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厅冷清得能拍鬼片,大爷大妈连定期存款都懒得抢了。

三年利息追不上猪肉涨价,二十万存银行每年蒸发三千块购买力,存款搬家潮根本不是选择题而是送命题。

这波轮到银行,坐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考虑存款转理财风险

理财产品宣传页满屏“稳健增值”,点开详情页风险提示小得像蚂蚁搬家,去年某银行R2理财单日暴跌0.8%,客户经理还嘴硬说是“正常波动”,这年头连亏钱都要听官方话术安慰。

银行把存款赶进理财产品的算盘打得震天响。

存款利率跌破2%的背后是银行净息差压到1.3%的历史冰点,揽储早就是赔本买卖。

这波轮到银行,坐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考虑存款转理财风险

转手把客户推进预期收益3.5%的理财产品,既能把负债压力甩给资管机构,还能赚0.5%销售服务费。

这套“风险大挪移”二十年前日本玩得更狠,三菱UFJ把老年人养老金包装成“安心海外债基”,2008年雷曼暴雷直接让七成产品清零。

如今某些银行把城投债、房企商票打包成“同业存单增强组合”,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击鼓传花。

德国的社区储蓄模式或许是个参考答案。

这波轮到银行,坐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考虑存款转理财风险

黑森州储蓄银行放贷必须满足三个硬指标:贷款企业雇佣本地人超60%、上下游供应商在五十公里内、盈利优先投入环保改造。

这种“钱不过镇”的模式让坏账率常年控制在0.2%以下,比国内抵押贷不良率还低三倍。

反观某东部城商行推出的存款+理财套餐,50万存款保险看似安全,搭配的存单基金其实重仓了河南某地产公司的定向融资工具,这哪是资产配置分明是在埋雷。

金融消费者保护该上硬手段了。

这波轮到银行,坐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考虑存款转理财风险

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必须像烟盒警告占屏幕三分之一,销售话术里敢说“保本”直接吊销牌照。

监管不妨学学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每月公示理财资金真实投向,持有房企债券超5%的产品自动标红预警。

老百姓也得分清“预期收益”和“生存收益”,拿买房首付款买理财的狠人,建议先去看看三年前原油宝穿仓的纪录片清醒下。

存钱这回事,从来就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活得更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