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开始,美国积极推动所谓的“中国+1”的模式,也就是在中国之外建立新的制造中心,从而试图摆脱在制造业领域对于中国的依赖。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美国试图构建一个新的“世界工厂”,进而削弱中国的影响力,期间就有积极拉拢印度。美国认为印度具备足够的实力,因为印度和中国有相同的人口规模,因此在市场的加持之下,能够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为了挤压中国的产业,美国对于印度提供了诸多的优惠,包括对于印度产品的税收优惠等。

不过现实非常的残酷,在美国积极拉拢印度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个结果是和美国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美国的目标是提升从印度进口的规模,同时推动对于印度的出口,然而最终中国还是提升了和印度的贸易往来规模,因此是对于美国战略的讽刺。实际上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踢到铁板,在墨西哥和越南,美国已经吃了亏,美国扶持所谓的“友岸外包”,期间就有扶持墨西哥和越南的制造业,然而在美国减少从中国进口规模的同时,墨西哥和越南从中国进口的规模已经激增。

墨西哥和越南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延伸,中国许多产业在墨西哥和越南进行最后的组装工序,改变原产地,可以避免美国对于中国产品的惩罚性关税,这是对于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应对措施,显然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的计划已经破产。在美国的“推动”之下,中国许多产业已经有了工序转移,在美国“逆全球化”的时候,中国在推动全球化,因此同时促进了墨西哥和越南经济的发展,也是让墨西哥和越南,与中国经济进行了捆绑。

如今在印度已经重复了墨西哥和越南的“历史”,因此是对于美国推动的“中国+1”战略的莫大的讽刺。印度出口中国的是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中国出口印度是工业零组件和成品,工业零组件显然是在为在印度的企业提供了组装的基础,这是符合美国的“中国+1”模式,同时也是促进了中国和印度的贸易规模。美国通过多种模式打压中国,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虽然印度和中国在边界问题上有长期的矛盾,但是印度还是要从中国进口工业品,这是因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对于美国的战略,印度也是积极配合,然而印度却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此就有了如今尴尬的局面,印度试图从中国抢夺投资,但是外资还是非常青睐中国,因为印度营商环境是无法和中国相比的。虽然美国给予了印度更好的国际环境,然而印度在吸引外资领域还是步履维艰,最终还是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商品。从最近美国频繁渲染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就可以看得出来,美国对于围堵和遏制中国还是不死心,因此对于美国是不能抱有幻想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