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中原王朝似乎是一直高高在上,在实力上对周边各国有文化上的绝对优势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军事上的领先(如汉、唐等朝代)。
一般来说,都是中原王朝去帮助属国或外族解决问题,包括军事上的,但也有几次特例,即中原王朝需要其它势力的帮助,联合他们来抵御或者进攻双方共同的敌人。
最早且最为知名的是五代时期的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借兵造反,他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长城外的契丹辽国出兵帮助他造反,在辽国的帮助下顺利灭亡后唐,建立后晋。
而被他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在今后的几百年间却成为中原王朝心中切齿的痛,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北伐,才算是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石敬瑭在后世被称为"儿皇帝",也有人将他骂做汉奸,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石敬瑭是粟特族人,粟特族的老家在遥远的波斯,放到现在,五十六个民族里面都已经没有了粟特族。
能挂上钩的,大概就是现今我国的哈萨克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等族有粟特人的血统,所以石敬瑭卖燕云十六州是很正常的利益交换,他根本就没有中原王朝那种勾连异族可耻的想法。
在中国历史上,正统的中原王朝联合其他势力对抗敌对势力,并且最具影响力的一共有三次,分别是北宋末年的联金灭辽、南宋末年的联蒙灭金和明朝末年的借虏平寇。
三次联盟的共同点就是三个朝代在联盟之后都被盟友给消灭掉,现代的我们都在用愚蠢去形容当时的朝廷决策人,可如果放在当时那个时代,其实可以发现,他们的选择未必就全是错,本文就对此略作评述。
一:北宋联金灭辽暴露军事上的虚弱,完成先人遗愿,种下灭亡果实
北宋宋徽宗执政时期,在比北方邻国辽国更遥远的东北地区,崛起了以女真人为主的完颜金国,当时的形势是,金国在辽国背后建国,并以辽国为主要敌人,杀得辽国节节败退。
而北宋和辽国是名义上的兄弟之国,两国在签订了"澶渊之盟"后,一直没有了战争,双方在表面上可谓是相敬如宾,当然,两边也都清楚,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是双方唯一的爆发点。
北宋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燕云十六州的诉求,这不仅仅是祖宗之地,而且是北宋国防上的最大软肋,因为这一地区的丢失,北宋甚至拿西北地区小小的西夏都长时间的毫无办法。
北宋历代皇帝从来没有放弃过收回燕云十六州,宋神宗临死前还颁布遗诏"复燕云者王之",到宋徽宗时,国土狭小,人口稀少的西夏在北宋的不断打击下已经不能再成为威胁。
这个时候,金国为了寻找共同对付辽国的盟友,派出使者从遥远的北方跨海来到了宋朝,提出了双方联手的想法。北宋当时的执政者宋徽宗虽然是个"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荒唐皇帝,可他本人也是有理想的。
北宋历代祖宗们渴求燕云之地的想法也是延续到宋徽宗身上,在得知辽国在金国的进攻下不断失败后,不但是宋徽宗,包括童贯在内的军方也心动了。
童贯是宋徽宗心腹,他一直在西北地区领导西军进攻西夏,西夏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要不是南方的方腊起义把西军吸引过去,西夏几乎快灭国了,不过灭西夏哪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功劳大?
如果主导收复燕云的战斗那是可以封王的。宋徽宗需要有超过历代先皇的政绩,童贯想做异姓王,大家一拍即和,在一位前辽国汉人赵良嗣的左右奔走下,和金国定下了"海上之盟"。
宋、金两国在盟约中规定了灭辽后,燕云十六州划归宋朝,从盟约上看,双方各自达到了诉求。宋朝内部不是没有反对声,但反对者大多是以百年不动刀兵,此时乘人之危不道德的理由反对。
这种理由是不可能浇灭宋徽宗和军方建功立业之心的,于是有了以童贯为主帅的北伐,"联金灭辽"的过程虽然一波多折,但结果总算还是拿回了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宋军在灭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整体上的不足,灭辽和童贯打西夏不同,打西夏整个北宋朝堂都默认是童贯为主导,没有什么人和他争功,童贯可以一言而决。
但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举国参与,朝廷内大大小小的派系都需要分润军功,这就在军队的挑选上,战术执行的安排上等各方面都要考虑和光同尘。
还有各派系为争功的互相掣肘,结果在整个战争的初期竟然还曾被虚弱的辽国击败过,最后是借助金国的力量才算有了个好的结局,也最终让金国看出了北宋军事实力上的衰弱。
这才有了后来的两次南下攻宋,直至灭亡北宋。如果没有宋金之间的盟约,暂时不要燕云十六州,而是作为旁观者看着辽、金争斗,北宋还会不会灭亡?
