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装了,强行实施美日协议,“掠夺”的目的已经显露。关键时刻,石破茂决定辞职。从目前呼声最高的人选看,不管是谁上位,都可能把日本带向一条绝路,为什么这么说?
石破茂为什么匆匆上台,又要匆匆下台?
若日本政坛真的发生巨变,对中国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石破茂决定辞去首相职务,连一年都没挺过去。
9月2日,石破茂在公开场合表示“不想再当首相”,并向全国道歉。
9月7日,日本广播协会(NHK)确认,石破茂已正式表明辞去首相职务的意愿。
他是在2024年10月接任日本首相的,执政未满一年。
此前,他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击败高市早苗,成为党内看好“平衡中美”路线的代表人物。
但他执政后,日子过得可不太顺。
今年 7 月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石破茂所在的执政联盟没拿到过半数议席,加上去年众议院选举执政联盟也没赢,自民党自 1955 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地位。
这之后,自民党内就有很多人要求他下台,像麻生太郎这些党内元老都公开让他辞职。
而且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一直很低,选前都跌到20.8%了。
经济上,日本面临着物价上涨等问题,石破茂也没啥好办法。
外交方面,他和美国的贸易谈判谈得也不咋样,日本民众对谈判结果不太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辞职,说是“主动选择”,不如说是“被动下课”。
日本亲美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从安全到外交,从军费到芯片,日本长期处于“靠近美国、警惕中国”的双重状态中。
石破茂上台后,也延续了这种路线。
但问题是,美国现在也自身难保。
2025年上半年,美国爆发债务危机,财政赤字扩大,贸易压力陡增。
特朗普政府为缓解自身压力,对外开始采取一些损人利己的 “割韭菜” 手段,作为盟友的日本自然难以逃脱。
石破茂访美后,日本被要求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
同时,美国对日本大米、汽车等关键出口品加征关税,从25%降到15%,但仍然高得让日本难以承受。
这是典型的“给了点甜头,反手一巴掌”。
石破茂试图通过谈判换取缓冲,但核心利益没守住。
尤其是对大米这种日本内部的“精神支柱”产业来说,压力极大。
农民是石破茂的票仓之一。
他对美妥协,直接砸了自己的基本盘。
靠美国,不仅没换来实质好处,反而把自己的政治资本赔了进去。
从7月20日参议院选举失利开始,逼宫的声音就没停过。
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执政联盟失去了在众参两院的多数席位。
要知道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还是头一回在国会众参两院都失去多数席位 。
党内保守派立刻将矛头对准石破茂,认为他外交软弱、内政无力,应该引咎辞职。
麻生太郎、茂木敏充等党内大佬相继发声,要求换人。
与此同时,自民党内部还爆出“黑金”丑闻。
干事长森山裕等人被指资金流向不明,竞选资金使用不合规。
虽然石破茂本人没有直接涉及,但作为党首,也脱不了干系。
党内不同派系为了撇清关系,开始和石破茂切割,森山裕被迫辞职 “背锅”,可即便如此,也没能稳住自民党的局面。
石破茂辞职后,谁来接班?
目前呼声最大的是高市早苗和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
高市早苗早在去年就和石破茂竞争党首,落败后并没有退出政治舞台。
相反,她在党内不断积累力量。
高市早苗的标签很明确:保守、右倾、强硬。
她主张修改宪法、提升军力、加强对美合作。
在对华问题上,高市早苗的立场尤为极端。
她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她还曾大放厥词,宣称 “如果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日本必须参与热战”。
她还要求中国废除反间谍法,并释放在华被拘留的日本公民。
在钓鱼岛问题上,她主张部署自卫队,加强海上对抗。
可以说,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对华鹰派。
她的上台,定会让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至于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还不确定会不会竞选自民党总裁。
4年前,菅义伟民调低迷,想让小泉进次郎任自民党干事长支持自己,但遭到拒绝,之后他们一同支持河野太郎竞选总裁,却不敌麻生支持的岸田文雄。
2024年,小泉进次郎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因经验不足、政策主张不突出等原因,首轮就被淘汰。
石破茂这次辞职,此次小泉进次郎再次拒绝干事长提名,也没有表露竞选总裁意愿。
但无论是谁当日本首相,面对的问题都不会比石破茂小。
中国在2025年9月3日举行九三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这是一次规格很高的活动,26国领导人受邀出席。
日本外交部门早在阅兵前,就向多国发出照会,希望他们不要参加。理由是“中国借历史问题打压日本”,试图阻止中国扩大影响力。
但没有国家响应。
日本的外交努力不仅失败,反而暴露了其焦虑和孤立。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回应称“密切关注动向”,但对阅兵意图不作评论。
随后他强调“日本坚定走和平道路”,想软化口风。
外交上防守,舆论上沉默,行动上松动。
石破茂原本想做一个“中间人”。
一方面对中国释放善意,反对日本过度跟着美国走,多次说要和中国加强合作、推进稳定的双边关系,还盼着找机会访华;
另一方面,因为日本和美国长期是盟友,也得跟美国保持合作。
但在当前的中美格局下,这种平衡几乎不可能实现。
中国一直明确表达立场,坚决不会容忍历史歪曲,在涉及领土主权等原则性问题上,绝不容忍他国军事冒进。
美国则继续将日本视为印太战略的前沿阵地,不断压榨其经济与安全资源。
特朗普上台后,在对日汽车关税、驻日美军费用等方面态度强硬,甚至阻止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还要求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对日本大米、汽车等关键出口品加征关税,即便后来从25%降到15%,但税率依然很高。
如此一来,日本想左右逢源,结果是两边都不满意。
国内压力大,国际空间小,石破茂的政策路线彻底失效。
石破茂的下台,不只是一个人的失败,这是日本政治生态变化的表现。
日本军国主义也没断了根,美国搞的新式 “拿捏”,更让它抬头的步子越迈越快。甭管上台的是谁,惦记着中国、迟早要搞动作,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