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邵梓浩 史艳辉 潍坊报道
“培连,你养了一个好闺女,给你盖了新房子。”“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子。”这是一位村民与李培连的真实对话。
在潍坊市临朐县后疃村,有一座房屋正在修建,每一位路过的村民,都忍不住要夸上几句。这栋房子的背后,承载着弃婴李翠香35年的成长史,更见证着养父李培连的人间大爱。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养父女,他们之间的付出与牵挂,早已超越了血缘的关系,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李翠香为李培连修建的新房
出生10天被遗弃,一场善良的相遇让她看见了光
李翠香于1989年8月出生,刚出生10天的她便被遗弃在路边。夏季炽热的太阳将李翠香的脸晒得发紫,危在旦夕。一位素不相识的奶奶张希英(李培连的母亲)将奄奄一息的李翠香抱回了家。
受访者供图,左:李培连 中:李翠香 右:张希英
张希英与李翠香初次相见时,已有69岁,几乎不具备照顾婴儿的能力,但心中的那份善良与爱意却使她无法对李翠香置之不理。出于可怜与疼爱,张希英决定亲自抚养这个被命运遗弃的婴儿。
李翠香的人生以悲剧开场,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好心人。张希英尽自己所能为她提供温暖和关爱。李翠香说:“吃饭、走路、说话,都是奶奶手把手地教我,当时的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照顾我非常吃力,尽管如此,她仍然毫无怨言,用她的耐心和爱心一点一滴地教导我,让我逐渐掌握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无关血缘的父爱,将“闺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年逾七旬的张希英由于身体每况愈下,抚养李翠香开始变得尤为吃力,逐渐连自己也需要被人照顾。而此时,张希英的儿子李培连便承担起了照顾这一老一小的责任和义务。一边是对至亲的赡养,一边是对养女的抚育,他如同一根纽带,紧紧联系着三代人。
平日里,李培连喊李翠香“闺女”,李翠香叫李培连“叔”,这对养父女间的奇特称呼从咿呀学语贯穿至今。在他们看来,称呼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他们更在意内心那份无言的默契与理解。
受访者供图,李培连与李翠香合影
穷困永远击垮不了真爱,幸运总会眷顾善良。在李翠香五六岁时,李培连确诊脑瘤,穷困潦倒的家庭无力支付高昂的治疗费。“凑!”亲朋好友、兄弟姐妹齐上阵为他凑够了手术费。李培连被推进了手术室,没过几分钟又被推了出来。“我不能手术,家里还有闺女在等着我,万一我下不了手术台,家里的闺女怎么办?不做手术了,能陪一天是一天吧。”李培连毅然决然地回了家。
回家后的李培连像往常一样,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李翠香,而对于“脑瘤”他却只字不提。幸运而又神奇的是,李培连的脑瘤不但没有恶化,反而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在逐渐好转。
捡废纸、拔鸭毛、干建筑,都动摇不了读书的信念
她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李翠香自年幼起,对知识的渴望便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我想上学,但家里没钱。”学生时代李翠香心里的头等大事不只是学习,还时常思考在完成学业后如何赚钱。回忆过往,李翠香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上小学时,调皮的学生将用过的本子纸叠成飞机或团成纸球在教室内扔来扔去,但它们的最终归宿只有一个地方——李翠香的书包。“俺叔缝了一个书包,我用它来装废纸。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习惯性地将不用的纸、本子扔到我的书包里。”李翠香每天晚上回到家写完作业后,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检查废纸。稚嫩的小手将一个个纸球展开、铺平、分类,写满字的纸捆起来卖钱,空白的纸留起来写字用,这样的生活她过了整整6年。
受访者供图,李翠香与李培连的合影
“别上学了,这么大年纪就可以赚钱了。”“又不是亲生的,没必要让她读这么多书。”身边人的话让李翠香难以接受。能否继续读书,成为了李翠香当时最担心的事。她说:“身边人多次劝奶奶和叔叔,让我辍学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但奶奶和叔叔始终坚持让我读书,他们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我的命运。”初中时的李翠香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为了能读完初中,她利用假期去往外地拔鸭毛赚钱。
命运于我不公,那便还以迎头痛击。异于他人的经历赋予了李翠香坚强的性格,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临朐县实验中学,拿事实击溃了所有质疑。
为了攒生活费,李翠香去到建筑工地干起了体力活。“干建筑赚得多,我每天跟一群大老爷们在一起,搬砖、运沙……”采访进行到这里时,李翠香哽咽到难以说话。每每回忆起自己曾经的遭遇,她既感慨又心疼。
“我高中住校,每月的生活费只有50元,这50元还包含从家往返学校的交通费,实际用到吃饭的钱只有30元。”李翠香的节俭让人心疼,“一顿饭只吃1个馒头,花费2毛5分钱,一天3顿饭皆是如此,只用7毛5分钱就能解决一天的温饱。”吃菜对于当年的李翠香来说是一种奢望,“一个月只能吃一两次菜,还不敢吃贵的,只能花1块5毛钱买一份西红柿炒鸡蛋。”在充满挫折与荆棘的人生路上,李翠香勇敢地迎难而上,通过高考顺利考取了泰山医学院(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在黑暗中,每一束温暖的光,都照亮了前行的路
“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是李翠香的座右铭。
