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标志,45万赵国生力军在这次战役中被消耗殆尽,对赵国自然十分不利。长平之战结束后名将白起下令分兵两路进攻赵国首都邯郸城,想要一举把赵国给消灭掉。同时白起回到秦国,跟秦昭襄王汇报,要求增加军粮一举灭亡赵国。但是秦昭襄王出于各种考虑,并没有同意白起的这个要求。撤兵以后秦军休整几个月,再度派遣军队攻打邯郸。这个时候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邯郸之战以秦军失利而告终。

第一:白起要求灭赵遭秦王拒绝,赵国利用范睢白起矛盾,再出征白起不打

1:长平之战后白起要求一举灭亡赵国,理由非常充分,秦王出于种种考虑表示拒绝

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结束以后,赵国全国可战的男子基本上都由此阵亡。名将白起下令分兵两路进攻赵国首都邯郸,这个时机恰到好处,另外一方面把消息告诉给秦王。要求秦昭襄王增加军粮灭掉赵国,他的理由十分充分。首先赵国的主力全部被歼灭,再一个赵国本身的民生不稳。如果这个时候进攻邯郸,可以一举灭亡赵国。按理说面对这个非常有见地的建议,/span>

2:赵国派出使者到秦国游说范睢,打算从他和白起的矛盾入口,有明显效果

这样的情况下,赵国想要生存,于是派出使者到秦国去游说,游说的主要对象就是秦国丞相范睢。矛盾的原因那是因为人家白起是被魏冉提拔起来的,自己跟魏冉又有矛盾,所以自然跟白起不是很对付。赵国的使者对范睢说了两点理由,让他当即有所怀疑。首先你跟白起有矛盾,南边破楚国,如果把赵国灭亡了,那他的功劳就太大了。你范睢虽然是丞相,可是也要屈居白起之下;再一个得地不得民心,想当年秦把上党打下来,这些百姓都纷纷跑到了赵国。范睢于是劝说秦王不要灭赵。

3:后面秦王想要灭赵国,没想到没有那么容易,再度出征白起表示不打

丞相进了谗言,导致秦王错失了灭赵的时机。到后面秦国围攻邯郸城的时候,白起以病为由不能出征,秦昭襄王于是派了一个叫王陵的大将去征战。这家伙打的不顺手,于是就想重新启用白起。白起主张的时候长平之战结束后立即包围邯郸,但秦王给他下达的命令是撤兵。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休整几个月再去攻打邯郸,根本打不赢。白起不打的理由很充分,首先诸侯的救兵很快就到;秦国自身身亡也很大;赵国军民百姓众志成城,殊死抵抗打不赢;内外受敌乃兵家大忌。

第二:赵国采取办法,魏国信陵君帮赵国解围,邯郸之战以秦军大败而告终

1:秦军把赵国团团围住,赵国因此采取的种种办法,为了抵御秦国

秦国方面势力太大,于是派遣大军把邯郸城团团围住。首先寻找魏国求救,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这里。魏国派出大将带着十万大军援助赵国,秦昭襄王得知消息,立马做出威胁魏国的架势,于是魏国大军驻扎边境看望。这个时候信陵君带着三千门客准备和秦国做殊死斗争,魏王胆小不敢做这个事情,就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拿着虎符后,他就有调兵的权利。最后他带着八万大军准备援助赵国,帮助友国渡过危机。

2:毛遂自荐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援救赵国,两路大军一起帮赵国解围

魏国的救兵搬来之后,还有楚国的救兵没有赶到。于是平原君赵胜从自己手下门客中想要挑20个出来一起奔赴楚国,还有最后一个挑不出来。这个时候毛遂主动站出来,认为他有那个实力跟随赵胜出使楚国。起初平原君对这个人并不是很在意,他们一行人到达了楚国,毛遂看见赵胜跟楚王商谈了一个上午,结果还没有出来。毛遂一看等不急,带着剑冲了进来。楚王首先呵斥了他,毛遂说你之所以这样做不也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一番说辞之下终于说动楚王,帮着魏国援救赵国。

3:邯郸之战以秦军大败而告终,但六国衰落已经成为定局

不管是楚国也好,还是魏国也罢。他们的援兵都需要时间,这个时候赵国邯郸城已经危机重重。城中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悲剧,逼到了这样一个绝境。这个时候邯郸城旅馆的一个人叫李谈,这个人去见平原君,说了邯郸城一番景象惨不忍睹。可是你平原君府邸还是如此铺张浪费,保住邯郸才有你的富贵。首先你要让府邸夫人以下的人编到城楼守城,再一个散尽家财,招募勇士。平原君觉得很有道理,用重金招募了三千敢战之士。这三千人一下子就把秦军逼得后退三十里,这个时候魏国楚国援军已到。再加上秦国疲惫不堪,秦军被打了个大败。

邯郸之战虽然以赵国的胜利而告终,但这种胜利只不过是暂时的。六国的全面衰落已经成为定局,六国加起来的总兵力还是无法和秦国对抗。以上便是小殷说历史的原创文章,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的可以点赞关注和转发哦!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