如果北宋冷眼旁观,或许辽国还是会被灭,北宋依旧要直面金国,但至少北宋也许会在看见和自己体量差不多的辽国被金国击败后,会重视起金国的威胁,在防御上重新作出决策,金国要南下不会有历史上的那么轻松。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在当时的北宋,或许没有多少人能抵御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诱惑,那毕竟是从建国以来就延续下来的执念。
当时又不像现在,联盟双方可以互派军事观察员,可以用科学的手段去评估战斗力,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对方是否有威胁?要知道,即便是辽国在鼎盛时期,也是拿北宋毫无办法,否则哪里还会有"澶渊之盟"?
幅员辽阔,甲兵百万的辽国都灭不掉北宋,以当时人们的理解能力,谁又能预料到金国的南侵会那么的高效?
二:南宋联蒙灭金后直面强大的蒙古,鏖战半个世纪后被元朝消灭
南宋在宋理宗绍定六年十月(公元1233年),正式出兵北伐金国,和蒙古联手,宋军在主帅孟珙的指挥下,共收复两淮及河南地区的九州三十三县之地,还获得了金国末代皇帝完颜守绪的尸体和俘虏了大批金国官员。
此战算是报了"靖康之耻"的百年大仇。但在此之后,南宋和蒙古占领地区直接接壤,双打又大打出手,经过半个世纪的鏖战,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灭掉南宋。
很显然,这又是北宋"联金灭辽"的翻版,南宋能在远远小于北宋的领土和资源以及金国的压力下存活下来,执政者肯定不全是笨蛋,在前面的北宋经历过被盟友灭亡的教训上,为何依然选择了同样的解决方式?
北宋和金国有交流时,金国还只是小小的部落联盟,而南宋和蒙古有交流时,蒙古已经是个庞然大物,蒙古对南宋的威胁远远大于金国对北宋的威胁,可南宋朝堂最终还是决定了联合蒙古打击金国,原因实在是很简单,切骨的仇恨盖过了未来的威胁。
金国当初灭亡北宋,攻陷北宋首都汴梁,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大批皇族人士以及数十万的妇女、官员、工匠和大量的财富,两位皇帝先祖落魄的死在金国的土地上,被掳走的皇族遭遇到非人的待遇。
这些事情在南宋和金国签订"绍兴和议"的那一段时间,因为大批宋臣南归,其中还包括宋高宗的母亲这样的皇族中人,不可避免地流传开来。
虽然因为上层的刻意掩盖,宋高宗甚至为遮掩母亲在金国的不堪历史,冤杀亲妹妹柔福帝姬,可发生过的事不可能不给宋朝高层留下深深的屈辱,何况宋朝先祖的陵寝一直都在敌人的治下。
南宋建立后有过几次北伐就是不甘心的证明,同样,金国也有过多次南侵,双方的关系本来就没有"澶渊之盟"后宋朝和辽国之间的那种和谐。
在这种双方一直都深深敌对,互相严密防范的心理下,即便是有人看出了蒙古是比金国更大的威胁,多次提出质疑,也没有什么用,如参知政事乔行简就表示:
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但南宋高层依旧选择了出兵报仇,而且南宋判断,即使没有自己的帮助,蒙古也会灭掉金国,到时候双方没有合作的友好局面在前,可能会更容易起冲突,还不如借机和蒙古联手拿回祖宗陵寝之地,自己实力强了,才更能防御蒙古的威胁。
其实在南宋犹豫之机,金国并非不能利用南宋朝堂上的争执,打消南宋联合蒙古的念头,可金国在之前和南宋也一直在打仗,原因是金国在蒙古人的威胁下还在要求南宋准时缴纳税币,试图用南宋缴纳的税币来支撑抵抗蒙古的军费。
在南宋没有按时缴纳的情况下,金国竟然发动南征,这个决定就有些昏头了,金国当时最大的威胁是北边的蒙古,南宋应该是发展成他们抵抗蒙古的大后方的,对南宋妥协,从南宋获取物质才是最正确的决策。
可金国却两边得罪,南宋即使愿意帮助金国,也不能是在压迫下,何况双方的仇恨在金国的强势下,一直都没有消除,所以不能怪南宋选择和先辈们同样的决策,金国本身在这场大棋局中也没有选对策略。
三:南明借虏平寇坐视清军一路南下,醒悟过晚,无力回天
明朝末年,明、顺、清三方鏖战,争夺天下主导权,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两次"借虏平寇",一次是北京城被李自成攻占后,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以山海关为礼物,献关请清军入关共抗李自成。
