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旸

今年几部备受期待的热门剧集都先后“哑火”,比如高开低走的《真探》第四季,比如服化道精致无比、内容风格却空洞怪异的《政权》。前者有朱迪·福斯特加持,后者有凯特·温丝莱特担纲,但无论是《真探》第一季积攒下的极高声誉,还是《政权》这听起来像是接棒《使女的故事》般的敌托邦设定,最终都没能拯救它们。倒是一部播出之前几乎悄无声息的科幻剧《群星》意外地火了。

这部来自Apple+的科幻剧中,人们最熟悉的演员也就是乔纳森·班克斯了——那个《风骚律师》中人狠话不多的酷老头迈克,他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一位几十年前就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至暮年,仍在探索宇宙,在发射中心的大厅里,看着太空站中的宇航员陷入困境。故事也从此开场。

与那些把噱头都努力塞进第一集的故事不同。实话讲,《群星》的首集甚至显得有些无聊:几个不同肤色的宇航员在外太空携手,展现友谊和协作精神,前一秒还一切如常,维系太空舱的运转,与家人打视频电话,然后遇到突发事件,一切急转直下,有的人死去,有的人逃离,只剩下女主角Jo一人。Jo录下给女儿的遗言,决定放手一搏,开始用自己的知识和超强的信念对抗眼前的绝境。

故事进展到这里,四处都是不可避免的煽情、可想而知的台词,一切都没显露出什么特别的地方:没有什么大场面,更没什么能让人感到震撼的特效。这种宇宙题材,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加上不可避免的催泪桥段和情绪刻画,连女主角的演技都让人觉得呆板。怎么说呢,这故事的开场多少让人感到陈旧。

气质上的变化是逐渐显现的。这个开场设置于太空的故事,直到女主角回到地球,才真正开始“起飞”。Jo的死里逃生以及她在太空的英勇壮举,从旁人视角去看,她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英雄。但对她自己而言,却觉得一切都不太对劲。比如她坚称她在太空看见了苏联时期的宇航员尸体;比如,她觉得自己生活里的很多事情都发生了不可名状的改变,与丈夫的感情、与女儿的关系、自己家车的颜色、橱柜的位置……这一切说不清道不明的细节错位,在旁人看来似乎都情有可原也极好解释,那就是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她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见的一切,一个人从绝望孤旅中回到地球,精神危机很难理解吗?但只有她自己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精神没有问题。

当从简陋版的太空歌剧转向精神谜题的时候,这个故事才露出真容。它其实关乎于时间与空间的坍缩,关乎于人们对物理学概念的重新认知,关乎于量子纠缠,关乎于多重宇宙是否存在、是否重叠、是否搅扰,关乎于薛定谔的猫,关乎于一种极致的玄学或者说极致的科学,以及在那遥远尽头,科学与玄学彼此相融,甚至不再需要区分的那部分内容。

这样的题材当然已经有过很多呈现,但显然仍有着大量可供开发的空间。如果要对标某部更熟悉的剧集,《群星》或许能让人想起著名的德剧《暗黑》,J·K·西蒙斯主演的《相对宇宙》,小众的《浩瀚猎杀》,甚至经典的《迷失》。但相较而言,《群星》显得更加收束——它没有将故事铺张出去,而是精准聚焦一个点,也并不想隐藏自己探索的主旨。在推进故事的过程中,它已经几近剖白地向观众展露一切,很多角色几乎都闪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会说瑞典语的女儿和只会说英语的女儿,落魄的老科学家和威严的老科学家,等等。如果说,最初的时候,故事还在线性发展,故事中的“宇宙”也还相安无事,但越到后来,一切都开始变得混乱,宇宙与宇宙相切、相交。人们平日里信仰的一切常识都开始抖动。

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桥段,几乎像提炼中心思想般将整个戏核全盘托出:老科学家去找Jo,在楼下碰到她的女儿。老人坐在秋千上给小女孩讲起量子物理。他说:“长久以来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以经典物理学作为标杆的。然后爱因斯坦出现了,他开始研究原子、次原子、粒子和波形。经典物理学原理似乎不再适用了,这是个未解之谜。举个例子,同一个事物,可以同时以两种不同状态存在:例如某个粒子,完全相同的粒子,在某个世界中,这个粒子是黑色的;在另一个世界中,这个粒子却是白色的。在这两个世界中间存在一个阈值空间,这个粒子既是黑色也是白色,粒子在黑白之间浮动,直到观察者出现为止。我发明了一种机器,被送上了外太空,希望解释这一切,发现了一些东西。但那些东西似乎不想被发现。”

他和女主角都发现了一些东西,但那些东西显然都在与他们玩着捉迷藏。而与他们捉迷藏的还不只是那些神秘的“物质”,还有身边真实的人——那些人一直在阻挠、搅扰。老科学家和女主角像不顾一切奔赴真理的圣徒,而周围的人都是企图将人们留在蒙昧中的魔鬼。但一切真的如此吗?他们所坚持探究的一切到底会带来福祉还是灾难?没人知道。他们无意之中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先知,也变成了世俗意义上的疯子。这是宿命还是警告?

《群星》的导演并不是首次涉足这种题材。她曾作为导演之一参与过2022年的《闪亮女孩》,同样是时空穿梭叠加大女主的设定。但《群星》显然比前作更加成熟,也更加深邃。

这种关于量子纠缠、多重宇宙的烧脑设定当然会引发诸多对文本的细读与拆解,也会引起诸多争论。当然,这是一种介入方式,还有另外的方式,比如更加混沌的、感性的方式去介入整个故事。毕竟连这个故事本身都在探讨那些无法言明的混沌之物,谁又能确定我们已知的、习惯的、依赖的“理性”就真的是破解谜团的不二法门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