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卓倩
编辑 | 张子怡
36氪获悉,近日上海昱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瓴新能源」)在正式启动的A+轮融资中,获得贵州航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领投,本轮拟募集资金数千万元。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运营与市场拓展。
「昱瓴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硅氧碳 SOC、沉积硅碳 DSC、多孔硅碳PSC和人造石墨等)研发、生产、销售和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成立了研发中心-中试转化-工业生产为一体的集成化平台。根据市场需求匹配不同比容量层级,「昱瓴新能源」的产品分为低端(容量420-550mAh/g)、中端(容量550-1000mAh/g)、高端(容量1000mAh/g以上)三种。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成本方面占锂电池的10%,锂离子与负极材料的可逆反应能力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效应。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按照所用活性物质,可分为碳材和非碳材两大类,其中碳系材料包括人们熟悉的石墨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以及石墨烯等碳系材料。非碳系材料可细分为钛基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氮化物和金属锂等。
目前锂电负极材料的主流选择是人造石墨,主要应用于中高端电动汽车(EV)、3C等领域,天然石墨则主要应用于低端EV、储能、3C等领域。而硅基负极材料,在行业内被认为是下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36氪了解到,石墨负极材料能量密度的理论上限为372mAh/g,目前行业头部公司的产品已逼近理论极限,未来的提升空间极为有限,相比之下硅理论容量比可达4200mAh/g,远超石墨类材料,且具有环境友好、储量丰富、成本较低等优点。
「昱瓴新能源」的研发重点就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低锂耗”、“多孔硅基复合”和“CVD沉积”是「昱瓴新能源」的三大核心技术。其中硅氧碳(SOC)采用控制含氧量、优化结构形貌形成稳定的SEI膜为基础的“低锂耗”技术, 结合碳包覆提升电子电导率、稳定化学/电化学反应界面、提升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达到高首效、 长循环的目的。该技术比“预锂化”技术更安全,更易加工,储存更方便,且成本更低。
硅基材料在容量比等方面有优势,但也有严重的缺陷,锂离子嵌入会导致严重的体积膨胀,破坏电池结构。「昱瓴新能源」创始人刘萍博士介绍:“我们的多孔硅碳负极(PSC)针对硅负极膨胀问题,采用三维多孔结构,有利于锂离子快速传输,并提供一定空间来缓冲活性物质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释放应力/应变,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刘萍博士还告诉36氪:“昱瓴在沉积硅碳领域布局核心专利技术,我们这个专利与美国EnerG2(系Group14母公司)的PCT专利进行了创新性技术对比,是目前能与美国Group14专利相抗衡的技术,可以说打破了沉积硅碳负极被美国垄断的局面。”「昱瓴新能源」的技术不仅与美国Group14在性能上旗鼓相当,价格方面也更具有优势,大概可以节省三到四成。目前,子公司安徽昱瓴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项目建设已完成,并于2023年12月顺利投产。二期年产3万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建设正在建设当中。
安徽昱瓴
与此同时,「昱瓴新能源」先后与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建立了联合研发测试中心发,并布局了应用于柔性锂电池及固态电池使用的快充型多孔硅基薄膜负极。其比容量为2500mAh/g,首次效率93.5%。刘萍介绍,经过送样测试,固态电池客户反馈该类快充型多孔硅基薄膜负极具有良好的机械柔韧性、连续弯折稳定性和强度,能满足3C~4C快充要求,能量密度可达到800Wh/L。
今年,「昱瓴新能源」计划完成1亿元的营收目标,同时与硅烷公司合作建厂,进一步扩大沉积硅碳的量产,从而降低行业成本。
团队方面,「昱瓴新能源」现有50余人。创始人刘萍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已出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工作,具有十多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开发和产业化经验。其研发人员由教授级高工和博士团队组成,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多年的负极材料应用开发经验。
投资方观点:
航盛锂能表示,昱瓴新能源通过自身的高性能锂电池硅负极技术研发成果优势,让硅负极材料与电解液联动匹配及推广,进一步拓展了瓴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范围和市场影响力。此次合作也为航盛锂能彻底打通横向产业链条,形成“电解液+正极+负极”的完整电池材料供应体系,便于航盛锂能更好的应对目前市场的快速变化。当前昱瓴新能源的硅负极、高端石墨负极等产品已实现量产,航盛锂能在本次投资的基础上亦取得昱瓴新能源的全球销售代理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