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大萧条”,苏联却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最大赢家。
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非常广,因为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所以涉及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当时有一个大国不仅没陷入危机,反而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这就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苏联为何没有收到经济危机的波及?在大萧条时期,苏联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对苏联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危机出现的时候,严重依赖美国投资的德国和奥地利,由于美国金融公司收回了在国外的短期贷款,维也纳银行宣布破产。
德国的财政情况也不容乐观,1931年5月到7月,德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42%。
危机也迅速波英国,南美和大洋洲的国家。同时,日本由于对外依赖性强,受到的打击也非常严重。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进入了繁荣的“黄金时代”。
到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1024亿美元,它的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德、法三国比重总和的79%。
国外的投资总数高达270亿美元,运出的出口货物也占世界总出口的15%以上,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然而大萧条的发生,给了美国经济沉重一击。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总数下降了55.6%,重工业部门的生产下降都超过65%。
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美国13万家以上企业倒闭,1.05万家银行破产,全国至少有1200万人失业,占了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
进出口总值减少了70%左右.除去价格下跌因素,进出口总值分别减少了48%和34%,世界贸易的王冠再次被英国摘得。
以上种种,让资本主义各国企图用削弱对手的办法,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他们在加紧争夺世界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强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
在对待苏联的态度上,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种是继续敌视苏联,加紧政治上的反苏活动,并竭力阻挠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事务性联系的发展。另一种是要求停止反苏挑衅,扩大与苏联在贸易和技术方面的合作。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后一种倾向越来越占上风。
而正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苏联,作为一个具有极大容量和广阔前途的市场,十分自然地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部分工商界,对于和苏联扩大经济联系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1921年,俄国终于结束了长达七年的“一战”和内战,历经磨难后,国家逐渐恢复了稳定。
此后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使得苏联工农业产值恢复到了1914年一战之前的水平。
1928年,苏联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而就在1929年,经济危机突然爆发。这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崛起的契机。
当时,苏联的五年计划刚开始实施,资本主义世界却陷入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资本和商品过剩,各国纷纷开展激烈的经济战,竞相倾销商品、输出资本。
苏联政府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苏联领导人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一个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步过程,可以消除民族隔阂和不同民族利益的对立。
他们认为,应该把各国间的依赖性和经济独立性应当区分开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的目的,是增强自身的生产力。
这种做法可以确保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让苏联依赖国际资本主义。
正是基于这种适时的理论认识,苏联将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政策,从而成功引进了西方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这为苏联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斯大林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外,导致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
由于缺乏融入世界经济的意识,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限制,使苏联经济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
然而,在经济危机时期,由于苏联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和对外战略,使苏联避免了经济灾难,客观上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
在苏联人民的艰苦努力,和领导人基本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苏联成为大萧条时期的大赢家。
那么,在这过程中,苏联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这危机与机遇同存的时期呢?
2
资本主义陷入经济危机,苏联趁热打铁,一跃成为最大赢家。
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位跃升至第二位。
从钢铁产量这一衡量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来看,苏联的生铁产量、钢产量、轧钢生产量都有明显增长。
那么,苏联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积极的对外经济政策,主要表现在引进技术和大量进口机器两个方面。
首先,苏联取消租让企业,换成了接受技术援助为主,与西方国家签订了大量的技术援助协定。
从1929年开始,苏联与西方签订的技术援助项目不断增加,涵盖了冶金、工业机械、农业机械、汽车、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
这些技术援助,不仅帮助苏联建立了现代化的骨干企业,还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其中,美国是苏联技术援助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在重工业领域,如钢铁、汽车和拖拉机制造等方面,对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苏联还通过引进外国商号和工程师、专家的帮助,消化和吸收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在进口机器方面,苏联成为了世界市场上机器的最大买主。
特别是在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一半是卖给苏联的,同时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也销往了苏联。
这种大规模的机器进口,使得苏联能够迅速装备自己的工业,提高生产效率。
