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梓华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这一主题,团市委、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天发布《上海青年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约20万字,分别围绕14至35岁申城青年就业、生育、心理健康、工作数字化等19个专题展开。

课题组利用2013—2023年全市就业参保登记大数据资源,结合抽样调查数据,对上海就业青年进行专项研究。研究发现,十年间来沪登记就业的青年数量呈现波动态势。就业青年学历水平逐年提升,上海人才政策成效不断显现、城市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在沪登记就业青年的平均月薪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来沪就业青年与户籍就业青年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课题组建议,就业指导工作应根据青年所处阶段时期的一般发展特征、相应职业发展要求,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服务。针对14—17岁生涯发展“试探期”的青年,要推行生涯教育的学段覆盖;针对18—21岁“过渡期”的青年,要增强就业引导和服务;针对22—24岁“尝试期”的青年,要多元协同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实现充分就业;针对25—30岁“稳定期”的青年,要精准强化就业服务和保障,实现就业提质增量;针对31—35岁“提升期”的青年,要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发展竞争力。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课题组提出,构建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机制是关键。医教结合是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工作机制,应加强双方信息沟通、探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心理督导是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队伍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持,要推进心理督导制度化,加强组织领导和相应经费保障;群团组织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具有独特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少先队、共青团、妇联、工会组织的相应工作职责;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创新支持,要推动识别、干预等场景应用,构建家校社协同数字化工作机制。

课题组提出,未来,上海可通过构建语料库等方式、优化青年数据的捕捉存储、生成“青年数据探测神经元”,通过AI群体画像等技术、提升分析研判效率,为申城青年建立“数字体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