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一年,一位自媒体博主在街上做了一个随机采访,问路人知道哪些乒乓球明星。几乎所有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两个熟悉的名字。一个年轻女孩说:“我知道大魔王张怡宁和樊振东。”另一个男生回答:“那个‘乒乓女皇’邓亚萍……”

在全球乒乓球届,中国队的强劲实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的运动员在场下辛苦训练,在场上展现英姿,为国家争得了无数荣誉,让中国坐稳了乒乓球第一的地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乒坛中更是人才济济,但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已经退役多年的伟大乒乓球运动员。

她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中斩获了一银一铜,还与邓亚萍合作夺得了两枚女子双打金牌。

若论战功,她绝不逊色于我们所熟知的乒乓球员,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低调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传奇的一生。

七岁系统学习乒乓球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乔红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户工人家庭里。

她从小就是院子里最活泼的小孩,在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时,她永远都是喊得最大声,玩得最尽兴的那一个。

不论是小朋友间的追逐游戏还是足球比赛,乔红都会全力以赴,力求争得第一名。

乔红儿时的伙伴说,乔红一出现在孩子堆里,大家玩耍的气氛就会变得很高昂,所以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院子里的大人说乔红不像是个小姑娘,倒像是个淘气的小男孩。

七十年代初,我国乒乓球选手在世乒赛上精彩夺冠,运动员梁戈亮跳起来连扣十几板的满分操作更是让中国队士气大涨。

全国人民看完比赛后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居民院落和各级学校里纷纷搭起了乒乓球台,大家都效仿起为国争光的冠军打起了乒乓球,国内掀起了一股学乒乓、打乒乓的热潮。

1975年9月,七岁的乔红被分配到南垸坊小学上学,打乒乓球成了小学生们闲暇时最喜欢的活动。

那时候下午放学很早,孩子们都会早些收拾好书包,一打铃就跑到操场边抢占乒乓球台。

没有抢到位置的学生会叫上朋友在讲台上打球,或是用凳子架起破败的木板做一个临时的球桌。

甚至有的连乒乓球板都没有的孩子也要站在桌旁观战助威。

那时候工厂里的工人最为吃香,厂里会留出正式的场地,搭建标准的乒乓球台供工友们娱乐。

武汉无机盐工厂的工人严方起就是一个十足的乒乓球迷,在下班后他往往要和同事打上几个回合才算过瘾。

他最喜欢直握球拍,一个削球打过去就让对方措手不及。

乒乓球技娴熟的严方起和南垸坊小学的体育老师王德谦是挚友。

他听说小学生们都喜欢打球,就建议王德谦在学校里组建一支乒乓球队,系统地教孩子们。

王德谦老师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他想起刚从武汉汽车制造厂调任到学校里支教的董伟委老师。

他在厂里时也对乒乓球很感兴趣,还曾在厂里专门学习过乒乓球技术。

于是王德谦联系上董伟委,三人聚在一起商议该怎么把校乒队办起来。

严方起提议,先由王德谦选出一批想要学习乒乓球的同学统一培训一段时间;

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选出有潜力的孩子加入校乒乓球队。

进入校乒队的同学继续接受系统训练,有专业知识的董伟委就可以担任校乒队的总教练。

说干就干,隔天王德谦就在全校范围内招生。

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各类体育项目的乔红自然是积极分子,她在培训时非常认真专注,从不偷懒。

天生的好胜心让她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同时她又很有运动天赋,接受能力极强,一个动作看老师做两遍就能自己琢磨会,在一众小孩里显得很是突出。

王德谦和董伟委都非常看好乔红,因此早早地把她纳入了校乒队的人选。

虽说乒乓球只有3克不到的重量,不需要太大的绝对力量就能将球打得又快又重。

但实际上很多人即便用尽手部力量击球却仍然是一副软绵绵的样子。

这是因为打乒乓球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运动员的脚踝,需要用脚踝发力,再将力道传导到膝盖、腰胯;

然后用腰部力量带动肩颈、手臂和手腕,最后手指发力,一击即中。

整个过程需要畅通无阻,这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控制力要求很高。

所以董伟委作为校乒队的教练,他设计的系统教学课中第一步就是要练好脚下力量。

为了能让小运动员们有直观的感受,董伟委在每个人的鞋跟处涂上了粉笔灰,让他们踮着脚打球。

脚步要轻盈,不能把粉笔灰抖下太多或是蹭到地上。

为了能让他们在练习脚下力量的同时保证动作标准规范,董伟委还特意把身高相近的孩子分在一组;

并依照他们的高度调整了球台的高度,可谓是非常用心了。

每天放学之后,校乒队的孩子们还要留下来练习很久。

有时候不小心把粉笔灰蹭到了地上或者动作上出现了什么差错,那都是要被严厉的董教练加练的,所以,校乒队的孩子们都选择住校。

乔红与生俱来的那股韧劲儿让她成为了队里最努力的那个人,学校宿舍每晚九点熄灯关门,她每天都要练到八点五十才疯跑回去。

回去后她也没急着洗漱,而是在漆黑的楼道里独自练习动作到深夜。

好几次乔红因为练习得太投入而忘记了回寝室的时间。

她不得不偷偷翻墙进门,小小的乔红能有这样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为她往后的冠军之路埋下了伏笔。

乔红不像大多数体育生那样只醉心于训练而忽视了学习。

她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好,在课堂上就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在课间休息时就补足笔记,写完家庭作业,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是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优秀学生。

