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颖国 实习生黄碧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进其中。为什么要发展“新型储能”?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冠宇董事长徐延铭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投资快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支持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比例的持续增长,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我国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国际先进地位。然而,在储能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芯片、IGBT等关键零部件方面,需要加快国产化进程。”徐延铭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冠宇董事长徐延铭
关键技术需要加快国产化进程
近十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占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6%。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其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的安全影响越来越大,急需新型储能发挥稳定调节作用。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比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2023年当年,新型储能的新增装机规模比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全国有11省(区)装机规模超百万千瓦。
徐延铭表示,得益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积极政策推动,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我们见证了多元化发展和快速更新迭代的趋势。目前,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我国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国际先进地位。”
“然而,在储能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芯片、IGBT等关键零部件方面,需要加快国产化进程。”徐延铭表示。建议通过如下四方面来推进新型储能技术的进步:
一是,完善储能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参与机制及价格体系,确保储能设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交易,并明确其市场地位;同时,为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储能系统提供电量及电价的保障。设定清晰的准入条件、技术标准和相应要求,并构建完善的审批流程。
二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储能行业标准,监管其全生命周期—包括设备制造、项目设计、工程实施和运维服务。同时,建立针对储能电站的安全评估体系,全方位进行风险评估,确保行业的稳健发展。
三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理性投资于储能电池产线,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能,以避免资源浪费并淘汰效率低下的产能。
四是,推广共享储能系统以增加新能源的吸纳能力;在考虑电网结构和新能源布局时,确保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集中建设储能项目不仅降低成本,还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在运营层面,制定灵活的控制策略和调度机制,采用智能化运维,充分挖掘储能电站的潜在收益。
制定严格技术标准
随着新能源发电量的增加,储能作为平衡电力供需的关键技术,其作用变得尤为重要。但新能源发电储能成本倒挂问题也十分突出。
徐延铭表示,新能源发电储能成本倒挂的主要原因是其收益不清晰。建议通过如下二点来解决:一是明确项目收益,通过建立发电侧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及市场化交易的机制,保障电量和电价;二是制定严格的项目技术标准。在质量、性能、安全性等方面设立考核机制,对不达标的项目实行惩罚,以避免低价中标现象。
据了解,除了新型储能发展,徐延铭还在深入调研和听取群众建议的基础上,提交了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校园霸凌及零碳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