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们留下的数字遗产应该如何被对待?各家互联网平台都有自己的不同政策,比如豆瓣就推出了“已故账号”。虽然“已故账号”这类设定引发了一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时代下个体的第四次“死亡”,或许可以因此来得更慢一些。
个体死亡之后,账号该怎么办?
类似的问题在《人生删除事务所》这本小说里已经有所涉及。在小说里,每段数据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不一样的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已故账号”背后,亦藏着账号使用者的自我和经历。
图源:豆瓣
这也引发出了互联网时代所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
我们留下的数字遗产,应当如何被对待?
一、互联网平台都是如何对待“已故账号”的?
在豆瓣上,已故的豆友账号个人主页上方会展示“用户已故,此账号已被锁定保护”字样,而在头像下方有一个“山茶花”图标,用户可以点击该图标以纪念已故的豆友。
除此之外,平台一侧会将该账号锁定保护,该账号也不再支持登录。
图源:豆瓣APP
B站也推出了类似的板块,官方为已故用户设立了“纪念账号”功能。在2022年,该功能还进行了改版,每位用户都可以提前设置“如果自己去世,自己的B站账号将会被如何处理”,并提供了3个选项:
图源:B站
国外的社交媒体平台当然也针对已故账号这一类型推出了相关的政策,比如Facebook曾推出“遗产联系人”(Legacy Contact)功能,用户可以指定一人成为自己的“遗产联系人”,这位“遗产联系人”可以发表文章和状态,如宣布悼念仪式的时间地点,或是分享特别讯息,或是回复新的交友邀请,又或是更新个人资料及封面图片;
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给予他们的“联系人”下载其图片、状态和个人信息的权利。不过,遗产联系人不能以死者的身份登录,也不能查看其隐秘信息。
图源:澎湃新闻
虽然各家平台处理“已故账号”的政策各异,但基本上,平台方都尽力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亲属保存、纪念或删除已故用户数字足迹的需求。
二、问题是,怎么界定“已故账号”?
关于“已故账号”这一功能,大多数网友都比较好奇一点,即怎么界定“已故”这一状态?
一方面,“已故”数据本身应当算是个人隐私,那么,平台一侧可以如何得知?
另一方面,这一功能的实施于平台一侧也有风险,万一闹“乌龙”了,那对用户将造成冒犯,平台一侧也需承担错误的后果。
不过,闹“乌龙”这样的事情只是小概率,因为平台一侧大多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B站就声明,“如果要申请纪念账号,必须要家属本人提供死亡证明、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并由法务部门来进行核实。”在这样的严谨流程下,造成“乌龙”、或被有心人利用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
但依旧其他维度的问题亟待考虑。
比如有网友提出“账号是否等同于人”的问题,同样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因为这一问题还会牵扯到“账号资产”的归属。如果账号属于个人,那么账号资产应当有随遗嘱的转移权;如果账号属于公司,那么不仅是账号亲友一侧,公司一侧也需要思考如何处理账号更为妥当,以避免出现“人血馒头”的现象。
是否需要界定为“已故账号”、如何处理“已故账号”等问题,起码目前在互联网上,还没有一个达成一个统一的结论。
三、是否真的有必要设置“已故账号”?
从产品上市、发展到最终退出市场,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终究有限,那么在有限的产品周期内是否需要设置“已故账号”?这一问题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除非或者产品有一定的数字资产价值。”有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其实,如果站在产品属性的角度来看,豆瓣和B站推出“已故账号”、“纪念账号”这类功能,并不会让人觉得违和。
一方面,豆瓣的调性本身偏文艺向,集合了书影音的豆瓣就像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精神角落,类似“电子墓碑”式的存在可以很好地与豆瓣社区的精神属性相融合。
B站的调性虽然更为活泼且夹杂着鬼畜,但集成了各式各样UP主、且内容主要由UP主支撑起来的内容社区,推出“纪念账号”这一功能,反而更增添了一种人文关怀气息,也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综合来看,这一功能在豆瓣和B站上可以成立的原因,更多还在于用户精神属性上的集中,以及社区这一基础形态。举个例子,你很难想象一款常见的金融APP设置“已故账号”这类功能;但当这款金融产品更偏向社区属性,且其用户大都传递出较为统一的精神状态,这一功能的违和度,就不会那么高了。
虽然,直白地将“已故”展现在用户面前,多多少少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与感受。
只不过,“没有明确的规定说能不能做,该不该做,怎么做,那一切合理的尝试都是开路者。”
四、数字时代里的第四次“死亡”
目前有关数字遗产或者电子遗产的法律法规还不算多,但也有一些信息可供参考,比如从202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就声明:
自然人死亡的,其近亲属为了自身的合法、正当利益,可以对死者的相关个人信息行使本章规定的查阅、复制、更正、删除等权利;死者生前另有安排的除外。
如何界定数字遗产的继承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界限,依旧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豆瓣等平台上设置的类“已故账号”功能,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寄托哀思和纪念的机会。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多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关系层面上的死亡,当葬礼上的宣告结束之后,个人的社会身份会被注销,从此在社会结构中不再占有位置;第三次死亡,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所说的,当最后一个人忘记你,这一个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这将是精神层面上的死亡。
现在伴随着数字世界的延伸,当个体在网络空间上留下的所有信息和足迹被清除,人还会经历第四次“死亡”。
“已故账号”、“纪念账号”这类功能的推出,就像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竖起了“电子墓碑”,而这起码让数字时代里的第四次“死亡”,可以来得更慢一些。
文章内容部分,感谢@青苔 @别字君 @红夜 @阿么日记 @流萤非火 @Way 等人在 天天问贡献的精彩回答~
参考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 “我死后,请清空我的B站账号。”| 来源:B站
- 一个人去世后,他的B站账号会怎样?| 来源:B站
- 过世后主页怎么办?Facebook推出遗产联系人功能 | 来源:澎湃新闻
部分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天天问」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的互助问答模块,致力产品、运营、营销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交流。
本栏目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运营@Norah 整理编辑发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