除此之外,乔红的人品也为大家所称道。

如果同学们来问她问题、请她帮忙,只要是她内力范围以内的事,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那时候班上有个女生腿脚不方便,乔红便主动站出来说自己力气大,可以背她上下楼梯,这让女同学无比感动。

在老师们心里,乔红还是个听话老实的学生,她会把老师说的每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把老师交待的每个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

有一回,在一次区级比赛中,原本乔红已经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了。

可教练念及对手年龄稍大,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夺冠机会了,便劝说乔红让球。

把已是囊中之物的冠军拱手让人,乔红心里自然有说不尽的委屈和不甘,但她体谅教练,听从了安排,让出了冠军之位。

走上职业运动员之路

一转眼乔红就已经是六年级的毕业班学生了。

越是优秀的人就有更多选择的权力,但在成长之路上出现分叉的时候乔红又该如何抉择呢?

因为乔红是体育文化双开花,所以两边的老师都希望她能选择其中一条道路作为以后人生的主线。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往后不管是学业压力还是训练压力都只会更重,所以现在也到了该做出选择的时候。

在一次专门讲述小升初相关事宜的家长会后,每个同学的父母都为自家孩子升学的事而操碎了心。

在回家的路上,乔红的母亲也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但她担心的不是孩子没有好学校可以去,而是因为孩子太过优秀,她觉得不论是放弃体育还是文化都非常可惜。

原来,家长会过后乔红的班主任老师专门找到了乔母,她语重心长地对乔母说:

“乔红的成绩非常好,如果她愿意的话可以直接保送到市里最好的外语中学读书。”

“重点中学里的学业繁重,肯定不能再打乒乓球了,所以她必须放弃打球,专注学习。”

看乔母还有些犹豫,老师补充:“全中国有那么多练习乒乓球的人,但能有几个人可以登上国际大赛的舞台呢?”

“这条路实在是太窄了。但读书就不一样了,凭乔红的天赋和努力,她肯定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到时候还愁找不到好工作吗?”

乔母听罢觉得有理,她心里也更偏向读书这条传统的道路,而且看着女儿每天都要辛苦训练,作为母亲她也觉得心疼不已。

可是她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乔红在训练时坚毅的眼神和对乒乓球运动纯粹的热爱,因此不忍心让她放弃心之所向。

乔母谢过老师,表示自己要去征求丈夫和女儿的意见,然后便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乔母先去训练场上找到了挥汗如雨的女儿,她把老师的原话告诉了女儿,问她自己怎么看。

乔红思索良久,她呆呆地盯着手里的乒乓板思虑了良久,最后她告诉母亲她想继续练球。

回到家里,乔母又把老师和女儿的意思告诉了丈夫,乔父找到了董伟委教练,询问他的意见。。

董教练认真地给乔夫分析了乔红的优势和现在乒乓球界的局面。

告诉乔父乔红很有成为顶级乒乓球运动员的潜力,让他们千万不要放弃。

最终乔父拍板,决定让女儿成为职业乒乓球运动员,以后在赛场上发光发亮。

事实证明,乔家父母真是多虑了,优秀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取得好成绩。

乔红在做职业运动员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学习,那时候学校考试每科满分是100分,考到85分以上就能在评级中得“优”。

其他文化生都不一定能科科得优,但每天只上半天课的乔红却门门得优。

而且,因为乔红在区级和市级赛上表现优异,成绩喜人,所以她获得了进入省队的入场券。

这是她职业生涯上的一座里程碑,也让她的父母感到无比骄傲。

乔红性格实诚,从不说谎骗人,在省队里,教练问她是不是非常热爱乒乓球运动,乔红挠了挠头,回答:

“其实我也谈不上热爱,只是我认定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

“我小学的教练说我很有天分,他觉得我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是他的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坚持走到了今天。”

教练第一次见到这么坦诚的学生,她哈哈一笑,心里更加欣赏乔红了。

按理说,乔红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肯定会让她在人群里脱颖而出,早日进入国家队。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乔红和与她同期进入省队的陈静和胡小新表现突出,被球迷们称为“湖北三剑客”。

但在之后的几场大赛里陈静和胡小新都被国家队选中,就只剩乔红还在省队中挣扎,这让她心里无比着急。

乔红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急。

要知道,当初学校的老师、院子里的叔叔阿姨都认为她应该好好读书,不该分心打球,她和父母顶住压力,还是选择了打球。

所以她必须要打出好成绩,这样才不会让父母因她蒙羞。

然而欲速则不达,越是心急就越容易出错。

后来每次看到国家队的教练在比赛场边选人,乔红就会不自觉地心跳加速,手忙脚乱,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根本发挥不出她原有的实力。

就这样,乔红又有好几次与进国家队的机会失之交臂。

慢慢地,一向恋家的她周末都会找借口不再回家,因为她害怕看见父母失望的眼神,也担心亲人埋怨她当初选错了方向。

那段时间,一想到父母,乔红都会失声痛哭。

看着乔红的状态,她的教练冯梦雅也非常着急,冯教练知道,作为引导者,她不能再给乔红增添心理压力了。

于是她常常故作轻松地鼓励乔红,为了给乔红打气,冯教练还厚着脸皮请来了湖北省体委主任来看乔红训练。

体委主任是个惜才之人,他每周一定会抽出时间来看乔红两次,他也不上前去打扰乔红,就远远地站在一旁看乔红训练。

乔红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省队队员,以后能做出什么成绩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教练和主任都愿意以长辈的姿态默默地鼓励自己,那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于是乔红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调整心态,努力训练,认真比赛争取厚积薄发,抓住机会早日进入国家队。

