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协同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结果却惨遭大败最终被俘。消息传来后满朝哗然,汉武帝大为震怒,文武百官更是集体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一人仗义执言。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并非真心降敌,肯定是想保存有用之躯,以报皇恩。
汉武帝暂且相信了司马迁的话,也认为李陵不会背叛汉朝,肯定是因为兵力不足又无救援才导致被俘,于是派遣公孙敖却匈奴境内寻回李陵。然而,公孙敖去匈奴转了一圈却并没能寻回李陵,反而报告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这次汉武帝是真的怒了,不但灭了李陵满门,还迁怒于司马迁,使其遭受了屈辱的腐刑。
李陵投降匈奴导致李家被灭门后,陇西一带原本曾在李家担任过门客的人都觉得耻辱,李氏一族在当地的声名也被毁坏殆尽。然而,因为为李陵辩护而遭受无妄之灾的司马迁,他却仍然坚持认为李陵是清白的,甚至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为其辩护,认为李陵老实厚道不是一个叛主投敌的人。
司马迁如何看待李陵,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李陵后来确实投靠了匈奴,还在匈奴娶妻生子,不但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还成为匈奴的右校王。无论李陵的本意如何,他都成为了匈奴的高层人物,与原本应该是敌人的人成为了朋友。而且,李陵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劝降苏武。
苏武被困匈奴后一直不愿意投降,匈奴单于十分恼怒,可是又拿苏武没办法。因为苏武是代表汉朝皇帝出使匈奴的,匈奴虽然与汉朝为敌,可是却不敢真的斩杀使节,以避免激怒汉朝皇帝。当李陵投降后,匈奴单于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做一个表率,出面劝降顽固不化的苏武。
李陵其实并不愿意见苏武,虽然他是因为汉武帝灭了他满门才留在匈奴,可这毕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他的爷爷李广当初可是果断的拔刀自尽了。而李陵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毕竟还年轻,他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他出身将门,世代为朝廷效力,如今投靠了汉朝的敌人,他又有何面目去见苏武呢?
可是李陵毕竟是寄人篱下,虽然匈奴单于很看重他,可他也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找苏武,希望能劝说苏武投降。他对苏武说,还记得你大哥和三弟的事吗?他们都是被汉武帝逼迫自尽的。现今你流落异乡,朝廷也早已忘记了你的存在,你的妻子、儿子和妹妹也都音讯全无,你究竟还在坚持什么呢?何不投靠匈奴,保全自身性命重要。
面对李陵的追问,苏武的回答显得很简单。他对李陵说,我持节出使匈奴,代表的是大汉天子的威严,想要我投降是万万不可能的。如果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的爵位)一定要我投降,那就让我死在你面前吧!
听了苏武的回答,李陵感到万分羞愧,他对苏武说:“你是义士,我和卫律的罪过上通于天!”卫律曾经也是汉臣,后来归降匈奴,也曾被单于派来逼降苏武。李陵回去禀告匈奴单于,说自己实在无法劝降苏武,于是单于就把苏武赶去北海牧羊,还告诉他只有当公羊下崽时才会释放他。
苏武留居匈奴19年,一直坚持不屈,终于在汉昭帝时期回到汉朝。当时汉朝由霍光、上官桀等人辅政,他们与李陵的关系一向很好,也派出使节接李陵回汉朝,但是却被李陵拒绝了,因为他的妻儿都在匈奴。而苏武回到汉朝后,把自己在匈奴的经历都记录了下来,其中关于李陵劝降他的这一段记载,也使得后世对李陵究竟有没有背叛汉朝产生了争论。
在过去的2000年中,史书上对李陵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虽然司马迁和班固等史学家都认为李陵没有背叛汉朝,甚至就连苏武也评价李陵:“每念足下,才为世英。器为时出。”但是仍有不少文人墨客认为李陵确实背叛汉朝了。例如明清时期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他就认为“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而且他还认为司马迁的话不客观,“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
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考古人员在俄罗斯境内发现一宫殿遗址,这里曾经属于匈奴的领地。根据考古人员推测,其主人就是汉朝名将李陵。从这座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残片,也许可以为李陵是否真心背叛汉朝这个问题画上句号:他也许真的是被冤枉了2000多年。
1940年,考古人员从叶尼塞河的一处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宫殿遗址,从其建筑风格判断应该属于中国的汉朝时期。在遗址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不少汉字,其中一块瓦当上刻着:“天子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十个字。长乐和未央是西汉早期的宫殿名称,这两处宫殿与建章宫同属汉代三宫,是汉朝天子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也许在李陵的心里,仍然是心怀故国的,纵然汉武帝灭了李氏一族,他仍然希望汉武帝能“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由此判断,李陵当初留在匈奴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因为汉武帝被公孙敖误导杀了李陵满门,导致李陵也无法回到汉朝。这样的处境,恐怕换作是谁都无法做到淡然面对,只能选择逃避。所以,当与李陵交好的霍光和上官桀把持朝政后,他依然拒绝回到汉朝,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