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句话:“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

人这一生,都要顺势而为,积极求变。

可是如何改变自己呢?总不能盲目跟随别人,亦步亦趋;也不能肆意妄为。

春秋时,越国的东施,看到美女西施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就去模仿,反而引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毫无疑问,改变自己是有方法和步骤的。

真正厉害的人,在求变的过程中,分两步走:“研究自己、改变自己”。

01

研究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

唐朝时,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拜兵部尚书;又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封代国公。

接下来,还经历了两次解除兵权、重新启用的经历,他都能稳住自己,虽然“功高盖主”,却能善终。

郭子仪的保命方式,就是坚持收敛锋芒,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如《论语》中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把自己的一切都研究透了,那就能保持头脑清醒,做事很有章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自己的位置,避免越位。

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升平公主为妻。

儿子儿媳吵架的时候,儿子冒出一句:“我父亲才不稀罕皇位呢。”

郭子仪闻讯,马上把儿子捆起来,到皇帝面前请罪。得到皇帝的谅解。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伸手去把人家的事情干了,更不要有夺权的迹象。

帮人可以,但是不要越俎代庖,这是做人的聪明之处,也是示弱之处。

研究自己的关系,人脉靠谱。

很长一段时间,郭子仪和李光弼有过节,彼此都不说话。

但是安史之乱中,郭子仪举荐李光弼,并主动握手,说:“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

一次大度,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郭子仪的号召力更大了。

人要变得厉害,不是算计别人,夺取别人的果实,而是化敌为友,在群体中得到利益,又能给群体利益。

关系研究好了,才有众人拾柴的局面。

研究自己的功过,能上能下。

一个人可以把拳头打出去,不厉害;能打出拳头,然后收回来,才厉害。

人生沉沉浮浮,喜而不语,痛而不言。才能顺利地度过一生。在低谷的时候,也能抬头看太阳。

若是抱着自己的功劳不放手,为自己的错误强词夺理,那就没有办法往下走,终究被人轰下去。

郭子仪几次罢官,都被启用,宠辱不惊,反而功劳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研究自己的家庭,促进和睦。

郭子仪在持家方面,也有研究。让儿女过朴素的日子,常常把家门打开,不藏污纳垢,接受外人监督。供养儿女读书,清正做官。

《新唐书》称郭子仪:”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

把家庭的情况搞清楚,让每个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就免得盯着家业,争来争去。

家和万事兴,这是我们一辈子要研究的事情。

《吕氏春秋》中写道:“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研究自己,才不会抱怨别人,厌恶社会,更能居安思危,让自己有更多务实的行动。

02

改变自己,一步一步超越自己。

把自己研究透彻了,其根本是为了改变自己。

萧伯纳说过:“明智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不明智的人则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

改变自己,关键是顺势而为,并不是和时代发展对抗,也不是为难别人。

作为普通人,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以下几个。

首先,改变位置。

接人待物,从正面和从侧面看,是不一样的。

若你与人不友好,换位思考,立马就好了。毕竟,你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也不让人认可。

比方说,郭子仪遇到了宦官鱼朝恩,还被鱼朝恩在工作中刁难;郭子仪家的祖坟,大概是鱼朝恩安排人去破坏。郭子仪反而为鱼朝恩开脱,说:“我带兵打仗,管理不到位,也破坏了别人的祖坟,因而我被报应吧。”

若你认为社会不好,站在社会的制高点,俯瞰,就会发现社会很好,好人总比坏人多,机会总比痛点多。

若你到了死胡同,往回走就会发现出口,从旁边看,也有门。

既然这个位置不能托举你,那就去那个位置好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然后,改变思维。

人最痛苦的,最能限制自己的,就是弱者思维。

大脑里都是垃圾信息,一开口就是负能量,就没有办法感受美好了。

你改变思维,凡事都往好处想,马上会看到风景。

在有牛粪的地方,也有鲜花盛开;在悬崖上,也有顽强的野草;在臭水沟里,还有环卫工在辛苦劳动......思维变好了,做事更有积极性,人也会面朝阳光。

最后,改变能力。

我们没有办法得到认知之外的财富、爱情、家庭、地位等。

提升自己的认知是一辈子的事情。每天读一读书,和阳光的人交谈,思考,写笔记。

自己的翅膀硬了,才能飞起来,风才会给力。你没有翅膀,风来了,只能吹倒你。

要懂得,超越别人是竞争,超越自己是涅槃。

03

一个人不怕不成功,就怕不成长。

找到最佳的成长途径,再长的夜晚,也会迎来曙光。

眼睛盯着别人看,会发现灰尘和坏的脸色;盯着自己看,会发现短板和优点;盯着书本看,会找到人生的钥匙,也会忽略别人的脸色,避开自己的短板。

人之所以厉害,不是坐拥天下,而是进取不止。

研究自己,才能找到自己。

改变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