终于,机会再次降临了。这次乔红总结了过往的经验,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不再去关心成绩,只是用心对待打出去的每一个球。

就这样,凭借轻松的心态和过硬的实力,她在1987年的全运会上夺得了女单银牌,成功进入了她魂牵梦萦的国家队,从此走上了绚烂的冠军之路。

一举成名成为业界黑马

乔红在进入国家队训练了一年多以后就等来了举世瞩目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这一年多以来乔红技艺精进,心态也更加成熟稳重。

她在198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拿下了一枚银牌、一枚铜牌和两枚金牌,成了当年最大的黑马,让乒乓球坛为之震惊。

“我至今都记得,我领完奖之后有人问’这姑娘是谁啊,怎么一下子就得了两个金牌?’我听完后转过身和队友相视一笑,没有回答那人的问题。”

乔红在回忆这件事时仍然满目含笑。

此时的乔家父母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欣慰地看着女儿在全球赛事上大放异彩。

不一会儿,乔父的手机铃声响起,接起电话正是乔红激动的声音:

“爸爸,我拿冠军了,是两个冠军!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抬不起头了!”

乔父听完后泪流满面,嘴里还说着鼓励的话,希望女儿再接再厉。

没想到乔红却回答到:“爸爸,我这次拿冠军都已经用尽全力了,你们也别因为这事就对我期望太高,毕竟我以后可能再也拿不到冠军了。”

其实乔红说这样的丧气话并不是故意要扫父母的兴。

而是她本是一个随遇而安,把“尽人事,听天命”奉为人生信条的人。

但为了不辜负师长殷切的期望和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她一直咬牙坚持着。

如今能完成梦想,为师长争光她已经心满意足,不想再一直活在极端的压力之中。

“我知道,如果没有父母、教练和领导们的帮助,我肯定没有今天的荣光。”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没有别人那种为自己骄傲自豪的感觉,我只觉得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算是辜负了他们。”

乔红叹了一口气继续说,“观众们说我很淡定,他们坐在看台上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升起都已经感动落泪了。”

“我作为冠军本人却仍然没什么表情,但事实上我觉得我只是在满足师长的期许,获奖这件事于我个人而言真的无所谓。”

话虽这样说,但二十年来乔红早就习惯了当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她骨子里就是一个一心满足大人需求而忽视自我的小孩。

所以她还是继续在国家队里重复着宿舍、训练场、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坚持做最刻苦最优秀的队员。

1993年5月,瑞典哥德堡举办了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初次接触世界级团体赛的乔红和实力老将邓亚萍组合,拿下了中国在这个比赛中的第一枚团体金牌,一时间风光无两。

正当大家认为这个势如破竹的乒乓冠军将要大展宏图的时候,乔红却毫无征兆地向教练递交了退役申请。

教练心急如焚,立刻找到各级领导给乔红做思想工作。

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乔红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告诉她现在退役不论是对她本人还是对国家利益都是极其不利的,希望她留下来好好训练,继续尽到做国家运动员的责任。

乔红听后立刻表示自己可以继续,且不需要任何优待条件。

命运总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谁都没有想到最想离开赛场的乔红居然是最晚退役的那一个。

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乒乓球,献给了国家队。

从19岁到28岁,她全年无休,获奖无数,单是冠军就有11个。也成了国家队里唯一一名超龄的球员。

1994年10月,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办,乔红背水一战,全力出击,夺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季军。

又再度和邓亚萍合作,拿下了女子双打亚军。

最令人瞩目的是,她因取得女子团体冠军而再度斩获金牌。

就在10月底,刚刚连夺金银铜三枚奖牌的乔红又在亚洲女子乒乓球明星赛中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的好成绩。

被问及获奖感受,乔红的表情不喜不悲,她面无表情地回答到:“国家队看重我,我就服从国家队的安排。”

此时的乔红已经26岁了,她获奖无数,功成名就,且已经到了可以退役的年纪。

按照现在的标准,在国家队里像乔红这样的运动员每月有三四千元的工资,退役后每年大概是一万左右的补贴加奖金。

因为工资不多,成家立业又需要积累更多财富。

所以很多运动员都会选择在25岁左右退役,接一些商业球赛或者做体育明星赚取代言费来养家糊口。

乔红也有些心急,刚一回国她就再次提交了退役申请。

这次队里直接驳回了她的申请,只批示了一句:“乔红,国家利益在前,继续在役两年。”

看到这句话,乔红心里满是酸涩,她已经贡献出了大半的青春,难道现在还要继续在这大好时光里做自己早已厌倦了的事吗?

