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葛永青 潍坊报道
“我们都是一大早就上山,在山里的时间比在单位都长。”清明前夕,诸城市各处山脚下的车多了起来,上山的人也多了起来。
张志彬是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一名巡线员,干这份工作已经5年了。4月1日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样,和同班的师傅开车前往障日山。
诸城有大小山头58座,山林面积30多万亩,一级森林火险区共15处。临近清明时节,村民多有田间地头春耕烧荒、扫墓祭祀等活动,极易引发山火,给电力设施造成威胁。
“其实这两年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山上随意烧荒、祭祀的行为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不能马虎。”张志彬语言中带着认真。
车来到障日山脚下,一眼望去,褐色的枝条上抽出翠绿的芽,枯黄的草地下埋藏着处处生机。同车的师傅说,现在正是青黄相接的时候,一点火星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沿着崎岖蜿蜒的小路,张志彬和师傅的脚如同在地上扎根一样,工具包牢牢固定在身体一侧,一边观察周围环境,确保不会有火源或产生火源的东西,一边坚定地朝山顶走去。
等记者到达山顶,两人已经准备好了无人机。只见张志彬内八字方向轻推操纵摇杆,伴随着四个螺旋桨的轰鸣声,无人机缓缓起飞。左手手柄往上轻轻一推,右手手柄往前打满,无人机便向着对面的杆塔直飞而去。
远处无人机在他娴熟的操纵下,在空中不断变换姿态,远方巍峨的铁塔变得触手可及,线路状况和周围环境也一目了然。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拍照,金具螺丝有无松动、螺母有无缺少,绝缘子有无老化,线路通道有无树障等都清晰可见。
用他们的话说,如今线路巡视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是纯粹的人工巡视,费时费力还容易产生疏忽,可现在不同了。利用无人机不但可以观察到人工难以发现的问题,还可以装载红外测温仪等各类配件,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他们现在已经实现了35千伏和110千伏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大大提高了巡检的精度和效率。
在被问到是否有其他智能巡检技术时,他们邀请记者去参观一下智能监控中心,在那里可以看到输电线路智能监控可视化技术。
随后,记者独自出发前往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输配电运检中心,而张志彬和师傅驱车赶往下一个巡视点。
在智能监控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面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不同地区的实时监控。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可以直接查看各个地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在重点林区线路安装了1400套可视化监拍设备,能够实时掌控线路运行状况。”该中心主任李志年说,“这节约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也能腾出人来第一时间处理发现的隐患。”
操作员张政阳展示了各个地区实时的监控,记者发现,画面上的设备有些会有红框标识,经过询问,原来后台智能系统会依据现场情况,自动识别出风险隐患,用红框进行标识并发出提示音。工作人员发现后会人工辨别是否需要现场排查,提高了准确率和实时性,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减少重大损失。
据张政阳介绍,在一次火灾风险演习案例中,从火情瞬间被发现并告警,到火情得到控制,只花了短短的1个小时。若仅凭人工巡视,将会造成巨大损失。
离开输配电运检中心,记者驱车来到诸城最北边的相州镇大古县村。恰逢附近几个村子在这里赶大集的日子,在这里,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正在举办一场有关线路防护的宣传活动。
到达现场时,这里已经挤满了好奇的村民,工作人员正在将一个个红色的手提袋分发给大家,相州供电所副所长范海鹏被围在中间,讲解有关线路防护的知识,好不热闹。
“大娘,您手里拿的是什么啊?”记者看到一位村民刚听完讲解就准备离开,赶忙问道。
“这是供电公司发的宣传册,我准备回家拿给我儿子看。他种地有大棚,可得好好看看,这里面还有围裙和小扇子,都挺有用的。”大娘从手提袋里拿出一个印有宣传标语的围裙和一把带有供电公司报修电话的小扇子说道。
这已经是相州供电所今年第二次组织这样的活动。每年的春季,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就会组织各个供电所举办这样的宣传活动,从立春到现在已经举办了26次。
“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大线路防护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范海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记者说,“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电力设施点多面广,只有大家都动起来,才能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