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岁,各大报社都争相报道一名刚出生的小婴儿。
要说她有何神奇之处,那主要原因就是她是我国第一位“试管婴儿”。
一直以来,人们对试管婴儿技术充满了怀疑,引起很多争议。
有的人认为这是医疗技术提高的表现,但还有人却断言她活不过40岁。
如今过去了36年,“试管婴儿”怎么样了?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新华社】,2019年4月16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圆了做母亲的梦
20世纪80年代,农村妇女郑桂珍和丈夫结婚后迟迟没能怀上孩子。
在当时,女人结婚生不出孩子会惹起村民们的议论,婆婆也经常嘲讽她。
为了能生下孩子,郑桂珍用了各种办法,可肚子依旧没有动静。
眼看着身边同龄人的孩子都已经能打酱油了,夫妻俩很是着急。
后来丈夫拿着所有积蓄带她到医院检查,这才知道郑桂珍双侧输卵管不通,很难怀孕。
这个消息让夫妻俩难以接受,婆婆甚至让二人离婚,不要耽误自己抱孙子。
好在丈夫十分疼爱自己,始终不愿意离婚,可这样让郑桂珍越来越愧疚。
丈夫积极带她去治疗,尝试了各种偏方,依旧没能怀上孩子。
每当深夜的时候,郑桂珍总会埋在被子里掉眼泪。
因此,她每天都在四处打听能生孩子的偏方。
在她四十岁的时候,郑桂珍更加着急,要是再怀不上,那就更没有希望了。
一天,郑桂珍在家睡午觉时,突然听到床边收音机里播放北京有机构研究体外受精技术。
她一下就来了精神,再也睡不着了,仔仔细细地听完剩下的内容。
晚上等丈夫回来后,郑桂珍连忙将自己听到的内容告诉他,希望能到北京试一试。
却遭到了丈夫的反对,因为此前中国并无试管婴儿成功的案例,这个风险太大了。
这是郑桂珍最后的希望,在她的软磨硬泡下,丈夫还是同意了。
就这样,夫妻二人收拾好几件衣服就赶了北京。
在北京一个小宾馆落脚后,夫妻俩开始四处打听哪家可以做试管婴儿。
在得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丽珠教授是主要研究试管婴儿的主要研究人员,夫妻俩便立马赶去。
张丽珠教授在国外攻读完医学博士学位后,立马回国,从事妇科事业。
工作多年,她收到上千封匿名信,她知道有无数个家庭渴望有一个孩子。
于是,张丽珠决心攻克试管婴儿技术,帮助他们圆梦。
试管婴儿技术在外国有许多专家研究,但在那时国内却从未听说,所以张丽珠的工作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张丽珠依旧不愿放弃,起初她的工作室十分简陋。
在不足十平米的房间中,反复打磨取卵中,各方面都很困难。
而国外的设备和实验室要更先进,可试管婴儿成功过的案例也寥寥无几。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终于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技术突破。
郑桂珍夫妇是她的第十三个病人,之前的试管婴儿技术从未成功过。
郑桂珍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期盼着自己能够成功。
成功生下试管婴儿
1987年6月,郑桂珍怀着紧张的心情被张丽珠推进了手术室。
由于医疗有限,张桂珍只能开腹取卵,好在过程十分顺利,从她体内取出四颗发育成功的卵子。
一天后,经过显微镜的仔细观察,确认体外受精已经成功。
形成胚胎之后,张桂珍将这些胚胎重新植入郑桂珍的子宫内,所有人都在期盼着这次能够成功。
七周后,通过B超检查,可以明显看到胎儿已经有了雏形。
这意外这中国手里顺产婴儿成功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激动。
为了能够让郑桂珍顺利生下孩子,张丽珠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她。
1988年3月10日上午,在万众瞩目下,郑桂珍剖宫产顺利生下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
孩子发育得很健康,张丽珠激动地将孩子抱给郑桂珍。
郑桂珍十分感谢她,为此特地给孩子取名郑萌珠。
郑萌珠的出生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张丽珠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试管婴儿之母”。
与此同时,有些恶意断言郑萌珠活不过40岁,或许存在什么隐疾。
为了确保孩子是健康的,张丽珠特地要求夫妻两人带着孩子在北京休养两个月才回家。
在这期间,张丽珠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母女二人。
之后的日子里,张丽珠也一直默默关注着孩子的成长。
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郑桂珍父母十分疼爱,并且还很注重女儿学习。