那个夜晚乔红一夜无眠,她脑海里浮现着这些年来发生的种种。

父母为了让天天练球的她长好身体,增强体魄,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全家把每月限定的肉全部留给她一个人吃;

她在校队里时,董教练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耐心地为她抠动作;

在省队里,冯教练为了让她重振信心,每天都像大姐姐一样安抚她,还厚着脸皮去求局长来为她打气;

进入国家队后,曾教练呕心沥血地专门设计出了一套独属于她的动作——右手横拍两面弧圈快攻打法,这是她多次获胜的关键所在;

在每参赛时,父母都会挨个打电话通知亲戚熟人打开电视观战,在她取胜时为她欢呼喝彩,街道上满是点完鞭炮后留下的厚纸屑……

乔红知道,自己的成功绝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和这么多关爱自己的人息息相关;

因此她的命运也早就不由自己做主了,而是要对得起所有支持她的人。

第二天一早,乔红擦干了眼角的泪水,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她的眼神依然坚毅,只是难免会有些失神的时候。

1995年5月,中国天津承办了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作为东道主中国不仅招待好了来客,还专门让乔红这个得力干将上场大展风采,乔红稳定发挥,再次夺魁。

在接受采访时乔红感慨地说:“我很高兴再次让祖国和人民骄傲。”

在被记者问到刁钻的问题时,乔红也总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

特别是涉及到自己和队友的比较时,她总会谦逊地说自己的实力还有待提高。

并且在媒体面前真诚地盛赞老队友,鼓励新队友,绝不会只顾自己出风头。

在役9年终于过上隐退生活

1996年是现代奥运会的第100周年诞辰,这年的奥运会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可谓是意义非常。

这时候乔红已经28岁了,按照两年前和组织上的约定,她已经到了退役的时候,而这一刻她已经等待了九年。

乔红满心欢喜地写好了退役申请,她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能按时退役了。

可正当她满面春风地走向领导办公室时,却听到教练们在里面焦急地对话。

“现在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只剩下邓亚萍、乔红和刘伟这几个人了。”

“新队员技术当然是没得说,但他们都还没有参加国际大赛的经验,这次奥运会这么重要,肯定不敢轻易叫他们上阵啊。”

“是啊,这次还是只能让老队员顶上,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乔红在门外听得真切,她知道队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果她在队里最需要人手的时候离开了,那她将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于是乔红默默地转身离开,她一边撕碎了申请书,一边奔向训练场。

但常年高强度的训练已经让年仅28岁的乔红多处负伤。

为了以最好的状态迎战奥运,乔红更是没日没夜地泡在训练场上不肯休息,终于她积劳成疾,倒在了球桌前。

医生检查完乔红的伤势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直言:“你现在的状态至少需要安心修养两个月。”

乔红听完后急得直掉眼泪,她不是担心自己错失登上奥运舞台的机会,而是担心因为自己的病情耽误了中国队在奥运赛场上的发挥。

乔红的教练和领导也焦急万分,他们为乔红请来了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希望她能够尽早康复。

陪伴了乔红九年的冯教练担忧地对病床上的乔红说:“你要尽快好起来,好好把握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啊!”

乔红点了点头:“放心吧教练,我肯定不会耽误比赛的。”

乔红的父亲得知此事后连忙给她打去了电话,乔红平静地安抚着父亲的情绪,告诉他说:“爸爸放心吧,我到时候会如约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

后来,乔红的病情刚刚有所缓解她就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乔红凭借自己高超的水准打出的球质量极高,她在场上气定神闲,保持着良好的比赛状态和稳定的水平。

她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让中国的五星红旗在乒乓球场馆里冉冉升起。

经此一战,乔红在国内名声大噪,就算是外出购物也会被大家认出,但她依然保持着低调谦逊的行事风格,只把自己当作是平凡的普通人。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乔红终于如愿退役,去追求自己心中宁静平和的生活。

她拒绝了大部分的采访和商业活动,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七年之后,正当人们快要忘记这位昔日英雄的时候,她又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2013年,在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赛场上,一向所向披靡的王楠却不知为何变得萎靡不振。

中场休息期间,镜头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乔红走到王楠身边,和她轻声耳语了几句,随后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继续加油。

受到鼓励的王楠重振士气,拿下三块金牌,创下了“大满贯”的神话。

场下记者找到了乔红,问她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才让王楠能够重振旗鼓。

乔红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陪着她,我知道这其中的辛苦,也知道她心理压力大,所以就让她和我倾诉心事。”

“她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后发现我能理解她、开导她,自然心情就好起来了,凭她的实力,只要心无旁骛地全情投入,那夺冠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此事之后,乔红再次隐匿。

直到有乒乓球爱好者在日本的大小比赛上再次见到乔红我们才知道,原来乔红和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签约。

她在里面一边培训学生一边接一些小比赛,收入非常可观,日子也过得清闲,大家都为她感到由衷地高兴。

2000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跨世纪的时间节点,过久了清闲日子的乔红决定去寻找新的人生价值。

她在别人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却忙于训练和比赛,现在她也想要好好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氛围。

于是她来到了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体育科学学院里的学生。

本科期间的生活太过幸福,用乔红的话来说就是:

“我很久没有享受过父母、朋友和同学纯粹的关爱与陪伴了,这种被人照顾的感觉真的很好。”

眨眼就到了毕业的日子,乔红在拿到学二〇二一年,一位自媒体博主在街上做了一个随机采访,问路人知道哪些乒乓球明星。几乎所有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两个熟悉的名字。一个年轻女孩说:“我知道大魔王张怡宁和樊振东。”另一个男生回答:“那个‘乒乓女皇’邓亚萍……”

在全球乒乓球届,中国队的强劲实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的运动员在场下辛苦训练,在场上展现英姿,为国家争得了无数荣誉,让中国坐稳了乒乓球第一的地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乒坛中更是人才济济,但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已经退役多年的伟大乒乓球运动员。

她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中斩获了一银一铜,还与邓亚萍合作夺得了两枚女子双打金牌。

若论战功,她绝不逊色于我们所熟知的乒乓球员,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低调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传奇的一生。

七岁系统学习乒乓球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乔红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户工人家庭里。

她从小就是院子里最活泼的小孩,在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时,她永远都是喊得最大声,玩得最尽兴的那一个。

