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振涛
“海信集团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海外收入858亿元......”2024年初的中国经济新闻人物颁奖晚会上,贾少谦获选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奖,他在会上透露了海信集团2023年的营收数据。
这份业绩数据是贾少谦上任海信集团董事长1年来交出的首份答卷。
2022年3月,年近65岁的周厚健退休,将董事长的担子交给了仅比自己小1岁的老将林澜手中。老将林澜仅仅任职了1年时间,便主动辞职,将董事长一职交到了“70后”贾少谦手中。
对于“70后”贾少谦的接任董事长,市场有疑惑的声音,“70后的团队能否保证战略的持续性?能否给海信快速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实现经营上的突破呢?”
从过去2023年海信集团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营收突破2000亿,海外收入858亿元,都实现了增长,旗下的两大重要公司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营收与净利也都双双增长。贾少谦交出的成绩单算是回答了市场的疑惑。
贾少谦的挑战还在后头。
2019年,海信集团曾定下要在2025年营收突破3000亿的目标,留给贾少谦的时间还有两年。要完成3000亿的目标,海信集团需要新的增长,如何再增长?这是“70后”董事长贾少谦要解决的问题。
“70后老兵”接棒
海信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青岛无线电二厂。从1969年算起到2024年,海信集团已经成立55年了。55年的发展壮大,周厚健是海信的“灵魂人物”。
海信集团最初就是做电视。周厚健曾讲过“做电视对别人说是一顿饭,对海信却是一条命”。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视业务是海信的主要业务。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家电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一个电视那么简单。周厚健带领的海信也不再是单一生产电视了,开始了多元化发展。
周厚健主导之下,海信集团不断衍生新的业务,以电视为基础,开始将业务深入白色家电领域。同时,通过不断收并购和成立合资企业,拓宽自己的业务版图。
现今的海信集团除了家电业务外,已经布局了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精准医疗、汽车电子、光通信、芯片等领域,是一个庞大的“巨轮”。
2022年3月,周厚健宣布离任董事长,将董事长交给了比他小一岁的林澜。对于林澜担任海信集团董事长,市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过渡,在一定时间后,董事长会平稳过渡给年轻人。
果不其然,林澜上任一年后,2023年年初,海信集团内部发文表示,林澜卸任董事长,贾少谦接任成为新任董事长。
据有关媒体报道,林澜在辞职后表示:“一年前周董交棒给我,是因为海信国际业务有重要未尽事宜需要我攻坚克难、完美收尾。今天,我也高兴地看到,贾少谦总裁完全具备长期接棒的能力,赢得了董事会的信任”。
贾少谦相比之下很年轻,但也是海信集团的“老兵”。
贾少谦1972年出生,从青岛大学经济法学系毕业后的他在1997年就加入海信集团。贾少谦从海信集团法律事务部法律顾问做起,一路升任总裁办公室主管、副主任、主任,人力资源部部长,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可以说,贾少谦是海信内部培养出来的接棒者。
海信集团内部人士对于贾少谦的评价极高,“这个人思路清晰、口才极佳、对企业发展的战略非常清晰”。
媒体报道,林澜接棒周厚健的时候,海信集团曾披露了周厚健的两点考虑:一是海信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需要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带头人,二是根据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海信到了需要变换一种管理方式的时候。
从贾少谦接棒来看,这恰恰是延续了周厚健提出的“根据管理持续改进原则”。周厚健和林澜都属于技术出身,而贾少谦则是经济法类的出身,偏向于管理方向。
过去的海信集团在周厚健亦或是林澜的带领下,已经打上了技术的基因,壮大成营收千亿的庞大集团。现今大象要转身再起舞,或许要改变一种管理思路方式。正如同周厚健考虑的第二点“海信到了需要变换一种管理方式的时候”。
内部培养偏管理出身贾少谦就是周厚健们眼中最佳的选择。
变革与挑战