在孩子八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叫爸爸妈妈,一岁半可以走路,和正常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试管婴儿”的身份伴随着郑萌珠的成长,走到哪里都是另类。
上学时无人愿意和她交朋友,甚至还会受到同学的孤立。
好在郑萌珠性格开朗,她从不将这些事情记在心上。
后来在母亲口中郑萌珠知道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心理并没有受到影响。
郑桂珍希望女儿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医生,将试管婴儿技术研究得更完善,帮助更多的家庭。
2009年,郑萌珠考进了西安西京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
但由于各种原因,郑萌珠没有选择医学专业。
大学生活过得很快乐,大家包容性很强,郑萌珠也交到了许多朋友。
毕业之后,郑萌珠到北京工作,她第一次体验到了大城市的生活。
每天过得十分紧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始终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郑萌珠凭借着自己的特殊身份被推荐到北京三院生殖中心的档案室工作。
上岗之后她了解自己与医学生的差别,努力考取相关证书,正式成为一名档案管理员。
真实生活情况
郑萌珠的工作不算难,但是非常重要,要保护好病人的隐私。
这份工作让她很快乐,因为在这里她可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有时候,部分患者能认出郑萌珠,纷纷惊讶道:你怎么都长这么大了。
因为那时候郑萌珠活不过40岁的谣言可以说是尽人皆知,而她健康成长则有力地打破那些谣言。
之后的日子里,郑萌珠和普通人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
到了合适年龄遇到携手一生的男人,两人有说不完的话,性格也合得来。
经过短暂的相处便决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过着甜蜜的日子。
不久后,郑萌珠怀孕,刚被查出来的时候,她也十分激动。
和家人商量之后,郑萌珠决定到自己出生的医院生产。
2019年,她怀胎十月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这不仅意味着郑萌珠是一个健康的女性,也证明了第一例试管婴儿技术十分成功。
病床上的郑萌珠看着可爱的儿子,心里十分高兴,也懂得了母亲的不易。
想到当初母亲为了能有个孩子,尝遍各种方法,一直不行。
最后好不容易通过试管婴儿怀上自己时,还遭到了许多人的谴责。
这么多年来,母亲一直活在流言蜚语中,她深刻地体会到了母亲的不易。
郑桂珍看着女儿虚弱的模样十分心疼,她比任何人都要担心孩子的健康。
好在母女平安,郑桂珍看着怀里可爱的外孙,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由于郑萌珠的身份特殊,因此她生下男孩的消息再次引发媒体的关注。
各大报社争相报道:中国首例试管婴儿成功生育后代,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
郑萌珠不仅感谢自己的母亲,还感谢为自己降生付出巨大努力的恩人张丽珠。
只是张丽珠教授已经离世,郑家人将这份恩情谨记于心。
现如今郑萌珠一边在医院工作,一边用亲身实例帮助更多渴望有孩子的家庭。
有些患者前来看病时,心情十分紧张,对试管婴儿充满了排斥。
郑萌珠就会耐心开导:“姐,你看我不就是试管婴儿吗?我都有孩子了呢!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许多患者在听到她的鼓励后,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郑萌珠给无数家庭带来希望,她的成长也标志着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
除此之外,郑萌珠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并与其他试管婴儿家长分享经验,减轻他们心理压力。
郑萌珠的孩子也在健康长大,一家人正快乐地生活着。
由此可见,试管婴儿活不过40岁是无稽之谈。
试管婴儿技术为许多渴望有孩子的家庭带去了希望,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结语
试管婴儿技术是成熟的,我们不能相信网络上的传言,它的确帮助了许多家庭,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快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