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交通不是很便利,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道路蜿蜒曲折,山川湖泊错综复杂。
       然而,那些商人经常出门做生意,动不动就跑几百上千公里,路途长达几个月,甚至是两三年。


       那么,古人没有卫星导航技术,他们是怎么保证不迷路的呢?
       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古人的智慧和能量,我们是千万不能低估的。
       古代地图
       古人虽然没有导航,但地图是很早就有的,而且地图存在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早。
       大约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知道用符号来标记领地,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会使用羊皮进行绘画。


       每一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这是生存必备的,毕竟人属于群居动物,如果没有地图,一旦离大部队就会迷路,在野外非常危险。
       更早的时候,人们连羊皮地图都没有,原始人会使用石头进行雕刻,标记自己来过的地方。
       后来逐渐发展出许多特殊符号,可以用于标记河流、山脉、山洞,甚至是猛兽出没点。


       古人会在自己经常出没的地方生活,对那些未知的地方,本能产生恐惧心理。
       不过这种随地留记号的方式也有弊端,赶上下一场大雨,记号就没有了,再来可能会忘记。
       距今大约4500年前,古巴比伦出土的文物发现一种泥板地图,这种地图很小,但是绘画十分精细,以至于保存几千年之久,上面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见。


       中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都十分悠久的国家,但是地图几千年来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们通常习惯在“鼎”上面刻字,或是绘画图案,考古学家认为,中国早期的地图,也是在“鼎”上雕刻供人们使用的。
       “禹铸九鼎”的传说
       古籍《左传》有记载:“运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入山林不逢不吝,魑魅魍魉,缅莫能逢之”。
       这段话其实是在描述古代中国的一种祭祀仪式和信仰,人们为了祭祀神明,会准备金银等各种贡品,还会铸造各种器物像鼎之类的东西来供奉神明。


       有一种说法是,这些仪式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神明的存在,让人们在进入山林等幽深的地方时,不会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从而能够安全穿行其中。
       要知道,《左传》是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照这样计算,成书的具体时间应该在公元四世纪前。
       现代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鼎诞生于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


       鼎是古代青铜器的一种,商代晚期的鼎通常较小,形制简单,用途主要是祭祀,为了美观,人们通常会在上面雕刻一些简单的图案。
       到了西周时期,鼎的形态逐渐演变,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纹饰和装饰,除了祭祀以外,还经常出现在大型宴会活动上,是礼仪的象征。
       但是鼎也分好多种,一般能刻地图的都是巨鼎,通常有几百斤重,至少半人高。


       在夏朝诞生以前,我国中部地区出现了很多敌对势力,边界地区经常因为利益冲突,爆发战争。
       直到大禹出现,才让人们团结起来,为了宣示权威和疆域,开始制作大型地图。
       他收集了各地的金属,把它们烧制融化,倒在九个巨大的模具里,这就是著名的“禹铸九鼎”。


       在鼎的表面,可以看到山水河流,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地图。
       如果有商人或民众要出远门,都会在九鼎面前手抄一份地图,用于导航。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张地图,就是大禹治水时期黄河河伯送给他的河图。


       河伯死后,地图就传给了后人,而他也被天帝奉为河神,专门负责黄河流域的绘图工作。
       他风里来雨里去,不怕路途遥远,细心地观察黄河流域,最终画出来一份地图。
       准确的说,这不叫地图,而是沿着黄河描绘出来的一条航道。


       令人惊讶的是,这份地图包含的信息十分宝贵,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有支流,哪有森林,哪有外族部落和野兽,都标记的非常清楚。
       这对古人来说,简直是最精确的导航,大禹也是凭借这份地图,指挥人民修建水坝,成功抵挡水灾。
       后来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九个鼎也不见了踪影,地图也没能保存下来,实在是可惜。
       古代交通闭塞,能走的路不多
       我们现代人出趟远门,不看导航根本不知道怎么走,但是古代不一样,能走的路很少,就算不带地图,也能顺着路走好远。


       秦朝时期,马是专门为拉车诞生的,只要是走在路上的车,至少标配一匹马。
       那时候路不平,平常人推车根本走不动,如果没有马,至少也要用驴子牵引。
       然而马车也不是谁都能坐得起,朝廷的大官和皇上才有机会享受,所以驾车的人都是经常出远门的跑腿行家,他们脑子里早就把地图记住。


       不光是交通工具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复杂的地貌也是古代交通闭塞的关键原因之一。
       试想一下,四面八方都算是茂密的森林,而在平原地区,基本上都是鸟不生蛋的荒地。
       人们为了安全,不敢走那些未知的道路,只能走前辈蹚过的小道。


       另外,古代也有天文导航技术,虽然不如我们的卫星先进,但也是一种寻路的办法。
       观星者通过观察太阳和星星的运动轨迹,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指引人们判断方向。
       比如北极星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它在整个北半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因为它在夜空中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


       也有航海者使用日晷观测太阳位置,从而判断时间和方向,这对古人来说已经足够精确。
       结语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应该为这些中国的传统感到自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