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能杀,不代表就敢刺杀秦王,说白了,秦舞阳就是害怕。

秦舞阳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孙子,秦开辅佐燕昭王东破东胡,西败箕氏朝鲜,拓地千里,功劳很大。

秦舞阳自然沾了爷爷的光,他一出生就是名将之后,社会阶层就与普通人不一样。

《史记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13岁就杀人了,别人都不敢直视他。

这个史书上的记载没有任何细节,到底是怎么杀的?不知道。他家本来就是将门世家,要是杀个普通人,那不是很容易的事。

如果他是无恶不作的纨绔子弟,别人同样也不敢直视他。

如果他杀的是贵族,秦舞阳不可能不为此付出代价,那个年代是刑不上大夫。

秦舞阳

13岁就杀人,并不能代表秦舞阳很勇猛,这要看他是如何杀的人。

而且13岁的年龄,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做,从来不考虑后果。

我读初一那会,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13岁,当时同年纪发生了一件大事,几个同学打架,都是初一的,不同班,还动了匕首,有人被刺伤,但没出人命。

这事还闹到派出所,后来协商解决了,只赔了医药费,幸好只是受伤,没出人命,不然就要进少教所了。

包括到现在,看到十三四岁半大不小的少年,我都不敢惹,这些人真是啥都不怕,而且随身带刀子,又仗着是未成年,知道判不了死刑,所以他们敢随心所欲。

秦舞阳13岁杀人大概也是同样的情况。

《史记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刺杀秦王,原本荆轲是在等一个人,想让这个人成为他的助手,但是太子丹却不理解,却以为荆轲害怕了,于是就把秦舞阳找来,准备让秦舞阳先行出发。

荆轲

荆轲因此而生气,于是不再等那个人,就与秦舞阳一起出发了。

荆轲是正使,秦舞阳是副使,荆轲手持樊於期首级的盒子,秦舞阳手捧装有匕首的地图。

从这个安排来看,秦舞阳才是准备刺杀秦王的刺客,而荆轲可能是协助秦舞阳,因为匕首在秦舞阳手中,谁拿着匕首,谁就是刺客。

结果当他俩到达秦国宫殿之下时,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发抖,大臣们都感到奇怪。

史书对秦舞阳的描述是“色变振恐”。

秦舞阳为什么会害怕?

主要有三个原因:

1、心理素质不行

真正一流的刺客是不管面临多大的危险,依然是面不改色,就像荆轲那样。

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刺杀

荆轲发现秦舞阳害怕之后,没有一丝慌张,而是回头朝秦舞阳笑笑,并向秦王解释粗野之人没有见过天子,因此害怕。

秦王并没有起疑心,皆因荆轲镇守自若。

如果荆轲也慌了,那这次行刺就会过早地流产。

这说明秦舞阳心理素质不行,13岁敢杀人,与心理素质没有任何关系。

我初中的同学13岁也敢拿刀子捅人,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心理素质就强,让他们上台讲个话,脸都红到脖子根,而且说话结巴。

无论在此之前秦舞阳经历过什么事,但在秦国朝堂之上行刺秦王,这是他毕生没有做过的事,而且这是一次必死的刺杀之举。

只要一想到这,秦舞阳就不能控制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就非常害怕。

2、市井混混与真实战场的巨大差异

史书没有记载秦舞阳在燕国军队中做将领,只知道他是勇士,然后就是13岁杀过人。

秦舞阳心理素质不行

秦舞阳大概率是市井混混这类的人物,没有在战场上打过仗,不知道战争的残酷。

在市井杀人,与在战场上杀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敢在市井杀人,也许是恶霸,也许是勇士,但在战场上杀人,那是职业军人。

相比较之下,十个恶霸的战斗力也不如一个职业军人,恶霸敢杀一个人都不容易,但职业军人都记不清楚他到底杀了多少人了。

太子丹选择了秦舞阳作为荆轲的副使,那是因为秦舞阳出身将门之家,而且有勇士之称。

而荆轲本人作为行刺秦王的刺客,甚至都不是燕国人,而是云游四方的卫国人,太子丹结识荆轲那是经过田光的介绍。

荆轲这样的人生活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心理素质稳定,思维理智,做一个成熟的刺客没有问题。

但秦舞阳不同,他是太子丹的人,秦舞阳一方面有监督荆轲的作用,另一方面他捧着藏有匕首的地图,大概率也是太子丹的主意。

荆轲刺秦

秦舞阳本质上是个市井混混,他虽然杀过人,但在秦国朝堂之上,面对生死之间,即使是勇士也会感到害怕。

这就像黑老大在生前耀武扬威,而在法院的审判台害怕得浑身发抖,本质是一样的。

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刺杀,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不可能活着。

秦舞阳13岁时杀人,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活着,即使有问题,他的家族也会解救他于危难之中。

但在秦国朝堂之上,没有人会救他,秦舞阳害怕在所难免。

3、现场的压迫感

想象一下现场的情况,秦王高坐殿堂之下,殿下是百官,殿外是成群的武士。

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刺杀

秦国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荆轲与秦舞阳,包括秦王在内,这无形中就有一种压迫感。

虽然秦舞阳敢赴这场刺杀,但并不代表他就一定知道这场刺杀的后果。

不是每个人都能理智分析问题,并想到最终结局的,在此之前,不管秦舞阳表现得多么勇敢,多么不在乎,但在踏上秦国朝堂之上的那一刻起,他才真正地感受到巨大的差异与压迫感。

秦舞阳因此而发生心理崩溃,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种强大的压力,也不是每个人都像荆轲一样理智与冷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