不论是小朋友间的追逐游戏还是足球比赛,乔红都会全力以赴,力求争得第一名。

乔红儿时的伙伴说,乔红一出现在孩子堆里,大家玩耍的气氛就会变得很高昂,所以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院子里的大人说乔红不像是个小姑娘,倒像是个淘气的小男孩。

七十年代初,我国乒乓球选手在世乒赛上精彩夺冠,运动员梁戈亮跳起来连扣十几板的满分操作更是让中国队士气大涨。

全国人民看完比赛后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居民院落和各级学校里纷纷搭起了乒乓球台,大家都效仿起为国争光的冠军打起了乒乓球,国内掀起了一股学乒乓、打乒乓的热潮。

1975年9月,七岁的乔红被分配到南垸坊小学上学,打乒乓球成了小学生们闲暇时最喜欢的活动。

那时候下午放学很早,孩子们都会早些收拾好书包,一打铃就跑到操场边抢占乒乓球台。

没有抢到位置的学生会叫上朋友在讲台上打球,或是用凳子架起破败的木板做一个临时的球桌。

甚至有的连乒乓球板都没有的孩子也要站在桌旁观战助威。

那时候工厂里的工人最为吃香,厂里会留出正式的场地,搭建标准的乒乓球台供工友们娱乐。

武汉无机盐工厂的工人严方起就是一个十足的乒乓球迷,在下班后他往往要和同事打上几个回合才算过瘾。

他最喜欢直握球拍,一个削球打过去就让对方措手不及。

乒乓球技娴熟的严方起和南垸坊小学的体育老师王德谦是挚友。

他听说小学生们都喜欢打球,就建议王德谦在学校里组建一支乒乓球队,系统地教孩子们。

王德谦老师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他想起刚从武汉汽车制造厂调任到学校里支教的董伟委老师。

他在厂里时也对乒乓球很感兴趣,还曾在厂里专门学习过乒乓球技术。

于是王德谦联系上董伟委,三人聚在一起商议该怎么把校乒队办起来。

严方起提议,先由王德谦选出一批想要学习乒乓球的同学统一培训一段时间;

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选出有潜力的孩子加入校乒乓球队。

进入校乒队的同学继续接受系统训练,有专业知识的董伟委就可以担任校乒队的总教练。

说干就干,隔天王德谦就在全校范围内招生。

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各类体育项目的乔红自然是积极分子,她在培训时非常认真专注,从不偷懒。

天生的好胜心让她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同时她又很有运动天赋,接受能力极强,一个动作看老师做两遍就能自己琢磨会,在一众小孩里显得很是突出。

王德谦和董伟委都非常看好乔红,因此早早地把她纳入了校乒队的人选。

虽说乒乓球只有3克不到的重量,不需要太大的绝对力量就能将球打得又快又重。

但实际上很多人即便用尽手部力量击球却仍然是一副软绵绵的样子。

这是因为打乒乓球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运动员的脚踝,需要用脚踝发力,再将力道传导到膝盖、腰胯;

然后用腰部力量带动肩颈、手臂和手腕,最后手指发力,一击即中。

整个过程需要畅通无阻,这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和控制力要求很高。

所以董伟委作为校乒队的教练,他设计的系统教学课中第一步就是要练好脚下力量。

为了能让小运动员们有直观的感受,董伟委在每个人的鞋跟处涂上了粉笔灰,让他们踮着脚打球。

脚步要轻盈,不能把粉笔灰抖下太多或是蹭到地上。

为了能让他们在练习脚下力量的同时保证动作标准规范,董伟委还特意把身高相近的孩子分在一组;

并依照他们的高度调整了球台的高度,可谓是非常用心了。

每天放学之后,校乒队的孩子们还要留下来练习很久。

有时候不小心把粉笔灰蹭到了地上或者动作上出现了什么差错,那都是要被严厉的董教练加练的,所以,校乒队的孩子们都选择住校。

乔红与生俱来的那股韧劲儿让她成为了队里最努力的那个人,学校宿舍每晚九点熄灯关门,她每天都要练到八点五十才疯跑回去。

回去后她也没急着洗漱,而是在漆黑的楼道里独自练习动作到深夜。

好几次乔红因为练习得太投入而忘记了回寝室的时间。

她不得不偷偷翻墙进门,小小的乔红能有这样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为她往后的冠军之路埋下了伏笔。

乔红不像大多数体育生那样只醉心于训练而忽视了学习。

她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好,在课堂上就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在课间休息时就补足笔记,写完家庭作业,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是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优秀学生。

除此之外,乔红的人品也为大家所称道。

如果同学们来问她问题、请她帮忙,只要是她内力范围以内的事,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那时候班上有个女生腿脚不方便,乔红便主动站出来说自己力气大,可以背她上下楼梯,这让女同学无比感动。

在老师们心里,乔红还是个听话老实的学生,她会把老师说的每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把老师交待的每个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

有一回,在一次区级比赛中,原本乔红已经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了。

可教练念及对手年龄稍大,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夺冠机会了,便劝说乔红让球。

把已是囊中之物的冠军拱手让人,乔红心里自然有说不尽的委屈和不甘,但她体谅教练,听从了安排,让出了冠军之位。

走上职业运动员之路

一转眼乔红就已经是六年级的毕业班学生了。

越是优秀的人就有更多选择的权力,但在成长之路上出现分叉的时候乔红又该如何抉择呢?

