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5月30日,中国中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中期”)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决定,将从2024年6月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这意味着,这家曾被市场称为“期货第一股”的公司,在登陆资本市场24年后正式迎来落幕。
其间公司曾多次筹划通过并购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期货)来摆脱主业不振的困境,但最终算盘落空。
从业绩表现来看,*ST中期已经远不如国际期货,因此这次并购重组更像是国际期货借壳上市。公告显示,由于监管并未批复,相关事项论证和落实无法按期完成,第六次并购重组宣告失败。
近年来期货公司上市热情较高,监管态度也有所放松,目前已经有5家上市期货公司。
不过,一位期货行业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借壳上市的态度一直较为谨慎,此外和普通企业不同,*ST中期要成为期货公司大股东,还需要符合监管部门有关期货资本规模、持续盈利能力以及未清偿债务等方面要求,这些对于业绩下滑且负债较高的*ST中期也是待解决的问题。”
历经16年 6次重组均告失败
深交所的决定书显示,*ST中期被终止上市的原因是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3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连续两年触及深交所相关退市规定。
回顾*ST中期近年来业绩表现情况,基本处于下滑态势。2019年至2023年期间,录得营收6230.78万元、4993.51万元、4948.51万元、3178.17万元、1106.92万元;同期录得归母净利润558.59万元、608.25万元、200.98万元、-339.91万元、800.69万元。
可以看出,*ST中期在2022年度因为亏损以及营收低于1亿元被实施了*ST,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23年度,公司为了避免退市努力扭亏为盈,但是这份财报并未得到会计师事务所完全确认。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ST中期对国际期货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6.19亿元,持股比例25%。采用权益法核算,2023年度确认投资收益1550.26万元。
作为公司财报审计机构,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表示,2023年度审计过程中仅取得了国际期货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未能获取其他的审计证据及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所以无法就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确认的投资收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这些金额进行调整。
此外,*ST中期近三年收入大幅度萎缩,表明存在可能导致中国中期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基于以上两点,亚泰国际最终对2023年财报给出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显示,上市公司若出现营收低于3亿元,年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出现负值,则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第二年还出现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相关情形后,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此次退市也基本宣告了*ST中期历经16年,6次并购重组国际期货的尝试最终失败。
第六次并购重组的最新进展是在2024年1月份,*ST中期公告称因相关事项论证和落实无法按期完成,公司券商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回本次交易的申请文件。但并未解释并购重组进展缓慢的具体原因。
*ST中期的重组之路并不顺利,因为各种原因无奈搁浅。
2007年,*ST中期成功投资中期期货94%股权。2008年,公告首次提出将以2038.838万元收购国际期货18.53%股权。不过最终却因不符合监管"一控一参"的规定而终止。
2010年7月,*ST中期首次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同年8月,*ST中期称鉴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相关沟通论证工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经协商、中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2012年1月,*ST中期再度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发布停牌公告,但半年后就宣告终止筹划。*ST中期表示,在有关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企业借壳上市规定出台前,现行借壳上市规定不适用,证监会暂不受理期货公司借壳上市的申请。
2014年底,*ST中期再次筹划重组,停牌近一年后也宣告终止,原因是本次重组预案涉及的期货市场监管环境、方式与规则,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9年1月18日,*ST中期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停牌公告,拟向中期集团有限公司等7名交易方购买所持国际期货78.45%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当年9月重组再度中止。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但*ST中期16年来多次并购重组失败,再加上业绩下滑导致股价低迷,已经让市场部分投资者失去信心。
国际期货营收持续多年下滑
*ST中期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近年来公司在汽车服务行业没有增加投入,目前主营业务规模较小,运营成本高,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再加上汽车服务行业整体不景气,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107万元,同比下降65%。
*ST中期相关负责人此前告诉记者,“近十年来,公司子公司所经营的弱势品牌韩系燃油乘用车,规模太小,没有市场竞争力,是公司多年的业绩包袱与劣质资产,仅2022年公司汽车业务就亏损770多万元。公司近十年来一直转型集团优质资产期货业务没有成功,无法引进或留住汽车经营管理类高级人才。”
从业绩表现来看,*ST中期已经远不如国际期货。年报显示,国际期货2023年录得营收1.97亿元,同比减少5.73%;录得归母净利润6115.41万元,同比增加13.27%。
可以发现,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规模,国际期货都要好于*ST中期。
穿透股权可以发现,*ST中期和国际期货有同一个大股东中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期集团”),中期集团持有*ST中期19.44%股权,同时也持有国际期货55%股权,股东是两位自然人姜荣和刘润红。
中期集团目前仍陷入债务违约危机中,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内容,2022年12月中期集团在与蓝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则民事判决书中显示,上诉人蓝石资产公司认为中期集团公司已承认从2019年12月至今仍未偿还20亿元债务,且因涉案债券已面临大量仲裁、诉讼、执行案件。
记者查询相关数据发现,中期集团原本对外投资12家公司,涉及期货经纪、金融科技、国际贸易、汽车营销等诸多领域,但目前多家子公司已经迁出或者注销,注册资本较高的两家公司即*ST中期和国际期货。
北京金融法院的公告显示,将其持有的国际期货共计5.89亿元股权全部被冻结,冻结期限从2023年8月到2026年8月。
在母公司中期集团背负巨额债务的同时,国际期货的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国际期货2018年至2022年的营收分别是3.10亿元、2.37亿元、2.33亿元、2.58亿元、2.0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是10806万元、6501万元、7648万元、7976万元、5398万元,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为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期货公司近年来纷纷探索在期货经纪业务以外的新增长点,包括境外金融服务、风险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创新业务。期货创新业务具有高投入的特点,资金已成为制约国际期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借壳上市失败,意味着国际期货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实现上市。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深化业务创新与差异化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将成为期货公司持续盈利、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随着监管环境的优化与科技力量的赋能,行业整合与转型升级的步伐有望加快,为具备前瞻视野与战略执行力的期货公司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