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个叫马丁·雅克的老头去年在伦敦讲课,说了一句话把底下人全听傻了。他说:“中国变强不是因为地盘大,是沉睡千年的文明突然睁眼了。”台下外国人低头记笔记,笔都停在“文明型国家”这词上——他们教科书里根本没这个概念。

英国专家: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西方国家是怎么来的?法国是法兰西人凑一起,德国是日耳曼人拼一块,就连美国也要强调“美利坚民族”。中国不一样。元朝蒙古人打进中原,忽必烈不但学写汉字,还写诗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清朝满族人坐天下,乾隆皇帝花几十年编《四库全书》,把儒家经典翻了又翻。这些统治者没想着灭掉中华文明,反倒是想“加入”这个文明。

英国专家: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汉字用了两千年没改,春节贴春联、清明扫墓这些习俗,比皇帝姓氏更经得起折腾。靠着这些,中国撑了两千多年。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总觉得缺了块——他们的国家观里,根本容不下“文明”这个词。

英国专家: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中国教育跟西方差挺大。咱们老师教孩子“仁义礼智信”,说“人之初,性本善”;西方老师教孩子“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说“要自己负责”。结果呢?上海小学生放学路上会帮同学拎书包,不是老师要求的,是爸妈说“要互相帮忙”;美国孩子18岁就自己打零工赚钱,觉得“依赖父母丢脸”。两种教育都没错,但中国教育多了一条“顾着别人”的规矩——就像小区张大爷,天天帮邻居看孩子,就因为“远亲不如近邻”。

西方外交像“抢”。大英帝国当年抢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地盘,把印度棉花运到英国,做衣服再卖回去,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外交是“和”。郑和下西洋带丝绸、瓷器换香料,临走还送茶叶种子。现在搞“一带一路”,帮泰国修高铁、给肯尼亚建港口。泰国高铁开通后旅游收入涨20%,肯尼亚港口效率提高30%。这不是中国想当老大,是想一起赚钱——就像农村邻居互相帮忙插秧,你帮我,我帮你,日子都好过。

英国专家: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西方社会以个人为中心。老人住养老院,孩子忙工作,几个月才回次家;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北京王阿姨退休后接送孙子上学,晚上给儿子做红烧肉,觉得“这才像个家”。小区里互相帮忙:张阿姨帮李叔收快递,李叔给张阿姨送韭菜;王爷爷帮孩子修自行车,孩子给王爷爷塞糖。这些不是规定,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理”——“人心齐,泰山移”。

西方人真正害怕的,不是中国GDP超过美国,而是中国这套逻辑跟他们完全不一样。西方觉得“个人自由”是普世价值,“民主制度”是唯一选择;中国则是“集体比个人重要”,“和谐比冲突好”。比如中国光伏技术2023年出口占全球70%,不是靠抢,是靠自己研发——古代能造指南针、火药,现在能造光伏板、锂电池,这是文明里的创新精神没断。

英国专家: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现在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领域也走在前面,都是文明和现代科技碰撞的结果。马丁·雅克说对了,中国变强不是国家变大,是文明醒了。这文明不是要推倒西方的东西,是要告诉世界:除了“个人主义”“扩张”,还有“集体主义”“和谐”这种活法。

这种活法比谁拳头大更长久,比谁赚得多更踏实。就像老话说的,根扎得深,树才活得好。现在全世界都在看,中国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