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刘邦从沛县十里亭长混到大汉王朝开国皇帝的摸打滚爬阅历,怎么会看不出吕后对戚姬母子的虎视眈眈? 实际上,刘邦生前在戚姬和刘如意母子身上做了大量的安排,能考虑的都考虑了,甚至在临死前也依然在时刻挂念着戚姬母子的安危。

刘邦最初的想法,是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戚姬生的刘如意,只不过这一设想刚提出,就遭到了开国功臣和吕氏外戚的强烈反对。就连刘邦最为推崇的第一谋士张良,也站到了吕后一边,为她出谋划策请来商山四皓给太子助阵。感到太子羽翼已丰的刘邦,也只能打消改立的念头。 搞不掉吕后和刘盈,刘邦退而求其次,将刘如意远远地分封到赵国当赵王,离开政治中心长安的激烈斗争。为了保护爱子,刘邦还把周昌调到赵国当丞相,作为保护刘如意的一道屏障。只要刘如意在赵国平安,身在长安皇宫内的吕后,多少也会心存顾忌不敢对戚姬下手。 搞到这一步,刘邦仍然十分担心有人会对戚姬母子不利,因而当听说樊哙要举兵杀戚姬母子,刘邦立马被亲情冲昏了头脑,一不顾念和樊哙当年在沛县穿开裆裤、吃狗肉的交情,二不追究这条消息背后的是非真假,立马派出陈平捕杀樊哙。 幸好陈平顾念樊哙大姨子吕后的威势,拖着不下杀手一直熬到刘邦去世,樊哙这才捡回一条老命。

陈平杀樊哙,是刘邦下的令,陈平不得不听,样子上也要逮着樊哙关进囚车往长安赶。刘邦要“杀”,陈平执行起来是“抓”,可见陈平的举动,显然是对刘邦的命令打了折扣。 陈平为什么要对刘邦的命令选择性执法呢?这里头的举动意味深长,当中透露着汉初极为明朗的政治权力格局——功臣集团在听从刘邦指令的同时,也在顾忌着吕后的脸色。 如此,刘邦之所以不对吕后外戚集团和太子刘盈痛下杀手的深层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刘邦需要一个威慑力十足的吕后,来镇住实力强劲的丰沛功臣集团,以及分布在大汉王朝版图各地的诸侯王,免得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换个角度去看戚姬,这个漂亮的女人,还仅仅把她与吕后的针锋相对,停留在后宫女人争风吃醋的层面,丝毫没有察觉打从刘邦想拿刘如意替换刘盈当太子开始,她与吕后就已经变成了夺嫡之争你死我活的政敌关系。 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经历灭秦战争、楚汉之争的颠沛流离和实践打磨,吕后早已造就了一副目光深远、手段狠毒的政治家本领。 不管是女人间疯狂的报复也好,还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清洗,总之刘邦死后“人走茶凉”的状态,便注定戚姬母子难以获得一个好的结局。 赵王刘如意被骗入长安毒死,戚姬则更惨。没有了刘如意、周昌的牵制,吕后毫无顾忌地向戚姬发泄残酷报复,不仅将她砍手、断足、挖眼、割舌,而且还把她投入猪圈,羞辱性地称为“人彘”。

除了残杀戚姬和皇子,至于刘邦交托的政治任务,吕后倒是完成得井井有条、有模有样。 对内,吕后延续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向全社会开放山川湖泊,鼓励老百姓耕种畜牧、开发自然资源,从而恢复人口、蓄积国力;对外,面对匈奴冒顿大单于内带羞辱、猥亵语气的国书,吕后也做到了隐忍克制,用和亲政策换取大汉王朝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 由此可见,从汉初对内、对外两方面大的政治格局角度上看,吕后都是当之无愧远超戚姬的最合适守国人选。废吕后,刘姓江山不稳;存吕后,戚姬母子难得善终。两害相较取其轻,刘邦也只能先守护大汉王朝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