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姓名”的理解,只是简单理解为“名字”,但实际上“姓”和“名”是可以分开理解和解释的。

《说文》有云:

“姓,人所生也。因生所为姓,从女生。”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姓”在最开始的时候代表着的是一个人身后氏族的标志,若不是如我们现在所想的“姓名”。

中国人对自己的姓氏、名字是非常看重的,无论古今都是如此;其背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尤为深厚。

一、姓的文化

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前期,正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在人口极度缺失的原始社会,为了抵御天灾、野兽,以及与其他族群的原始人类抢夺生存资源,能够诞生出新生命的女性,在种族中能获得更高的地位,所以当时整体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而为了区分不同的母系氏族,“姓”就这么诞生出来,对于这一点,《说文》中有解释说:

“人所生……从女,从生,生亦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类的诞生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事,天神感念于人们的祈祷,从而降福于女性,所以称为“天子”;而“天子”,即人是由女性所生,学者们猜测“姓”便是由此而诞生。

而为了区分不同的氏族,自然也有不同的“姓”,那么现在这些姓氏是如何诞生的呢?学者们综合资料,得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以图腾为姓。

古时候的人,尤其是封建社会之前的人,十分相信神灵,天地万物也皆有灵气。

他们不会认为人是由一个小小的胚胎发育而来,反而认为氏族起源于大自然,起源于植物或动物,所以他们会选择一种植物或者动物当做自己的祖先,并将其作为自己这一族群的图腾。

比如《商颂》中有提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意思就是说,上天命令玄鸟降生在人间,而商部族的简狄不小心误吞了这只玄鸟,因此降生了商的始祖契,于是商部族便以玄鸟作为部族的图腾,这在考古中都是有证可查的。

第二种则是以封国为姓。

这种情况出现在西周以后,因为西周建立以后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全国各地分封给各诸侯,从此各诸侯王便以封地名作为氏族的姓。

比如《元和姓纂》有记载:“冯氏出颍川者”。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冯这个姓氏,出自颍川这个地方;另外,还有一个最直接的例子,便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各诸侯国的名字,如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名,这些原本是被天子赐予的国家名,后成为某地、某一族群的一部分。

姓氏文化中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比如名、字、称号、谥号等内容,都属于姓氏文化中的一部分。

不过,以上所提到的内容,其本质上还是发源于姓氏文化本身,掌握了姓氏文化的内涵、掌握了它们诞生的源泉,对于其他的一些内容就很好理解了。

第三种是以官职作为姓。

最典型的便是“司空”这个姓氏,“司空”最早出现在《尚书》上,按照书中记载,“司空”原本是一个官职名,属于“九官”之一,主管水利部分,而古典神话中治水的禹,在当时正是担任司空这一职位,即“伯禹作司空”。

后来夏朝建立后,“公天下”结束,“家天下”开始,官职等由个人继承而来,并非是公开选官。因此,随着一代代的继承,原本只是一个官职名称的“司空”,也发展成一方姓氏。

第四种以职业作为姓。

比如“祝”姓,在夏商周时代,“祝”是一种用于祭祀的职业,相当于“巫”,所以凡是与祭祀有关的职业都会带上“祝”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祝”也从一个类似于为宗教服务的职业,发展成为朝廷的官职,比如清朝就设有“祝”这个官职。

第五种是由少数民族变更得来的姓氏。

最典型的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孝文帝为了实现文化大融合,实行一系列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有对鲜卑姓氏的改革。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将近有100余种鲜卑姓氏进行了更改,包括将拓跋改为元、独孤改为刘、丘穆陵改为穆等。

最后一种是自己改的姓。

古时候,尤其是战乱时期,官府对人们户籍的管理略有松懈,导致许多人因为避难等原因而改姓;另外,古人讲究五行,姓名尤是如此,所以如果名字犯了忌讳的话,人们也会主动选择改姓。

从上面这几种姓氏的起源可以看出,我国姓氏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并且十分复杂,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

