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市关于价格战的讨论又开始愈演愈烈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以价换量”不仅无法带来更多的利润,反而可能会使得整个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糟,最终的结果就是,反噬销量,谁也别想挣钱。

以今年4月的情况为例,国内乘用车零售市场仅卖出了153.2万辆新车,同比下滑达到了5.7%,环比下浮更是接近10%,要知道,在此前的三个月,绝大多数车企都不同程度的对车价进行了下调且优惠力度并不小,可降价却并没有换来理想中的销量。

对此,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我一直不赞成价格战,往下走总是有极限,价格战最后可能就是降成本,然后整车厂降低供应商的价格,供应商的价格降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很可能就是牺牲质量。”

以长安汽车为例,尽管他们的营收额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了370.23亿元,同比增长7.14%,但归母净利润却暴跌83%,只有11.58亿元,究其原因,除了营销成本、新车研发的投入外,利润下滑的罪魁祸首就是为应付价格战所采取的促销战略。而除了长安以外,在已经公布财报数据的车企中,有五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其中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江淮汽车、北汽蓝谷,其中北汽蓝谷更是亏了足足10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亏损金额还要大。

而这种影响不局限于上游车企,下游供应企业也苦不堪言。在今年4月18日举行的博世中国年度发布会上,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也直言不讳地表示:“很多客户对我们提出降价要求,我们一步步在谈判,甚至有的地方说,你不答应我们就不付款。因为客户的降价要求太高,也迫使博世不得不损失一些量。因为企业要保持良性循环,在新的技术领域不断投资一直走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战的影响可不止于汽车产业,甚至往深了说,还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当车企利润下滑时,会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降本,有很大程度是要通过裁员来实现的,所以一旦车企效益不好,不少汽车工人就面临着失业的危机。此外一些主机厂会压缩下游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这也会导致一系列的失业问题。而这些从汽车产业失业的工人回流社会后,也会对当地的其他岗位产生冲击。

不过对于价格战,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专家认为,市场竞争本应遵循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前些年资本在车市的过度扩张才是导致如今内卷严重的罪魁祸首,产能过剩,经济低迷,这样的客观环境下,车企降价是必然的。而即便是价格战之下,也依然有玩家能够保持不错的盈利和竞争力。

以比亚迪为例,他们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就达到了45.69亿,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保持了10.62%的正增长。可见,即便在这样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也依然有人能够靠着出色的产品结构和成本管理脱颖而出。

对此,大家伙儿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