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提起郑国,我们能想到的可能就是那篇《郑伯克段于鄢》,那么郑国最初封在哪里?它因为什么受封?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郑桓公以及郑国的故事。
1、郑桓公的地位
西周时期,周宣王将其弟友封于郑,郑国初始为王畿内采邑性质,但因郑桓公友任周王室司徒,郑的地位在西周晚年举足轻重。
郑桓公的智谋远见为郑的长远发展制定了蓝图。桓公助力周王室,讨伐戎狄,为周王朝死难。
郑桓公受封于西周晚期。《史记·郑世家》:
“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
关于郑桓公,《史记》《汉书》《说文·邑部》均载为“友”,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中载为“多父”。清雷学淇考证后认为:“友”与“多父”为古文字相似,因此“多父”讹传为“友”。
宣王时期的分封和武王、成王时期一样有强烈的目的性。
如分封其母舅家族姜姓于谢地(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是因为它南临荆楚,西接犬戎,是西周边境不安定的地区,母族能诚心屏周,那么分封其弟友于郑地,同样也有重要的考虑。
周初开始封邦建国,至西周末年扩疆启土已经很不容易,分封诸侯难以再有空余的土地。
然而周宣王爱弟心切,仍然依照周代分封制,封其弟友于都城附近的棫林(今陕西省华县东),封号郑伯。古史籍如《春秋》《左传》中皆称郑国国君为“伯”,春秋时期金文中也显示郑国称“伯”。
公、伯为西周时期分封爵位的称呼。公,指周之畿内诸侯周公、召公,周室尊亲及与王关系较密者。西周分封的东部地区封国习惯上称为“侯”。伯,指畿内及畿外小国之君,郑是畿内小国,故称郑伯。
周宣王时期,郑桓公友就在王朝任职,经常率领军队对外征战。
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曾率军“伐鄫,克之”。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即受封的第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司徒,此事见于史书记载。
《史记·郑世家》:“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国语·郑语》韦昭注桓公:“幽王八年为司徒。”今本《竹书纪年》:“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
司徒为周代的重要官职,早期金文中也作“司土”,主要掌管藉田、征役等。
《周礼·地官·司徒》:“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蜀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
司徒的职能还有政教风化。
《礼记·王制》:“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速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
可见,周时司徒为地官之长,掌管土地、人民、师旅及教化等国之重事,与司马、司空并称为“三有司”,为六卿之一。
桓公受命于周王朝幽王危难之时,司徒拥有很大权力,不仅管理内政,还要率军对外征战。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死难。
2、畿内国的郑国
西周王朝进行分封时,实行两种分配制度:畿内封邑与畿外封国。“以畿外封诸侯,惟有畿内不封。”
《说文》:“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
周时称“王畿”,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也称为国畿、邦畿,是周王统治的直辖区域。
《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
孙诒让正义:“方千里曰王畿者,谓建王国也。《大司马》云国畿,《大行人》云邦畿,义并同。”
王畿之外主要分封给亲属、功臣,建立诸侯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实体,也即为周王朝统辖下的一个行政国家。
畿外诸侯的主要职责是“藩屏周”,他们拥有军队,抵御外敌,统治诸侯国内的臣民,并按规定向周王定期缴纳贡物,一般不参与王朝内部事务。
王畿之内主要授予在王朝任职的公卿大夫。
《周礼·天官·大宰》郑玄注:
“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周、召、毛、聃、毕、原之属在畿内者。”王畿内所封之公卿有时也称为寰内诸侯。《春秋穀梁传·定公四年》:“寰内诸侯也,非列土诸侯。”
范宁注:“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者,谓之寰内诸侯,非列土之诸侯。”
封地称采邑,有时也称“国”。
郑桓公、秦庄公、虢公等受封时皆任职于周王朝,孙诒让正义:“凡公卿大夫贵戚有功德,得世禄者,皆颁邑以为其禄,是谓采邑。”
《新斠注地理志》: “周宣王母弟友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是为郑。”
崔述曰:“盖秦与郑、虢,其初皆王朝之卿士大夫,食采于畿内。”
孔颖达疏《左传·庄公十四年》云: “桓公初封西郑,盖是畿内之国。”
显然,郑桓公是以宣王之弟的身份,兼有功于周王室而得以分封,封地郑的性质为采邑。
3、畿内采邑的特殊性
畿内采邑设有独立的官吏机构,但其主要是以官吏俸禄形式分封的,不是独立的经济体。《礼制·王制》曰:“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
周天子对采邑具有支配权,可以收回、改封或取缔。采邑诸侯在朝任职,不能参与朝聘会盟。
《春秋穀梁传·隐公元年》:
“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
周王朝无论对畿内还是畿外的分封,除授土地外,也授民。“授民”是封建诸侯时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因周时地广人稀,如果没有劳动力,土地就不能创造财富,因而授民的意义更加重大。
大盂鼎铭文有:“相先王,受民受疆土。”金文中“受”同“授”。克罍铭文记载,分封匽侯(今北京市)时,周王赏赐给六族人员。