因为乔红是体育文化双开花,所以两边的老师都希望她能选择其中一条道路作为以后人生的主线。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往后不管是学业压力还是训练压力都只会更重,所以现在也到了该做出选择的时候。

在一次专门讲述小升初相关事宜的家长会后,每个同学的父母都为自家孩子升学的事而操碎了心。

在回家的路上,乔红的母亲也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但她担心的不是孩子没有好学校可以去,而是因为孩子太过优秀,她觉得不论是放弃体育还是文化都非常可惜。

原来,家长会过后乔红的班主任老师专门找到了乔母,她语重心长地对乔母说:

“乔红的成绩非常好,如果她愿意的话可以直接保送到市里最好的外语中学读书。”

“重点中学里的学业繁重,肯定不能再打乒乓球了,所以她必须放弃打球,专注学习。”

看乔母还有些犹豫,老师补充:“全中国有那么多练习乒乓球的人,但能有几个人可以登上国际大赛的舞台呢?”

“这条路实在是太窄了。但读书就不一样了,凭乔红的天赋和努力,她肯定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到时候还愁找不到好工作吗?”

乔母听罢觉得有理,她心里也更偏向读书这条传统的道路,而且看着女儿每天都要辛苦训练,作为母亲她也觉得心疼不已。

可是她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乔红在训练时坚毅的眼神和对乒乓球运动纯粹的热爱,因此不忍心让她放弃心之所向。

乔母谢过老师,表示自己要去征求丈夫和女儿的意见,然后便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乔母先去训练场上找到了挥汗如雨的女儿,她把老师的原话告诉了女儿,问她自己怎么看。

乔红思索良久,她呆呆地盯着手里的乒乓板思虑了良久,最后她告诉母亲她想继续练球。

回到家里,乔母又把老师和女儿的意思告诉了丈夫,乔父找到了董伟委教练,询问他的意见。。

董教练认真地给乔夫分析了乔红的优势和现在乒乓球界的局面。

告诉乔父乔红很有成为顶级乒乓球运动员的潜力,让他们千万不要放弃。

最终乔父拍板,决定让女儿成为职业乒乓球运动员,以后在赛场上发光发亮。

事实证明,乔家父母真是多虑了,优秀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取得好成绩。

乔红在做职业运动员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学习,那时候学校考试每科满分是100分,考到85分以上就能在评级中得“优”。

其他文化生都不一定能科科得优,但每天只上半天课的乔红却门门得优。

而且,因为乔红在区级和市级赛上表现优异,成绩喜人,所以她获得了进入省队的入场券。

这是她职业生涯上的一座里程碑,也让她的父母感到无比骄傲。

乔红性格实诚,从不说谎骗人,在省队里,教练问她是不是非常热爱乒乓球运动,乔红挠了挠头,回答:

“其实我也谈不上热爱,只是我认定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

“我小学的教练说我很有天分,他觉得我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是他的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坚持走到了今天。”

教练第一次见到这么坦诚的学生,她哈哈一笑,心里更加欣赏乔红了。

按理说,乔红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肯定会让她在人群里脱颖而出,早日进入国家队。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乔红和与她同期进入省队的陈静和胡小新表现突出,被球迷们称为“湖北三剑客”。

但在之后的几场大赛里陈静和胡小新都被国家队选中,就只剩乔红还在省队中挣扎,这让她心里无比着急。

乔红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急。

要知道,当初学校的老师、院子里的叔叔阿姨都认为她应该好好读书,不该分心打球,她和父母顶住压力,还是选择了打球。

所以她必须要打出好成绩,这样才不会让父母因她蒙羞。

然而欲速则不达,越是心急就越容易出错。

后来每次看到国家队的教练在比赛场边选人,乔红就会不自觉地心跳加速,手忙脚乱,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根本发挥不出她原有的实力。

就这样,乔红又有好几次与进国家队的机会失之交臂。

慢慢地,一向恋家的她周末都会找借口不再回家,因为她害怕看见父母失望的眼神,也担心亲人埋怨她当初选错了方向。

那段时间,一想到父母,乔红都会失声痛哭。

看着乔红的状态,她的教练冯梦雅也非常着急,冯教练知道,作为引导者,她不能再给乔红增添心理压力了。

于是她常常故作轻松地鼓励乔红,为了给乔红打气,冯教练还厚着脸皮请来了湖北省体委主任来看乔红训练。

体委主任是个惜才之人,他每周一定会抽出时间来看乔红两次,他也不上前去打扰乔红,就远远地站在一旁看乔红训练。

乔红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省队队员,以后能做出什么成绩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教练和主任都愿意以长辈的姿态默默地鼓励自己,那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于是乔红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调整心态,努力训练,认真比赛争取厚积薄发,抓住机会早日进入国家队。

终于,机会再次降临了。这次乔红总结了过往的经验,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不再去关心成绩,只是用心对待打出去的每一个球。

就这样,凭借轻松的心态和过硬的实力,她在1987年的全运会上夺得了女单银牌,成功进入了她魂牵梦萦的国家队,从此走上了绚烂的冠军之路。

一举成名成为业界黑马

乔红在进入国家队训练了一年多以后就等来了举世瞩目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这一年多以来乔红技艺精进,心态也更加成熟稳重。

她在198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拿下了一枚银牌、一枚铜牌和两枚金牌,成了当年最大的黑马,让乒乓球坛为之震惊。

“我至今都记得,我领完奖之后有人问’这姑娘是谁啊,怎么一下子就得了两个金牌?’我听完后转过身和队友相视一笑,没有回答那人的问题。”

乔红在回忆这件事时仍然满目含笑。

此时的乔家父母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欣慰地看着女儿在全球赛事上大放异彩。

不一会儿,乔父的手机铃声响起,接起电话正是乔红激动的声音:

“爸爸,我拿冠军了,是两个冠军!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抬不起头了!”

