那年,便进入瑞典财务部担任国务秘书。

联合国成立后,哈马舍尔德一直是瑞典代表团团长,也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瑞丹代表之一。

1953年理事会提名时,哈马舍尔德以10:1的票数通过,而在1957年连任选举时,他又以全票当选。

从1959年开始,哈马舍尔德对非洲的事务尤其关注。

当时的非洲地缘辽阔、气候湿热,但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各国之间斗争不断,战火和饥饿,是很多非洲人民难以避免的命运。

在两个月内,哈马舍尔德先后访问了非洲21个国家。

他对非洲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也对各种重大问题做出剖析,为缓解非洲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

然而,就在1960年,刚果内乱四起急需支援,哈马舍尔德连续四次前往出差,可在9月12日飞行途中,哈马舍尔德的专机意外坠毁,他也因此罹难。

哈马舍尔德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虽然倒在了自己第二个任期上,但他却为联合国留下了著名的“维和三原则”。

我们都知道,维护地区和平是联合国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在联合国建立初期,维和部队行为并不规范,也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

而哈马舍尔德却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

第一,维和部队需要保持中立,不能干涉当事国的权利和立场,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第二,维和行动必须得到涉事各方的一致同意才能展开。

第三,维和部队只可以携带轻武器,而且只能在自卫时方可使用。

哈马舍尔德的提议,一举解决了维和工作中的种种纷争。

因此,这三大原则被保留下来,成为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的基本准则,在他去世一年后,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为他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苏联解体,争夺加剧

在赖伊、哈马舍尔德之后,缅甸的吴丹、奥地利的库尔特以及秘鲁的哈维尔先后担任联合国秘书长。

不难看出,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联合国秘书长无一例外都安排给了小国担任。

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后,试图在全球推行美式霸权,于是,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的争端再度加剧。

就拿2007年的秘书长换届来说,按照联合国各理事国之间的默契,秘书长应该由世界各大洲人士分别担任,每10年便要换届。

安南是非洲人,也就是说,他无法继续谋求连任,舆论普遍认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该由亚洲人担任。

但据美联社在2005年获得的一封信中透露,克林顿有意接棒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由美国前总统成为“世界大家庭”的家长。

美国《华盛顿邮报》也曾报道过,克林顿在2001年离任后的数个月曾向一名助手透露说,他想当联合国秘书长。

克林顿还展开了一系列造势活动,比如慈善、赈灾等等,试图争取其他国家的好感。

不过,当时中美之间对联合国秘书长的期待则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希望拥有一个更积极、更愿意出面干预的联合国秘书长,以便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美国前总统甚至不惜下场,足见美国对这一位置的垂涎。

但对中国来说,一个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的联合国秘书长,才符合和平发展的国际局势,如果联合国被美国彻底操纵,那联合国存在的意义便荡然无存。

正因如此,克林顿的企图并未得逞。

随后,美英两国又表示,“联合国不应受地区轮换限制的束缚”,将“在全球范围内物色安南的继任者”,仿佛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是由美英单方面敲定的一样。

不过经过有关国家协商和妥协,决定遵守传统,亚洲人潘基文上台,成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

古特雷斯:受到监听的秘书长

而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则是葡萄牙人古特雷斯。

1995年到2002年期间,古特雷斯一直担任葡萄牙总理,2005年开始进入联合国,在难民署工作,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难民署是世界上最不可或缺的人道主义组织之一,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分支机构,工作人员总数达到了10000人。

古特雷斯进入难民署后,立即着手推动结构性改革,将难民署日内瓦总部的工作人员削减20%以上,还降低了大量预算。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全球因武力冲突而流离失所者为3800万人,但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骤增至6000万,难民署的工作量大了三倍。

古特雷斯能够以更少的人员及预算,完成更艰巨的任务,足见他过人的领导能力,因在难民署的卓越表现,古特雷斯于2017年顺利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

任职以来,他将工作重点放在区域和平、妇女权益和气候变化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古特雷斯多次公开表示,联合国必须 “建立一个更安全、更和平、更可持续的世界”。

去年12月,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古特雷斯罕见地动用了一项“特权”:

援引《联合国宪章》第99条,提请安理会就加沙局势采取行动,这个举动立即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因为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52年前。

联合国的官方网站显示,第99条位于《联合国宪章》第十五章秘书处。

其原文是:秘书长应该将其所认为可能威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任何事件,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

古特雷斯强调,这是他上台后首次动用这一权力,不过,此举却引发了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疯狂抵制。

不仅如此,还有媒体发文披露,美国政府正在监听古特雷斯等联合国高官的通话情况,显然,古特雷斯所面临的处境也相当艰难。

不成文的规定

从刚才的介绍,相信大家也能看出,自联合国建立之初开始,历任秘书长一直都是大国争夺的焦点。

美苏冷战时期,两国相互掣肘,导致秘书长只能从小国中产生

苏联解体后,由于中国发展迅速,对美国地位构成了挑战,联合国秘书长的重要性再度提高。

于是,联合国便出现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不得参加联合国秘书长的竞争。

所以这条不成文的规定,不仅使五常之一的中国与联合国秘书长无缘,俄、美、英、法也是不能出任的。

这一规定,对于联合国的长期运转极为重要。

首先,这能保障小国的利益。

二战之前,很多小国都是英、法、日等帝国的殖民地,毫无主权可言,二战中瓦解了殖民体系,小国积极加入联合国,正是为了要保障自身免遭侵略与殖民。

倘若联合国秘书长这样的关键职位由大国把持,那么,联合国的政策也难免会向大国倾斜,到时候,小国的利益就会遭到侵害,联合国的建立宗旨将难以实现。

其次,这一规定也避免了大国之间的纷争。

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之下,英法虽然没落,但是欧洲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而五常各有一票否决权。

不管是哪个国家想要担任联合国秘书长,都必然会被其他国家否决,因此,这一规定也是经过长期博弈的最终结果。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任何候选人想要赢得选举,都必须同时得到这五个国家的认可。

这也意味着,该候选人的个人能力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从而保证联合国秘书处能得到强有力的领导。

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时,能够快速判断、果断决策,避免联合国尾大不掉、人浮于事的情况出现。

所以说,联合国这一不成文规定,其实是一个重要的保障,联合国能够在二战后维持数十年的和平,与这条规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结语

近年来,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的相继出现,揭露出和平表象之下暗流涌动的国际局势。

2020年,美国便声称联合国需要“听从美国的领导”,2022年,俄罗斯外交部长则表示,支持将联合国总部从美国纽约迁往中立国。

而中国的迅速崛起,更是改变了联合国内部的权力结构,在这样的局势下,联合国还能否完成使命,仍然有待考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