如果按照时间来区分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姓氏主要分三种起源方式:

①是按照部落图腾以及自己的生活环境来规定;

②是继承祖上的官职或职业,将官职、职业作为自己的族群的姓氏;

③是在种族变迁的途中而产生的姓氏。

二、氏的文化

“姓”与“氏”总是合在一起说的,两者互为表里,但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简单来说,如果“姓”是为了区分社会中的人,那么“氏”则是将这些人分成三六九等,帮助管理阶层进行管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与当时实行的制度有关。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种制度互为表里,但也正是因为这两种制度的实行,当时的等级制度明确,能够拥有氏族的人都是被天子“赐姓”的人。

正如《左传》中记载的那样:

“……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氏族”代表着的是一种权力与社会地位,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分贵贱”。《通志·氏族略》中有记载,贵族身后有氏族,而平民只有姓名而无氏族。

所以我们在看一些古籍的时候,会看到出身名门的名士们,人们在称呼他们时并不是称呼姓名,而是他们身后的氏族,比如河东柳氏、颍川冯氏等。

其次,除了区分贵贱之外,它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于当时的婚姻制度。

根据《周礼》规定,古时候的婚姻需要遵循3条原则,违反任意一条这桩婚姻都是不被承认的:一是父母之命;二是一夫一妻;最后一条便是“同姓不婚”。

简单来说就是同一姓的不能结亲,即:

“……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定,是当权者为了防止世家大族之间互相勾结,威胁到王权,所以才会有此规定。

三、宗法制下的姓氏文化

如果说“姓”给不同族群一个易于辨别的符号的话,那么“氏”的诞生完全是宗法制下的产物,人们姓氏的诞生与西周的宗法制息息相关。

所谓的“宗法制”其实就是依靠血缘关系而建立的一种王权统治制度,其本质是世袭制。

周天子立于国都,而将其下的领土分封给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以及在战争中立功的功臣。如此一来,国家就紧紧掌握在天子的手中,或者说天子这一派的氏族手中——这便是宗法制的本质。

再看氏族在这其中的作用,当分封制与宗法制发生作用时,因分封而衍生出的氏族便就此诞生,这类型氏族是天子“赐名”,其权力、地位完全是合法的世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天子将西南的鲁国分封给在战争中立功的李将军,那么这位李将军就是鲁王,又因为这个王位是世袭的,所以鲁国这块封地世代都是李氏的地盘,这个地方的经济、政治几乎全部掌握在这家人手中。

久而久之,李氏必定会成为这里的世家大族,而这样的改变是不会随着朝代、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哪怕有一天鲁地李氏遭到覆灭,历史也不会将他们遗忘——这便是宗法制给氏族所带来的权势和地位。

那么,为什么一个区区宗法制能够带来这么大的利益呢?

人是群居生物,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便是由一个又一个部落、一个又一个族群组成的,群体的力量让我们感到安全,让我们能在这个野性的世界中更好地活下去。

而为了争夺并不丰富的生存资源,用各种图腾来代表自己的族群们,开始在部落里厮杀。

随着国家、法律、监狱等的建立,人们以姓为区分,分成一个又一个族群,而当奴隶制代替原始社会时,氏族的萌芽开始诞生。

当宗法制正式确立时,等级阶层分明的氏族社会体系正式成立。所以,尽管氏族体系的确是在宗法制下才能蓬勃发展,但它的诞生可以追溯至久远的原始时代。

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姓氏文化中内涵远不止于此,比如名、字、称号、谥号等内容,都属于姓氏文化中的一部分。

不过,以上所提到的内容,其本质上还是发源于姓氏文化本身,掌握了姓氏文化的内涵、掌握了它们诞生的源泉,对于其他的内容就很好理解了。

总之,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姓氏文化还需要我们慢慢发掘,弄清楚这些,无论是单纯学习古文还是研究古典文化,都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及意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