苏联不仅重视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也高度重视“智力进口”。由于经济危机发生,大量失业的技术人员,成为了苏联引进的宝贵资源。
这些技术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还有助于推动苏联的工业和技术发展。
数据显示,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数量,比1928年大幅增加。
此外,为了支持国内的工业化进程,苏联还积极吸引国外贷款。
在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为苏联提供了吸引贷款的有利条件。
从1929年到1933年,苏联从多个国家成功获得了大量贷款,总计达到14亿卢布,这些贷款为苏联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苏联还提出了合作共赢的建议。1933年,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苏联提出了一项,旨在促进对外贸易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计划。
这一建议不仅有利于苏联的经济发展,也有助于西方国家缓解经济危机,展现了苏联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这些举措,不仅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的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苏联派出大量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和学习,旨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或搜集技术情报。
这一时期,超过1000名苏联公民进入美国,其中90%的目的在于将美国技术转移至苏联。
同时,苏联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工厂艺徒学校、工业技术教育制度等,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
苏联在科研机构的建设上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科研机构数量明显增加,以及科学院作为最高科研机构确立,都为苏联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更有效地搜集和整理外国的经济和技术资料,苏联建立了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及其海外分支机构,以及大量专业研究所,使情报工作更加系统化。
情报机构的精确,和高效使苏联在选择西方技术时,表现出了极高的精明度。
在多种西方运输机和汽车样品中,苏联人选择了最为成功且成本效益最高的型号,这种精明选择的背后,离不开苏联情报机构对外国技术的细致比较分析。
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这对苏联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3
趁着西方经济陷入危机,苏联大刀阔斧发展自己,最终成为最大赢家。
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上升,工业体系日益完善。而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苏联的工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那么,快速的工业化,对苏联产生了何种影响,对我们又有何种启示呢?
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就无需置疑,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的基础,成功建立了超过1500个基于现代技术的工业企业。
还开拓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领域,包括汽车、航空等,这些举措催生了新的大型工业中心,并加速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至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新建的70个化学工厂的产品,已占该部门总产值的95%。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塑料生产开始起步,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化学工业已完全满足国民经济的关键需求,国家因此停止了相关产品的进口。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机器制造业,取得了显著进步。
1937年,该部门实际产值超出计划近40%,达到了275亿卢布。
而在1927年前,苏联国民经济所需的超过三分之一的机器需从国外进口,包括大部分拖拉机和汽车。
然而到1937年,进口机器的比例已降至极低水平,苏联不仅停止了这些机器的进口,还开始出口。同年近80%的工业产值,来自于新建或重组的工厂。
此外,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和莫斯科-伏尔加运河的建成,以及1935年莫斯科地铁的开通,都标志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巨大飞跃。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苏联的城市化进程也加速进行。
1926年,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8%,而到1938年初,这一比例已升至30%。
1938年到1940年期间,约有3000个新工业工厂投入运营,生产资料生产增加了53%。
这种中央集权的体制和部门生产专业化,确保了苏联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实现了工业的独立发展。
至1941年,按工业生产总量计算,苏联已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工业生产量是1913年的12倍,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的总产值更是革命前的35倍。
农业生产也经历了根本性变革,1940年,43%的谷物播种面积已采用本国农业技术。
在短短12年内,苏联达到了当时的现代科技水平,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前所未有,年均增长率达到19.2%,甲类工业更是高达28.5%。
曾经的落后状态已转变为明显优势,新建企业装备先进,失业问题得到解决。
工业化在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苏联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这在二战前夕和战争期间尤为重要,直接影响了战争进程。
正是工业化的推进,使苏联免遭法西斯的奴役,对俄国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斯大林继承并发扬了列宁的思想,认为文化落后,会影响国家的制度和工作开展。
因此,他致力于提高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阶层的文化水平,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文化知识,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
这些努力使得苏联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工业强国,人民的文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外交方面,苏联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推动了其他国家与苏联关系的改善,苏联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其常任理事国,显示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
然而,苏联后来在处理对外经济关系上的态度变得保守,很少提及对外经济关系对“一五”计划的重要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外经济合作和发展。
此外,苏联后来还错误地总结“经验”,走上了单一的计划经济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后期的经济发展。
可见,只有充分抓住机遇,大力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大力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发展和壮大自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