乔父听完后泪流满面,嘴里还说着鼓励的话,希望女儿再接再厉。

没想到乔红却回答到:“爸爸,我这次拿冠军都已经用尽全力了,你们也别因为这事就对我期望太高,毕竟我以后可能再也拿不到冠军了。”

其实乔红说这样的丧气话并不是故意要扫父母的兴。

而是她本是一个随遇而安,把“尽人事,听天命”奉为人生信条的人。

但为了不辜负师长殷切的期望和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她一直咬牙坚持着。

如今能完成梦想,为师长争光她已经心满意足,不想再一直活在极端的压力之中。

“我知道,如果没有父母、教练和领导们的帮助,我肯定没有今天的荣光。”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没有别人那种为自己骄傲自豪的感觉,我只觉得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算是辜负了他们。”

乔红叹了一口气继续说,“观众们说我很淡定,他们坐在看台上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升起都已经感动落泪了。”

“我作为冠军本人却仍然没什么表情,但事实上我觉得我只是在满足师长的期许,获奖这件事于我个人而言真的无所谓。”

话虽这样说,但二十年来乔红早就习惯了当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她骨子里就是一个一心满足大人需求而忽视自我的小孩。

所以她还是继续在国家队里重复着宿舍、训练场、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坚持做最刻苦最优秀的队员。

1993年5月,瑞典哥德堡举办了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初次接触世界级团体赛的乔红和实力老将邓亚萍组合,拿下了中国在这个比赛中的第一枚团体金牌,一时间风光无两。

正当大家认为这个势如破竹的乒乓冠军将要大展宏图的时候,乔红却毫无征兆地向教练递交了退役申请。

教练心急如焚,立刻找到各级领导给乔红做思想工作。

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乔红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告诉她现在退役不论是对她本人还是对国家利益都是极其不利的,希望她留下来好好训练,继续尽到做国家运动员的责任。

乔红听后立刻表示自己可以继续,且不需要任何优待条件。

命运总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谁都没有想到最想离开赛场的乔红居然是最晚退役的那一个。

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乒乓球,献给了国家队。

从19岁到28岁,她全年无休,获奖无数,单是冠军就有11个。也成了国家队里唯一一名超龄的球员。

1994年10月,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办,乔红背水一战,全力出击,夺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季军。

又再度和邓亚萍合作,拿下了女子双打亚军。

最令人瞩目的是,她因取得女子团体冠军而再度斩获金牌。

就在10月底,刚刚连夺金银铜三枚奖牌的乔红又在亚洲女子乒乓球明星赛中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的好成绩。

被问及获奖感受,乔红的表情不喜不悲,她面无表情地回答到:“国家队看重我,我就服从国家队的安排。”

此时的乔红已经26岁了,她获奖无数,功成名就,且已经到了可以退役的年纪。

按照现在的标准,在国家队里像乔红这样的运动员每月有三四千元的工资,退役后每年大概是一万左右的补贴加奖金。

因为工资不多,成家立业又需要积累更多财富。

所以很多运动员都会选择在25岁左右退役,接一些商业球赛或者做体育明星赚取代言费来养家糊口。

乔红也有些心急,刚一回国她就再次提交了退役申请。

这次队里直接驳回了她的申请,只批示了一句:“乔红,国家利益在前,继续在役两年。”

看到这句话,乔红心里满是酸涩,她已经贡献出了大半的青春,难道现在还要继续在这大好时光里做自己早已厌倦了的事吗?

那个夜晚乔红一夜无眠,她脑海里浮现着这些年来发生的种种。

父母为了让天天练球的她长好身体,增强体魄,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全家把每月限定的肉全部留给她一个人吃;

她在校队里时,董教练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耐心地为她抠动作;

在省队里,冯教练为了让她重振信心,每天都像大姐姐一样安抚她,还厚着脸皮去求局长来为她打气;

进入国家队后,曾教练呕心沥血地专门设计出了一套独属于她的动作——右手横拍两面弧圈快攻打法,这是她多次获胜的关键所在;

在每参赛时,父母都会挨个打电话通知亲戚熟人打开电视观战,在她取胜时为她欢呼喝彩,街道上满是点完鞭炮后留下的厚纸屑……

乔红知道,自己的成功绝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和这么多关爱自己的人息息相关;

因此她的命运也早就不由自己做主了,而是要对得起所有支持她的人。

第二天一早,乔红擦干了眼角的泪水,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她的眼神依然坚毅,只是难免会有些失神的时候。

1995年5月,中国天津承办了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作为东道主中国不仅招待好了来客,还专门让乔红这个得力干将上场大展风采,乔红稳定发挥,再次夺魁。

在接受采访时乔红感慨地说:“我很高兴再次让祖国和人民骄傲。”

在被记者问到刁钻的问题时,乔红也总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

特别是涉及到自己和队友的比较时,她总会谦逊地说自己的实力还有待提高。

并且在媒体面前真诚地盛赞老队友,鼓励新队友,绝不会只顾自己出风头。

在役9年终于过上隐退生活

1996年是现代奥运会的第100周年诞辰,这年的奥运会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可谓是意义非常。

