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过于在意别人的建议,只要听到别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或者对自己不理解的时候,就会心里不舒服。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理解。其实大可不以如此。永远不要试图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因为你永远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即便是有些人不理解你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做好的就是我们自己,活好当下,让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对于人性而言,即便是你活得再优秀,依旧会有人对你不满意。这并不意味着你自己不够好,根源在于每个人的个性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所以当有一天即便是你没有得到少数人的满意,你也不必太过于沮丧。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回有一次要去卫国,孔子便问他缘由。颜回说到:“卫国现任的君主很年轻,喜欢独断专行,总是很轻率的就决定国家的很多大事,也因此造成了很多损失。我想去卫国辅佐他,或许国家可以变得好一点。”孔子回他:“你此次前去很有可能会被杀掉。修道不能杂乱,一旦道乱了事情就会变得繁多,也就会因此受到骚扰,甚至引发忧患。到时候想要自救或许都来不及了。古代的圣人都是先站稳自己的脚跟才会选择去辅佐他人。一个人虽然德行学识过关,但是未必就能将对方说通。虽然自己不争名声,但也未必能够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无论你做得有多好,总会有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反驳你。

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愚钝的人才会想尽办法去套别人的喜欢。而聪明的人则会容忍那些反对的意见和不认可的态度,也不会在意那些反驳自己的人。即便是自己遭到了别人的排斥和不理解,自己仍然能够秉持自己的德行,而不是因此随波逐流,符合乌合之众的观点。而且这些反对的声音未必就是对的。若是因此改变自己岂不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有些时候只存在少部分的清醒之人,大部分人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

《菜根谭》中说过:一个人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既不能选择随波逐流,也不能故作清高。做事情的时候不能让别人厌倦,也不能刻意迎合他人。保持一种中庸的态度,做好自己才是关键。曾国藩在为官期间,身边趋炎附势的人何其多,但是他对此总是能够做到淡然处之。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奉承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别人的可以先没而恼怒。虽然他能够做到这样,但是他的一个手下却看不过去,就在一次批阅文件的时候对一位拍马屁的人狠狠训斥了一顿。曾国藩知道之后教育他的手下:“这种人就是依靠这种方式生存的,你这样做无异于剥夺了他们的生存道路,这样是会为自己惹来灾祸的。”这一席话使得他的手下恍然大悟。所以说在生活中我们就要活出自己的天性,不需要刻意讨好别人,也不需要刻意地远离别人,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