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东A
来源:隽语村
作者:蒋知微
发生在两年前的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看似“僵”在了那里,其实子弹一直在飞,而且从种种迹象看,极有可能被自己扣动板机发射出去的这枚子弹所命中。
人类,特别是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既能和知音撞个满怀,也能和前世的冤家狭路相逢;既能邂逅慈眉善目的菩萨,也能遭遇强势的河东狮吼。什么也不发生,那是不可能的。
由于地域、出身、个性的巨大差异,人与人聚在一起没有磨擦与冲突也是不可能的。
杨景媛明显有着强势性格,怕事儿的人若发现桌子有“异动”,起身离开就是了,可她偏不,竟然拿起手机在桌子底下拍了那么长时间。就凭这个细节,我们可以判断,她是一个不怕把事儿搞大的人,她一点儿没有顾虑此举假如被发现会对她拳脚相加。同时,这也反映了肖同学基本是专注于书本或瘙痒的,起码,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他没有觉察到对面的“异动”。

这杨景媛终究不是吃素的,就在肖同学要离开时,竟被她叫住了。
最要命的是,肖同学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承认了自己是骚扰。
有网友认为,再懦弱的人也不可能在被污蔑犯罪的情况下解释都不解释,立马就认罪并写道歉信,连傻子也不会立马承认错误并写道歉信。别人要你写道歉信,你都不知道咋回事,就写了,这可能吗?希望肖同学也向公众详细论述一下,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啥别人一动怒,你就写道歉信。你不知道白纸黑字的后果吗?如果当时让你承认你想颠覆****,你会不会在没有任何胁迫的情况下,签上你的名字?只有瓜娃子才会签,但瓜娃子怎么可能考上武大呢?
不怕事儿大的杨景媛拿到第一手证据后,就像每次逮到猫都要戏耍一番才将其毙命一样,她毫不客气的将此事儿举报给了肖同学的辅导员,至此,由两人之间的龃龉或磨擦,变成了把肖同学置于大庭广众之下曝晒。

我们前面分析了,人和人是有巨大差异的,如果手拿证据的杨景媛多少有点不忍仁之心,这事儿也就翻篇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应该能预见到自己的一时冲动会给对方造成身败名裂的后果。但没办法,人在很多时候是被本性驱动的,特别是有些人在别人的痛苦中能体验到莫大的快感,别人是否被牺牲掉完全不在人家的考量范围。
如果肖同学真有“错”,那杨景媛这么大义凛然对不对?那就要看怎样定义这个“错”,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即便他肖同学口是心也是,但终究他没有迹,对一个无迹无罪的人,你把他送上审判席显然是不妥的。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辅导员和学院显然不愿遭遇这事儿,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按照杨的要求处理男生,不单单是不能保研不能入党那点儿损失,而是社死,而是身败名裂,而是断送前程。
所以,才有了肖同学家长找到学院,要求当面沟通。却被正义感爆棚的杨景媛断然拒绝。

学校一看达不成协议,就选择了冷处理。杨景媛到此时也没有了解学院的深意,她一看三个月没有动静,她选择的不是默默配合,而是去催进度。学院一句不是性骚扰,再一次激发了她的斗志,遂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发到公众号上。学校可能被她的气势吓住了,迫于压力,出于息事宁人,竟然给了肖同学一个记过处分(这有点儿是对不是你骚扰的你为啥承认写道歉信的惩罚)。
都以为翻篇了,肖妈妈却对儿子因这么个事儿受到了处分深感不平,不平则鸣,于是,再次激怒了本来就不怕事儿的杨景媛。杨在毕业当天就起诉肖同学,等待了慢长的一年后,杨败诉,并遭遇网暴……
整个事件中,让杨景媛有恃无恐的是那封道歉信,也正是这封道歉信让肖同学吃了处分,但法院却对这封道歉信视若无睹,说明在严谨的法律面前,许多物证就是个笑话,即便他肖同学真的想入非非了,在论迹不论心面前他也是清白的。由此可见,杨景媛和武大的法学家们的法律功底还很薄弱啊!
事情完了吗?远远没完。8月1日,武汉大学发布了重新调查的通告。至于肖同学的处分会不会摘掉,这对武大确实是个考验,不摘吧,法律和医学都已经给肖同学正名;摘吧,他自己都承认是骚扰,轻饶他,这对校规校纪校风建设绝不是好事。

事情继续朝着对杨景媛不利的方向发展。除了杨的论文造假被扒出,其保研资格也引起质疑,据说肖同学已正式提起了刑事自诉,打算以诽谤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把杨景媛送进去。要是这些罪名成立,杨最高能判三年有期徒刑。如果那样,杨誓言要让肖同学身败名裂并且扬言要把肖母也送进去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了。如果那样,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肖同学绝非俗物,他这是大智若愚,他这是韬光养晦,他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在杨景媛叫住他的那一刻,作为也是法律生的他可能就在刹那间灵光一闪,为这个敢于冒犯他的师姐铺下了身陷囹圄之路……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强中更有强中手。
如果杨景媛身陷囹圄,我们能说些什么呢?她不仅对肖同学冷酷无情,他自己的前程也将毁于一旦,什么保研、去香港读博都成了梦幻泡影。更大的损失是无形的,三千武大校友联名希望母校能对杨景媛采取最严厉的处罚。而这一切的发端,只是出于你的“正义”啊!正义也不能过头儿,正如复旦严锋教授所言:……却往往忘了基本常识,就是做人不能太过分。

我忽然想起了刘邦的老婆吕后,刘邦去世后,她把戚夫人剁去四肢关到猪圈,还让自己的儿子去欣赏,人算不如天算,小孩子哪受得了这个,自己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搞“疯”掉了,何苦来哉!
如果杨景媛真被送进去,这对世人有无穷的警示意义。
忽然又想起了德尔斐阿波罗神庙里(及周围)的那三句箴言:一、认识你自己。二、凡事勿过度。三、妄立誓则祸近(还有一说是生存与毁灭就在一瞬间)。
我觉得第三句箴言极适合杨同学品味品味。
退一万步想,如果将来你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一些小毛小病而遭遇灭顶之灾,是你愿意看到的吗?知道你是怎么把三千校友得罪透的吗?就是你发誓要对肖同学不依不饶的那股劲儿。在你自己心里或许还认为自己很“正义”,但在三千校友眼里,已经完全变了性质,只是你自己的内心因为缺少了某种东西不自知而已。
重温一下《马太福音》里耶稣即将被捕时对彼得说的一句话吧:“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