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过“无春年不宜结婚”这一说法吗?24年结婚率暴跌,不少人竟把这事儿怪到“无春年”头上,仿佛是老天爷不让大家结婚似的,但实际这个原因只占5-10%。

不过从外国人的眼中,看待中国结婚率暴跌这件事,可比咱们看得透彻多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式婚姻越来越和爱情脱钩,很多情况下彻底成为一场交易。

专家:结婚人数下降对经济有何影响

在国外因要彩礼被当做诈骗?

去年有个新闻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听说,一位张姓91年江西省某高校女博士,公派到荷兰鹿特丹读博士。她出国留学前已有一段婚姻,曾向男方索要 66 万元彩礼,留学期间出轨荷兰男性并离婚,且未退还彩礼。

离婚后张女士与出轨的荷兰男子同居,2024 年 3 月怀孕后她向男友提出结婚,并索要 8.8 万欧元彩礼,相当于她第一次在国内结婚索要彩礼的金额。

结果荷兰男友认为 8.8 万欧元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且荷兰没有彩礼习俗,在他看来女方这种行为是以结婚和怀孕为手段进行敲诈,于是报警。荷兰法院审理后给张女士定了移民事欺诈和诈骗两项罪名,判处监禁 6 个月,刑满后驱逐出境,她还因此被列入荷兰及欧盟的移民黑名单。

在中国,彩礼是部分地区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对女性家庭的一种经济补偿或男方诚意的表达。但在荷兰等欧美国家,没有彩礼这一概念和习俗,婚姻更强调基于爱情和相互尊重,以结婚为条件索要财物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容易被视为经济剥削甚至诈骗。

欧美法律中,以结婚为条件索取无偿财物,尤其是女方利用怀孕施加压力时,很容易被定性为诈骗。而在中国,虽然《民法典》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对于正常范围内基于习俗的彩礼索要,一般不认定为违法犯罪,与欧美法律在这方面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

专家:结婚人数下降对经济有何影响

外网用“祝你娶个中国老婆” 骂人

甚至,中国女性的形象已经被极端抹黑,当然这是不客观的。但是部分外国人受到一些片面信息的影响,认为中国女性在婚姻中普遍过于看重物质条件,如要求男方必须有房、有车,提供高额彩礼等。他们可能将中国女性对婚姻物质基础的合理考虑,误解为是一种贪婪或功利的表现,从而产生负面看法。

在现实中确实存在极个别中国女性在婚姻中出现一些不道德或不恰当的行为,如骗婚、利用婚姻获取利益等。这些个别案例经过媒体报道或口口相传,可能被一些外国人过度放大,从而认为所有中国女性在婚姻中都存在类似问题。

随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她们在婚姻和家庭中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平等和自主。但在一些外国人眼中,这种自我意识和主见可能被误解为强势、难以相处,进而形成中国女性在婚姻中不好相处的刻板印象。

“祝你娶个中国老婆” 经常被一些外国人用作骂人话语,在一些西方国家,婚姻更强调个体的情感结合和相互的平等尊重,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角色和责任相对较为平等,较少有一方家庭承担大量经济支出或特定传统义务的情况。而中国的婚姻观念中,家庭的整体性和相互扶持更为重要,像彩礼、嫁妆等习俗以及婚后对双方家庭的照顾义务,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会觉得过于复杂和沉重。

专家:结婚人数下降对经济有何影响

中国式婚姻越来越和爱情脱钩

婚姻的前提,本该是爱情,但是更多的人向物质妥协,爱情却成为奢侈品,从身边朋友们的故事,可以对找到合适对象的难度可见一斑。

林晓坐在咖啡厅里,对面是今天相亲的对象。对方一坐下就开始谈论自己的收入、房产,仿佛在做一场交易。林晓礼貌地微笑着,心里却一阵厌烦。这已经是她这个月第 5 次相亲了,每次都是这样,物质条件被摆在首位,感情却无人提及。

她想起大学时对爱情的美好憧憬,那时觉得两个人相互喜欢就能走到永远。可毕业后,现实的种种让她失望。看着眼前这个陌生又功利的男人,林晓觉得爱情离自己越来越远,婚姻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她开始怀疑,这世上到底有没有纯粹的爱情,或许自己以后就会这样一直单下去。

阿宇每天下班回家,就躺在床上刷着各种社交软件。他在上面认识了不少女孩,和她们聊得火热,可每次见面,都感觉和聊天时完全不一样。有一次,他和一个聊了很久的女孩见面,本以为会是一场浪漫的约会,可见面后却发现两人除了网上聊过的话题,竟无话可说。

专家:结婚人数下降对经济有何影响

阿宇觉得在这个虚拟的社交世界里,大家都戴着面具,很难找到真正的情感连接。他看着手机里那些对话框,心中满是迷茫。爱情在社交软件的滤镜下,变得虚幻又不真实,他不再相信能通过这些找到那个对的人,更不想轻易踏入婚姻。

嘉怡的好朋友小敏结婚不到两年就开始闹离婚。她看着小敏从曾经那个幸福甜蜜的女孩,变得满脸疲惫、愁容满面。小敏经常向她哭诉,婚后两人因为生活琐事争吵不断,曾经的爱情在柴米油盐中消磨殆尽。嘉怡陪小敏去处理离婚手续时,看到了婚姻中最不堪的一面。这让她对婚姻充满了恐惧,原本对爱情还有一丝期待的她,也开始动摇。她想,既然爱情最终都会变成这样,那为什么还要结婚呢?自己一个人生活,或许还能少些烦恼。

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工作竞争激烈,年轻人面临较大经济压力和职业挑战,忙于工作和生计,无暇顾及感情,担心无法承担婚姻和育儿的经济责任,影响生活质量。房价高企、彩礼数额大,还有婚宴、首饰等开支,一场婚礼花费巨大,让很多年轻人经济上难以承受,爱情在现实面前往往让步。

年轻人不再愿意 “将就” 婚姻,对伴侣的要求从外在条件转向内在品质和情感共鸣,期望找到心灵相通、志同道合的人,这增加了找到合适伴侣的难度。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虽拓展了社交圈,但也让恋爱变得快速和表面化。网恋翻车、婚恋平台虚假信息多,使人难以建立真实情感。人们习惯网络 “虚拟关系”,面对面相处时却感到尴尬,真实情感交流减少。

离婚新闻、吐槽婚姻的内容充斥网络和生活,身边也不乏婚姻不幸福的例子,这些负面信息让年轻人对婚姻产生恐惧和担忧,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也被削弱。

专家:结婚人数下降对经济有何影响

这些现象反映出,在中国,婚姻与爱情的关系正经历着复杂的变化。物质的压力、社交方式的改变、对伴侣要求的提高以及负面信息的影响,都使得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中国式婚姻完全与爱情脱钩。在许多家庭中,夫妻依然相互扶持、关爱,共同经营着充满爱的生活。只是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爱情与婚姻的平衡变得更加难以把握。

要解决这一问题,或许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控,缓解年轻人的经济压力,为婚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正确引导,培养年轻人健康的婚恋观念。个人也应该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珍视爱情,用心去经营感情,而不是将婚姻仅仅视为一场交易。

只有当社会、家庭和个人都能意识到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并共同努力去维护和培养,中国式婚姻才能重新找回与爱情的紧密连接,让更多的人在婚姻中收获幸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