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5月13日吉林碳谷(83607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5月1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年产3万吨高性能原丝项目投产了吗?目前公司产能是多少以及还有多少在建产能?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正在建设中,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建设,预计2024年逐步建成投产。公司前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完成了80%,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正在建设中。


问:请市场供需变化对公司业绩产生多大影响,公司后续有何措施增利?

答:感谢您的关注,2023年度碳纤维市场供需变动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作为国内原丝领域的领军者,发展目标定位于国际一流的原丝供应商,后续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性能、推动碳纤维应用领域拓宽,增加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


问:公司2023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全年销售金额的比例达到了24%,公司面临较大的客户集中度风险,请公司是否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源于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特点。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规模化碳纤维原丝供应商,公司产品的性能、设备通过性、成本等均有较大的优势,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在技术提升的基础上拓宽碳纤维应用领域,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后续公司将将通过持续关注现有客户需求,在客户需求早期介入,与客户需要紧密结合,巩固客户粘性;全面掌握行业新客户信息和动态,及时介入,以自身对原丝长期理解为客户提供建设性意见,促成新客户的获得;积极推动碳纤维在新的领域的应用,提早布局。


问:请公司产品结构是否有优化趋势?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产品结构逐年优化。公司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立足于突破T800、T1000级高性能关键指标,预计公司高性能原丝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问:公司2023年收入约为20亿元人民币,按照每吨原丝3-4万元的价格估算,其销量大约为6万吨。若以2吨原丝产出1吨碳纤维的转换率计算,则可生产约3万吨碳纤维。这一数字远超全球风电叶片对碳纤维的2万吨年需求量,国内6000吨年需求量。请公司销售的原丝最终是如何被终端消化的?

答:感谢您的关注,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用途广泛,将逐步从特殊领域走进千家万户,未来前景十分良好。从行业发展角度,碳纤维行业前景广阔,但是具体到某个时期,受当时多种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也会出现起伏和波动。公司作为国内原丝领域的领军者,发展目标定位于国际一流的原丝供应商,相关产能的布局会从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的全球布局角度来安排,而不会受短期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覆盖了碳纤维原丝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军、民及工业领域,风电是众多领域中的一部分,随着风电领域需求量暖和其他领域逐步放量,公司产能将得到有效消化。


问:2023年年报中,碳纤维原丝营业成本同比增加03%,请合资公司吉林国兴宝冠助剂有限公司的油剂何时能够并入生产流程,大概能降低营业成本多少?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年产6000吨碳纤维助剂项目预计于2024年完工,该项目为碳纤维原丝油剂的研发及生产,实现碳纤维原丝油剂国产化,大幅度降低公司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提高公司产品在碳纤维产业上的重要地位。


问:请公司20亿营业收入,但只有2个销售人员,人均创收10亿元,远超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另外公司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率也远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这是怎么做到的?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原丝业务,与可比上市公司产品不同,公司原丝产品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下游客户与公司形成了良好且稳定的合作关系,碳纤维产业主要集中于东北、华东等地区,公司客户多分布于此,同时公司售后服务安排相关业务骨干进行服务,故销售人员相对较少。后续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业务拓展,将匹配相应人员。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随着业务规模变动。公司管理费用率较同行业上市公司较低主要是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厉行节约,对相关费用等进行了较为严格控制。


问:请公司有没有回购注销的计划?或者对公司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的计划?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持续关注公司股价及员工激励,持续积极推动符合公司发展阶段的市值管理与相关激励约束措施,请持续关注公司信息披露,谢谢。


吉林碳谷(836077)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原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吉林碳谷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43.26%;归母净利润2002.61万元,同比下降88.44%;扣非净利润1940.77万元,同比下降88.75%;负债率55.8%,财务费用1723.0万元,毛利率15.87%。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56.26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