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

显然,一个家庭是否有成就,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例外的话,谁都希望自己的家庭,一代更比一代强。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呢?

古人给我们一个提示:“成大事者,首重格局。”

把家庭的格局放大了,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可以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顺着岁月的流逝,每一代人都适应自己的角色转换,家庭的布局就对了。

01

老年守嘴,少说几句。

朝鲜族有句土话:“唠唠叨叨,水多米少。”

唠叨的样子,就像淘米,水越多,声音越大,米越少。

若是持续唠叨,锅里的饭,也会煮成稀饭的样子,事与愿违。

在家庭里,老人总以为自己经验丰富,开口就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

话没有错,但是老人和中年人出生在不同的时代,经历和机遇大不一样。老人的经验,往往会过时。尤其是一些不经过思考的经验,会把人带歪了。

清朝末年,慈禧很长时间,掌握了朝政。

有一天早晨,光绪去给慈禧请安。慈禧正在吃汤圆,张口就来:“你吃了吗?”

光绪说:“还没呢。”

于是慈禧赏赐给光绪一碗汤圆。等光绪吃完,慈禧又说:“再来一碗。”

接二连三,光绪有了四碗汤圆,吃不完,只能放在衣袖里。场面非常尴尬。

后来光绪成年了,翅膀硬一些了,就主张变法。慈禧闻讯后,拼命阻止。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朝的衰败。

一把年纪了,还要掌握家庭的“大权”,这是不合常理的。若是老人抓不住大权,就拼命唠叨,劝说、阻止、妨碍等,那就制造了家庭的内耗。

学一学唐朝的张公艺老人吧,几代同堂的家庭里,他是最委屈的一个。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张公艺第一时间让自己“忍”着。

唐高宗佩服张公艺的持家之道,赏赐了一幅字:百忍义门。

诗人托马斯·胡德说过:“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

老人要说什么的之前,思考一番,避免不合时宜的话,丢掉看不惯的话,放弃带着愤怒的话。自然就不会唠叨了。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帮忙做点家务,带孩子,笑着过日子。

02

中年守财,少花一点。

古人云:“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关于奢侈的害处,我们随时可以列举出很多。

可是如何防备奢侈呢?一方面是多赚钱,改变生活,一方面是多省钱,积极存储。每天都是收入大于支出,就对了。

一个家庭,真正支配收入的人,是中年人;能赚大钱的,也是中年人。把握财富的方法,中年人必须学会。

别看家大业大,若是乱花钱,大家还是要变成穷人。

我们看看宋徽宗是如何花钱的吧。

他写了《学校八行八刑》,并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瘦金体。接下来,就要求把文字刻在石碑上,放在全国各地的文庙里。

石碑高四米多,宽一米多。想一想,数百的石碑,耗资多少?

宋徽宗还喜欢收集奇奇怪怪的石头。

有人得到一块巨大的太湖石。为把石头送到京城,动用了一千多名工人;做了巨大的船。走水路的时候,遇到挡住石头的桥,就拆掉。

宋徽宗还喜欢青楼,和女子李师师留下很多故事。

史书记载:“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赵匡胤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轻而易举就毁掉了。宋徽宗就是败家子之一。

中年人,在家庭的顶梁柱,对于金钱的把控,需要十分的自律。把钱财守住了,那就是把家业发扬光大了。

一日三餐,不海吃海喝;穿衣打扮,朴素为美;狐朋狗友,不去聚餐......守住钱财,在外人看来是小气,在家庭看来是“底气”。

03

少年守书,少走弯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家庭兴旺的阶梯。

我们看一些大家族,能够人才辈出的,都是书香之家。

晚清的曾国藩,从小读书,同时他的父亲也读书,还考了秀才。儿子曾纪泽除了学古文,还学英语,成为了外交家。

宋代学者朱熹在家训中写道:“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当我们羡慕代代有大人物的家庭的时候,更要看看他们是如何读书的。

家庭的教育,能够约束少年的行为,引导少年的理想。但是要成就理想,还得靠读书。

少年读书厉害,不一定有大的功劳,但是可以避免“白发反悔读书迟”的遗憾。

事实证明,读书多的孩子,变坏的概率小很多,也在同龄人之中,抢先一步发展。

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可知得失,规避风险,绕开南墙。

财物可能会消耗掉,甚至因为社会动荡不安,瞬间毁掉。但是智慧不会丢掉,伴随人的一辈子。

04

教育家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家庭要长治久安,就要有仁。仁的根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也是居安思危的做法。

具体落实到一言一行、一日三餐、工作学习、目标设定等。

少说多听,彼此尊重。

少花多赚,积沙成塔。

少走弯路,顺顺利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