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实现了大一统,因此相较于前朝疆域范围明显扩大了不少。自然条件多样的情况下,唐朝的各类野生动植物资源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了。而且唐朝时期,社会流行着尚武的风气。到了这一时期,狩猎活动就逐渐繁荣起来了,甚至成为了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狩猎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狩猎业,唐朝的百姓想出来一系列的妙计,设计出了不少全新的狩猎工具,这样一来就极大的提高了狩猎的效率。与此同时,狩猎业的繁荣发展,对于唐朝的各个领域来说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当中既有利也有弊。

一、分层发展,唐朝狩猎业所处的大环境

早在唐朝建立之前,李氏家族在魏朝时地位就相当显赫,其先辈被皇帝亲封为柱国大将军,在朝堂上也是权倾一时的存在。而李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与其接受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李氏家族的不少人都会选择与少数民族通婚,像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就是胡族血统,是北周大将独孤信的女儿,因此唐朝的皇族就带有着少数民族的血统。

加上李氏集团所发展的势力集团是关陇贵族军事集团,这一势力集团正是处在胡汉交界处,在长时间与少数民族聚居的环境下,汉族人也受到了这些民族的影响,开始养成崇尚武力的风气,一般从小就会培养孩子骑射武功,为之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做准备。

不仅如此,胡人是相当热衷于狩猎的。因此,唐朝从统治者开始也学习并保留了这一传统。根据史料记载能够看出,当时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朝之后,总共外出进行了二十二次狩猎活动,这与前朝的统治者相比数量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而到了李世民时期,就更频繁了。几乎一年会举行一次狩猎活动,甚至有时候会一年四五次。

等到了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在原先的科举制之中加入了武试,专门来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并且规定除了贵族子弟可以参加选拔之外,普通的平民百姓同样有资格参加,这样一来就极大的激发了民间百姓习武的热情,想要通过武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时间整个民间的尚武风气都相当浓重。

宫廷狩猎活动

因为尚武的风气相当重,所以说唐朝时期的百姓也会去参加各种习武活动,像骑射,格斗这些大都不在话下,这些都为狩猎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这些人文方面的背景之外,唐朝时期的自然环境背景也相当有利于狩猎的发展。因为降水量在当时还是比较充足的,因此唐朝时期森林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各类植被的生长状况也相当良好。因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所以当时各地都有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动物。

据记载,唐朝时期的森林覆盖率在33%左右,几乎每个州县都有一定的森林区域,这也给唐朝百姓狩猎提供了一定的场所。

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之所以兴盛起狩猎活动,与此前的思想文化传统有关,与当时的自然环境背景有关,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促进了唐朝狩猎活动的发展。并且当时的民众还花了不少巧思,专门研制了不少的狩猎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和方法的更新都为狩猎活动的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二、方法更新,狩猎技术渐趋成熟

到了唐朝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狩猎活动,民众们在方法上进行了更新。对于当时的狩猎活动来说,不管是只身一人去狩猎,还是说多人组队狩猎都是可以的。但是森林之中有不少高大凶猛的野兽,这个时候如果说没有足够灵巧的技术的话,一个人是很难制服这些野兽的。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技术高超的猎人,即便是一人也能够将野兽给猎获,像钟传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跟别人一起去狩猎,这样既能够提高狩猎的效率,也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

《林行遇猎》之中记载着:

“猎师纷纷走榛莽,女亦相随把弓矢,南北东西尽杀心,断烧残云在围里”。

为了能够提高狩猎的成功率,猎人还必须要掌握各种各样的狩猎方法。像比较常见的就是布置陷阱。

《唐六典》之中记载:

“谙有猛兽处,听作槛阱,射窠等”。

武举

尤其是像虎,熊这样比较凶猛的野兽,一般猎杀它们就得提前设置好陷阱,挖好陷阱之后,不少人还会选择在里面放一些捕兽夹,放置野兽掉进陷阱之后再逃跑。

前面也有提到过,唐朝人崇尚武力,因此自小就会教授孩子骑射。所以唐朝狩猎时也会采用弓矢,这样一来即便是面对着远距离的猎物,或者说是行动中的猎物,照样能够捕捉到。为了能够增加效率,猎人们还会在弓箭头处抹上药物,一旦射中了,药效就会立刻发作,野兽也就难以逃脱了。

《朝野佥载》中记载:

“虎中药箭食清泥,野猪中药箭豗荠而食”。

唐朝的时候,人们还会专门的去饲养一些鹰和犬,这些动物就能够在狩猎当中作为辅助的工具。其实,这些辅助性的动物早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不过那个时候还仅限于宫廷内,到了唐朝的普及度就大大提高了,普通民众也会饲养鹰和犬。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狩猎方法,像许多经验比较丰富的猎人,他们都会对各种野兽的日常习性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这些猎物的弱点,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它的弱点去做到精准打击,自然狩猎的成功率也就增加了。

因为方法改进了,工具增多了,所以唐朝的狩猎业也越来越繁荣,在这种情况下狩猎业对于王朝的发展来说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

三、连接社会,对王朝发展影响颇深

唐朝时期,主要就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因此这种情况下,狩猎活动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种植业的发展。毕竟原先农业种植之中,不少的粮食会遭到猛兽的破坏。而对于这些野兽的捕杀,能够对于种植的粮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唐朝经济

同时,不少的百姓会将狩猎作为自己的一个职业。通过这一职业来谋生,还有一些人会在农闲的时候进行狩猎活动,赚一些钱来补贴家用。

另外猎人们在捕捉了不少野兽之后,往往会将这些野兽售卖出去,这样一来就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像许多野兽的皮毛可以用来做笔,还可以用来制作衣物。唐朝的百姓学着给这些动物进行加工,发展起来了不少特色的手工业。像宜州在唐朝时期,就靠着狩猎野兔成为了唐朝的制笔中心。

尤其是对于许多山区的民众来说,想要从事农业种植,但是苦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适合,于是为了谋生就只能依赖于手工业了,慢慢的手工业发展越来越繁荣,商品经济也就逐渐的发展起来了。

像上层社会的皇亲贵族,往往有着对各种珍奇异兽的需求,不管是去饲养也好,还是用它们的皮毛制作东西也好,因为有这样的需求,于是唐朝时期也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职业,就是专业猎人。

这些猎人也并非是各类野兽都去捕捉,而是在其中另外又有了新的分工,比方说有捕蛇的,有捕鹰的,这样一来狩猎活动的发展也就促进了唐朝民众的就业,不少人更是靠着这一行业发家致富。正所谓民富国强,唐王朝的经济实力也在逐步的增强。

猎犬

当然,虽说狩猎活动给唐朝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影响都是有利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消极的影响。

像不少人为了能够从中获利,对于各类野生动物进行滥捕滥杀,这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少的动物品种濒临灭绝,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坊州按狱》中记载:

“山秃逾高采,水穷益深捞。龟鱼既绝迹,鹿兔无遗毛”。

好在最后统治者也意识到了狩猎活动产生的弊端,于是就制定了相关的律法,每年规定时间去进行狩猎活动,一旦违反了法律规定,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一来也算是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结语

与其它王朝相比,唐朝不管是在社会秩序,还是在疆域范围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些也都为狩猎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狩猎活动,唐朝百姓也在前人的经验上研制出新的工具,开拓出新的方法。

专业猎人

在唐朝民众的努力下,狩猎业一度发展的如火如荼,这也推动了唐朝的经济发展,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既然有好的一面,自然也会有一定的弊端。狩猎活动的繁荣对于王朝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因为明确了破坏性之大,所以说,唐朝才会制定出这方面的律法,这也给后代的生态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