另一次是南明弘光朝请求和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北方的清朝议和,双方共同对抗敌对势力,这个敌对势力还是李自成。清朝在当时也是中原王朝的大敌,可在明朝士绅们眼里,李自成才是"欺祖枉法",应该千刀万剐的混蛋。
在清军入关之前,李自成占据几乎整个北方,其中还包括中原地区,天下似乎无出其手,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高层全部看低了清军的威胁,在最关键的防御方向和防御人身上失算了,没有给吴三桂相应的待遇和条件。
吴三桂在李自成忽视他的情况下,迅速和清军达成协议,以请清军为崇祯报仇的名义放开山海关,阴了李自成一把,在山海关一片石一战将大顺军从心理上击垮,北方江山也迅速的换了主人,清朝正式入关逐鹿天下。
清军入关之后,一路追着李自成打,流寇出身的李自成快速的放弃北方各地,带着身后追击的清军又一路南下,试图从湖广地区东征,抢夺南明的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富庶地区,以获取钱粮和兵源继续抗清。
面对李自成的威胁,南明弘光朝难得的放下了内部的党争,提出了"借虏平寇"的策略,即和清朝联手消灭李自成,然后双方和谐共处,在南明君臣心里,至少也能保住长江以南,达到和南宋同样的地位。
最终的结果是南明弘光朝没有趁着清军刚入关,脚跟不稳的情况下北伐收复失地,而是坐观李自成大顺军和清军鏖战,在李自成被击败后措手不及,被清军从两淮和湖广两路夹攻,仅仅一年时间就被消灭掉。
在南明弘光朝被消灭掉后,南明唯一的一个稍微有点号召力的朝廷也没有了,南明从此四分五裂,虽然大半个南方坚持抗清二十多年,终究因为没有令人信服的领头人,在各自为战之下被清军一一消灭。
南明的"借虏平寇"和两宋时的寻找盟友不同,两宋在联金和联蒙的选择上到底还是国与国之间的战略选择,不论策略的正确与否,始终还是站在国家的利益上做出选择,可南明的执政者们单纯的就是因为害怕,害怕到宁给异族,不给李自成的地步。
李自成的大顺军是农民起义军,他们在起义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劫富济己",在早期的流动作战中,凡是所占地的富裕家庭和高官士绅基本上都是先抢光,再杀光,这就严重的和士绅群体发生的对立。
在建立大顺朝并攻占北京后,李自成部的这种习性并没有改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是掌权者,需要依靠有文化的士绅来帮助他们治国,反而在北京城内继续以往的"劫富济己"政策,迎战清军前,拷饷搞出几千万两白银,也彻底让全天下的士绅对他们失去了希望。
反而清朝在严厉对待反抗者的同时,既有放马圈地、剃发易服这样的巩固清朝统治权的行为,也有承认儒家思想,承认士绅在执政体系中的地位的友好行为,让相当一部分士绅认可了清朝的统治权,而且还有洪承畴这样的大拿帮助他们巩固这种思想。
两相一对比,清朝只要执政权,至少在清军入关初期是这样,而李自成不但要执政权,还要士绅们的财和命,在这种对比下,南明朝廷选择"借虏平寇"就不难理解了。至于后来的事,在当时谁又能猜得到呢?
综上所述,两宋和南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现实威胁选择了几乎类似的策略,结果当然不能算是美好,他们分别被曾经的盟友金、蒙、清消灭。
不过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除了南明的决策人略显愚蠢,两宋的选择就很难说了,一个是面对能实现百年夙愿,一个是面对百年深仇大恨,而且是确确实实的能获得占领地扩充国家实力。
我们现在有各种历史资料来分析,当然能准确的判断出利弊,可宋朝人和明朝人哪有那么好的条件和更开阔的眼光?历史毕竟已经发生,现在的长篇大言也只是缅怀和遗憾,终究也不能改变什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