这时候乔红已经28岁了,按照两年前和组织上的约定,她已经到了退役的时候,而这一刻她已经等待了九年。

乔红满心欢喜地写好了退役申请,她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能按时退役了。

可正当她满面春风地走向领导办公室时,却听到教练们在里面焦急地对话。

“现在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只剩下邓亚萍、乔红和刘伟这几个人了。”

“新队员技术当然是没得说,但他们都还没有参加国际大赛的经验,这次奥运会这么重要,肯定不敢轻易叫他们上阵啊。”

“是啊,这次还是只能让老队员顶上,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乔红在门外听得真切,她知道队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果她在队里最需要人手的时候离开了,那她将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于是乔红默默地转身离开,她一边撕碎了申请书,一边奔向训练场。

但常年高强度的训练已经让年仅28岁的乔红多处负伤。

为了以最好的状态迎战奥运,乔红更是没日没夜地泡在训练场上不肯休息,终于她积劳成疾,倒在了球桌前。

医生检查完乔红的伤势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直言:“你现在的状态至少需要安心修养两个月。”

乔红听完后急得直掉眼泪,她不是担心自己错失登上奥运舞台的机会,而是担心因为自己的病情耽误了中国队在奥运赛场上的发挥。

乔红的教练和领导也焦急万分,他们为乔红请来了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希望她能够尽早康复。

陪伴了乔红九年的冯教练担忧地对病床上的乔红说:“你要尽快好起来,好好把握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啊!”

乔红点了点头:“放心吧教练,我肯定不会耽误比赛的。”

乔红的父亲得知此事后连忙给她打去了电话,乔红平静地安抚着父亲的情绪,告诉他说:“爸爸放心吧,我到时候会如约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

后来,乔红的病情刚刚有所缓解她就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乔红凭借自己高超的水准打出的球质量极高,她在场上气定神闲,保持着良好的比赛状态和稳定的水平。

她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让中国的五星红旗在乒乓球场馆里冉冉升起。

经此一战,乔红在国内名声大噪,就算是外出购物也会被大家认出,但她依然保持着低调谦逊的行事风格,只把自己当作是平凡的普通人。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乔红终于如愿退役,去追求自己心中宁静平和的生活。

她拒绝了大部分的采访和商业活动,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七年之后,正当人们快要忘记这位昔日英雄的时候,她又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2013年,在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赛场上,一向所向披靡的王楠却不知为何变得萎靡不振。

中场休息期间,镜头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乔红走到王楠身边,和她轻声耳语了几句,随后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继续加油。

受到鼓励的王楠重振士气,拿下三块金牌,创下了“大满贯”的神话。

场下记者找到了乔红,问她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才让王楠能够重振旗鼓。

乔红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陪着她,我知道这其中的辛苦,也知道她心理压力大,所以就让她和我倾诉心事。”

“她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后发现我能理解她、开导她,自然心情就好起来了,凭她的实力,只要心无旁骛地全情投入,那夺冠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此事之后,乔红再次隐匿。

直到有乒乓球爱好者在日本的大小比赛上再次见到乔红我们才知道,原来乔红和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签约。

她在里面一边培训学生一边接一些小比赛,收入非常可观,日子也过得清闲,大家都为她感到由衷地高兴。

2000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跨世纪的时间节点,过久了清闲日子的乔红决定去寻找新的人生价值。

她在别人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却忙于训练和比赛,现在她也想要好好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氛围。

于是她来到了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体育科学学院里的学生。

本科期间的生活太过幸福,用乔红的话来说就是:

“我很久没有享受过父母、朋友和同学纯粹的关爱与陪伴了,这种被人照顾的感觉真的很好。”

眨眼就到了毕业的日子,乔红在拿到学位证书后又重返国家队,只是这一回,她的身份不再是队员,而是教练。

乔红的一生过得非常精彩,她一路都在勇敢追寻着自我价值。

但也正因为她的时间都被挤得满满当当,所以直到40多岁她都仍然是孤身一人。

但在2018年9月,体育记者却意外发现乔红在五十岁时低调结婚了。

但她可能不想再引起公众的注意了,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丈夫究竟是何许人也。

但能吸引到优秀的乔红,足以说明那位先生的魅力,想来乔红也会很享受这种低调且幸福的婚姻状态吧。

乔红今年已经54岁了,她的身姿依旧矫健,只是脸上已经爬上了岁月的痕迹。

现在她仍然活跃于乒乓球界中,为祖国培养一拨又一拨的优秀运动员。

相信她不仅会把自己精妙的技术传授给新生代,更会把那份坚忍不拔、认真负责的运动精神延续下去!位证书后又重返国家队,只是这一回,她的身份不再是队员,而是教练。

乔红的一生过得非常精彩,她一路都在勇敢追寻着自我价值。

但也正因为她的时间都被挤得满满当当,所以直到40多岁她都仍然是孤身一人。

但在2018年9月,体育记者却意外发现乔红在五十岁时低调结婚了。

但她可能不想再引起公众的注意了,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丈夫究竟是何许人也。

但能吸引到优秀的乔红,足以说明那位先生的魅力,想来乔红也会很享受这种低调且幸福的婚姻状态吧。

乔红今年已经54岁了,她的身姿依旧矫健,只是脸上已经爬上了岁月的痕迹。

现在她仍然活跃于乒乓球界中,为祖国培养一拨又一拨的优秀运动员。

相信她不仅会把自己精妙的技术传授给新生代,更会把那份坚忍不拔、认真负责的运动精神延续下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