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嫁妆,留下的是物质财富,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亲情与爱的延续。它让我们铭记过去,更珍惜现在。

  外婆离开人世整整94年了,她是我无缘见面的亲人,如果她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欣慰她的外孙如此珍爱着她的嫁妆。

  外婆为这个世界带来我母亲的同时,失却了她的生命。那年四月二十日的夜晚,尽管没有风雨交加、雷霆万钧,但婴儿清脆的啼哭,奏响的则是外婆和我母亲生命交接中最悲壮的乐章。

  母亲在她外祖母的庇护下长大,对外婆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十分珍爱。当年外公完成学业后留在上海操持商业,与外婆完婚则是听从他祖父母的安排在宁波东吴老宅举行。婚后两人返回上海,而宁波婚房包括摆设一直如旧,所以也让外婆的嫁妆得以完好保存。母亲每年回宁波打扫整理两三次,于是让我有了许多百年以上的“藏品”。

  外婆的嫁妆里有一对“箅篷篮”,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直径62厘米,高88厘米,圆形状三层架构,10厘米宽的毛竹片弯曲成两个90度直角,呈门形固定并支撑整个篮身,通体的紫绛红,显得喜庆而热烈。岁月没有让它褪色或破损,如今我也是小心翼翼地放在储物间的木架上,平时还用绒布围盖。前些年不少人要收购这对“箅篷篮”,都被我谢绝了。

  在宁波地区,这种圆形竹制的篮或筐曾比比皆是。“箅”是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篷”则指遮蔽日光或风雨,起到覆盖遮掩的作用。据母亲讲,这类小一点的篮用于盛放饭菜或点心,通常手提或肩挑给田头务农者或外出劳作者送饭之用。大一点的则是大户人家送礼的盛器,比如逢年过节互赠鸡鸭鱼肉、糕团点心。如今我们在影视片中还能看到,往往用来送细软或当嫁妆,既可用肩挑,又便于掩藏。

  当然,我习惯用宁波话“bin beng lan”来称呼它。外婆的娘家是东吴镇属下的周家岙,相传在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就有山民群居于此。前些年特地去外婆的故乡走了一圈,我顺着三溪浦水库,沿着狭长的山谷古道,约20分钟车程来到了周家岙,按照母亲当年指引的印象,找到了外婆的故居。这是一幢紧挨着一排几开间的二层楼房,马头墙已经倾斜,两层墙面红底色木板也已斑驳陆离,独居在这里的主人,算是我舅舅辈分的老人,他的小孩有在国外的,也有去了中国香港地区的。老人不愿跟随,喜欢山村的气息,就留在了这里。

  周家岙漫山遍野是竹林,我同老人谈起了“箅篷篮”。老人说,过去村里男男女女大多会编织竹篮。编织竹篮不仅是生活需要,也是承载着乡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对祖先智慧技艺的继承与发扬。在日常生活中、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上竹篮无所不用无处不见。

  时代变了,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物品被替代,也是情理之中。然而,竹器编织的选材(不是所有竹子都适合)、制作(削皮、切割、烧煮、交叉、打结)、成品(修剪、光滑、圆润、着色)这一制作过程无不彰显出乡民的智慧。

  外婆的嫁妆“箅篷篮”,留下的是物质财富,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亲情与爱的延续。它让我们铭记过去,更珍惜现在。(陈甬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