“我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遇见奶奶,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束光,之后则是光芒万丈。”李翠香在读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因为种种原因,家里非常贫穷,叔叔多次想给我买新衣服,都被我拒绝了。我从小就知道我是领养的,叔叔照顾我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想再给叔叔增添经济负担。”李翠香的乖巧与懂事大家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周边的亲戚、老师,只要有自家孩子穿不上的衣服,纷纷都捐给李翠香。用李翠香的话说,“他们给我捐的不仅仅是衣物,更是一束束温暖我一生的光。”
受访者供图,李翠香一直保存着高中老师给的红包
谈到自己的母校“临朐县实验中学”,李翠香饱含感恩地说:“高中三年,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老师们得知我的情况后,给我捐钱、捐物。直到现在,我还留存着当年老师硬塞给我的红包。这一桩桩、一件件,我都铭记在心,正是这份感动指引着我不断向前。”
读高中时,李翠香每次去学校食堂只买一个馒头,久而久之,食堂阿姨便发现了端倪。“闺女,学习压力大,别只啃馒头,同学们打完饭还能剩下点汤水和菜叶,你如果不嫌弃,我给你留着,免费给你。”李翠香说,这位食堂阿姨像照顾孩子一样关爱自己,有一次中午她在教室内复习功课,没有去餐厅吃饭。等晚上去吃饭时,食堂阿姨特地跑过来关心她,“闺女,中午怎么没来吃饭?我给你留了菜。”听到这句话后,李翠香放声大哭,这份炽热的关爱直戳内心。
对于爱心,她知感恩更懂分寸。求学期间,一位企业家得知李翠香的事迹后,主动伸出援手进行帮助,承诺支付李翠香从高二到大学毕业的全部学费。她深知这份帮助来之不易,她也明白这份善举背后的期待与信任。一束束善良的光照耀着李翠香的未来,让她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温暖。李翠香说:“正是这位好心人的善举,才让我有机会踏入大学的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理解了企业家们的不容易,他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关爱与温暖,我不能一味索取,从大二开始,我拒绝了这位好心人的帮助,申请了助学贷款,自己打工赚取学费。”
受访者供图,李翠香本科毕业时的留影
奶奶张希英病重时,李翠香正读大三。叔叔将奶奶搂在怀里,奶奶手里攥着一个钱袋一直不肯松开,奶奶说:“这里面装着500块钱,是我一辈子的积蓄,留着给翠(李翠香)结婚用。”站在一旁的李翠香再也抑制不住情绪,大颗大颗的热泪往下落。李翠香说:“奶奶和叔叔没有教我大道理,他们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来表达爱,字字入耳、句句入心。”奶奶离开后,李翠香便加入了公益组织,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一刻,“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李翠香的座右铭照进了现实。
一砖一瓦,承载着父女情长
奶奶对李翠香的爱,深沉、厚重;李翠香对奶奶的情,绵长、真挚。奶奶的离去让李翠香愧疚不已,“奶奶去世,对我打击非常大,每当我路过超市时,看到有好吃的,我常常责怪自己,没来得及买给奶奶吃。”
受访者供图,李翠香在2022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
奶奶离开后,李翠香只剩一位亲人——叔叔李培连。为了不延续奶奶的遗憾,李翠香努力工作赚钱,给叔叔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我去北京闯闯,赚点钱给俺叔盖个新房子。”带着这样的想法,2016年,李翠香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本科学历不足以支撑李翠香的理想与抱负,她在工作之余努力备考,于2022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今年6月底即将毕业。
“我和俺叔、俺奶奶都没有血缘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竭尽全力把我托举到了他们能够达到的最高点。”带着一颗反哺的心,在2024年春节前,李翠香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了潍坊临朐。
“年前俺叔病得很重,反复发烧,我内心害怕了。”李翠香每天陪着李培连住院治疗,在医生与李翠香的共同努力下,李培连的病情渐渐好转。欣喜之余,李翠香下定决心拿出全部积蓄为叔叔盖房子。“攒的钱不太够,还借了一点,既然盖,就一定要把房子盖好。”李翠香为叔叔李培连花费了18万盖了一座新房子。
李翠香不惧炎热,为新房搬砖
李培连在新房内收拾
房屋渐渐成形,阳光洒在还未完全砌好的砖墙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李培连望着新房,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在他们心中,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房屋,更是李培连与李翠香这对养父女之间深深爱意的具象化。
受访者供图,李培连望着新房陷入深思
李培连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新房子里转一转。李翠香说:“房子主体建好后,叔叔蹲在地上看着房子陷入了深思,我看着叔叔的背影感慨万千。那一刻我感到既心酸又自豪,终于有能力为叔叔做一点事情了。”
谈及近期愿望,李翠香说:“想在潍坊找一份工作,以后一直陪在叔叔身边。”目前,房子尚未完全建成,李培连和李翠香还在为新房子忙碌着。
李培连与李翠香在新房前合影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里的一砖一瓦,记录着一名弃婴的奋斗历程,更见证着一对养父女之间的寸草春晖。房屋还在盖,李培连与李翠香的故事还在延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