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银燕

2月18日,甲辰龙年开工第一天,一大清早,青年科技工作者马喜平来到甘肃省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简单整理了一下桌面后,他就召集起团队的成员,讨论节前他们就在准备的甘肃电网新能源场站和储能电站机电实测建模报告优化方案。

“要尽可能将报告中电气、机械、气象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每一项参数都仔细核对,确保能够顺利入库。迈入新的一年了,我们也要加快进度,给全年工作开个好头。”马喜平所说的“入库”,指的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场站建模报告录入新能源发电系统实测建模平台,进而为电网运行方式的准确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此前,他们已经完成了2台新能源机组的首次入库,新春开工后,他们也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其他新能源场站的建模工作中,为新型电力系统场景下电力系统仿真计算打好基础。

甘肃是风光资源大省,全省新能源装机占比位居全国第2。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与技术人员探索和付出,他们致力于解决送出、消纳、调峰和稳定等技术难题,用汗水和智慧守护好万家灯火。

源于对新能源电力的热爱,马喜平硕士毕业后选择扎根西北,入职国网甘肃电科院从事新能源科技创新与并网支撑工作。入职11年,他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能源局、甘肃省重大专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包括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青年科技奖等省部级奖励近20余项。

签发:董洪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