在当下的商业市场,常常听到一个词“变革”。企业的变革是一次起死回生,蜕变成为一个全新、先进的企业。特别是对于大企业来讲,变革可能会是大象转身再起舞的关键。
海信集团在2022年5月就已埋下变革的种子,在内部发布了一个名为“五三三”战略——意为海信成立五十三周年之际,推行为期三年的第一个变革。
从现在来看,这个变革重担落在了贾少谦的身上。
据媒体报道,贾少谦接棒后的1年时间里,海信集团调整了顶层架构,重塑了管控模式,厘清了业务合并和拆分,改革了人才考核和激励等等。
比如,2023年9月,海信集团重新启动架构调整,组建了消费者事业群,统摄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两大ToC产业群,以及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和中国区营销总部。
人力资源改革是贾少谦主抓的方面。在其上任的一年多的时间,海信的人力资源制度做出了两项重大改革:岗职体系的调整、激励机制的重建——核心就是让人力资源管理能直通业务需要,推动业务发展。
2024年的元旦后,海信集团向员工发了三封邮件:《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用户运营白皮书》《管理数据白皮书》。这三份白皮书的方法,释放了贾少谦时代海信集团改革的决心。
贾少谦任董事长后对海信集团的变革,取得一些成果。2023年,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家电营收达856亿元,同比增长15.50%,实现净利润28.37亿元,同比增长97%;海信视像实现营业收入536.16亿元,同比增长17.22%,实现净利润20.96亿元,同比增长24.83%。整个海信集团的营收也突破2000亿元,海外收入达到858亿元。
变革有成果,但挑战仍在。从最直接的挑战来看,2025年,海信集团要实现营收3000亿元的目标,2年时间,从2000亿到3000亿,需要增长1000亿。
2022年,海信集团的营收是1800多亿,2023年,海信集团的营收2000多亿,增速为10%左右,按照这个速度,实现3000亿的目标很有难度。海信集团需要更快的增长。
海信如何再增长?这是贾少谦上任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其必须面对的问题。
贾少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自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海外。他走访了海信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北美洲的市场,花了很多时间拜访国内外企业,覆盖制造业、新能源、互联网领域。
从贾少谦的动作看,海外市场是海信集团瞄准的一个方向。
2006年,海信集团就提出“大头在海外”的战略。不过到2023年,海信集团的海外营收一直徘徊在40%左右,未曾突破50%。2023年,海信集团的海外收入858亿元,占总收入的42%左右。
另外,贾少谦时代下的海信集团能否在家电业务之外找到第二曲线,支撑海信营收业务持续增长也是关键。
海信集团目前的业务除ToC的家电外,正在布局和攻关ToB的医疗、智慧城市、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B端高精尖产业。
而从实际业务来看,ToB的医疗、智慧城市等业务多是依托旗下子公司海信视像来布局攻关。在海信视像的2023年年报中,智慧城市、半导体芯片等属归于新显示新业务,该业务2023年收入为65.17亿元,占海信视像的营收比12%左右,营收的主力还是传统的智慧终端。并且,半导体芯片业务则多是为企业内部的产业链服务
曾有媒体报道,贾少谦曾向外界明确了海信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之一——汽车电子。2021年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家电并购了日本的三电控股,三电控股从事的是汽车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等。从这来看,三电控股或许是海信集团发力汽车领域的主力。
然而,向汽车电子领域要市场份额和增长动力,真的那么容易吗?
据海信家电2023年年报显示,汽车空调压缩机及综合热管理板块实现收入90.5亿元。而海信家电的总营收是856亿元,汽车零配件是营收占比仅10.57%。
从数据来看,海信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较低,3000亿的营收目标,海信集团还得依靠ToC的家电业务,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营收基本盘。而家电市场进入存量博弈新时期,格力、海尔、美的等众多对手都在为存量而争。
总的来看,贾少谦时代的海信集团发展迅速,但挑战也如影随形。我们期待贾少谦能够带领海信集团“转身再起舞”实现更好发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