封鲁侯时,鲁公伯禽除“因商奄之民”外,周王又另赐“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分封卫国时,则授“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殷民六族” “殷民七族”及“宗氏、分族、类丑”即是封地以外的臣民。
分封郑国时,周天子畿内的居民已不多,所以就易外地居民而赐予郑伯。从郑伯很早就与商人订有盟约来看,郑伯分封时所授之民也应是殷民一族。
4、郑与郑国
关于郑的封邑所在,历史上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秦汉时的郑县,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史记·郑世家》索隐:“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
《汉书·地理志》载京兆尹属郑县,“周宣王弟郑桓公邑”。
郑,甲骨文中即有郑,从邑,为严肃认真、郑重之意。《释名》释为:“町也。其地多平,町町然也。”
町町,平坦状,也即郑地位于渭河之南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故称为“郑”。
实际上“郑”之名在桓公受封之前早已有之。《竹书纪年》载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76年)“筑只宫于南郑”。
《左传·昭公十二年》:
“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祇官。”
《太平御览》引《纪年》:“穆王所居郑宫、春宫。”
西周早期金文中,郑,常见为周王的活动之地。周伯启卣为周穆王时期的器物,铭文有“王在郑居”,“王”应为周穆王。
李峰认为郑地是西周重要的“五邑”之一,郑地在西周中期以前如此重要,与周穆公对西方的野心有关,其部分行政职能,如地方治安或宗教等由中央政府直接委任官员进行管理,在西周地方行政是一个特殊层位;另外还分封给贵族作为居址,如井氏,所以郑地故称为“郑井”。
金文显示,西周宣王以前的另一宗族郑氏也曾在此生活。
矢王簋盖铭文显示,此簋是王为郑姜作的祭祀用器,郑姜为郑氏之女而嫁人国,年代为西周中期晚段,显然早于郑桓公的郑国。
厉王时期寰盘铭文同样也可证明,“用作朕皇考郑伯、郑姬宝盘”,内容是其父郑伯为母郑姬而作的祭器,年代为二十八年,断定为宣王时期,而宣王二十二年,桓公才建郑国,显然不是同一个郑氏宗族;且据周代同姓不婚原则,郑伯不可能为姬姓,结合《矢王簋》铭文的郑姜则可断定,早期的郑氏应为姜姓,而不可能为桓公受封的一族。
5、最早的郑国在哪里?
《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在以晋国为首的东部诸侯联军对秦国的作战中,“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郑司马子蟜帅郑师以进,师皆从之,至于棫林,不获成焉”。
此事件还见于《史记》之《秦本纪》及《晋世家》。《秦本纪》:“秦军走,晋兵追之,遂渡泾,至棫林而还。”
《晋世家》:“十四年,晋使六卿率诸侯伐秦,渡泾,大败秦军至棫林而去。”
可见棫林位于泾河以西,今陕西凤翔雍水北,秦都城的雍城遗址(今陕西省凤翔县南)附近。此种说法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可,唐兰先生认为:“西郑本在凤翔到扶风带,郑桓公始封之郑,是在泾西的棫林。”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条下载秦昭王建“棫林宫”,以地名作为宫殿之名,表明此地名还在使用。
考古材料也有证明:秦都雍城遗址范围的马家庄附近出土有“棫阳”“棫”字瓦当,说明棫林离郑较近,或者就是郑地的一部分。
尚志儒就郑、棫林之地进行了考证,认为郑国初封地位于周畿腹地的西部棫林,其地望当以今凤翔县为主,包括泺阳、麟游县的一部分,西周初期姜姓井方在此建立奠井之国,穆王曾建都邑于此,称为西郑。
宣王时,西方诸族强盛,经常侵扰,危及周畿腹地,而奠井之国也已衰落,故宣王封其弟友国于此地,都于棫林,为郑国。
西周末年,桓公迁居新郑,此地即为戎族占有。周室东迁,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于洛邑,因战功卓著,遂赐予秦,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87年),“初县杜、郑”。后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秦德公始迁都雍城,建大郑宫而居。
卢连成据秦都大郑宫的考古发现,认为郑最初在凤翔地区,临近渭河流域的西端,岐邑之西。李仲操与上述观点一致,均认为郑之地望在今凤翔县。
从《世本》“桓公居棫林,徙拾”来看,郑桓公建国后曾迁于“拾”。“拾”经考证为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拾城。
《史记》:
“秦武公十一年县之。郑桓公友之故邑也。”《史记·郑世家》索隐引宋衷云:“棫林与拾,皆旧地名,是封桓公乃名为郑耳。至秦之县郑,盖是郑武公东徙新郑之后,其旧郑乃是故都,故秦始县之。”
大多数学者认为郑为华县的来由,极可能是郑国东迁过程中曾暂时居于“拾”,即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郑国东迁至新郑后,“拾”地因此改称为郑。
因而《清一统志》中说:“棫林宫在今扶风县东北。”
唐兰先生认为:
棫林宫“在宝鸡附近。棫阳宫的名称,应与棫林有关。当时秦国都在雍,在今凤翔县南,宝鸡市陈仓区北,晋兵本想攻雍,而逗留在棫林,可证。…雍县故城在今凤翔县南,那么,西郑本在凤翔到扶风一带,郑桓公始封之郑,是在泾西棫林。
后来才迁到京兆郑县,可能就是《世本》所说的‘徙拾’。东周后又迁到新郑,到秦武公‘县杜郑’时则是以郑桓公所迁之地为郑县,不是始居的棫林了。后人不知道西郑原在泾河之西,又不知京兆郑县不是郑桓公始封之地,而误以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当作棫林”。
综上所述,郑地应是一个大的地理范围概念,郑桓公始封之地的棫林,原是西周穆王至厉王时期的重要都邑,周王多次在此执事。
西周中期后,王朝渐衰,郑地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故西周晚期宣王时期,一方面由于郑地已不再如以前那样作为王室的重要活动地点,另一方面,由于西戎的强盛猖獗,经常侵扰周境,王朝难以应付,因而周宣王把郑地原属于王室的土地作为其弟友的新宗族基地,使之成为王都的西屏障。
后来郑东迁时曾短暂迁徙于拾,秦汉时因故称为郑,实际上应为郑的一个迁徙之地。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