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司马南转发了平原公子赵胜的微博,评价日本母子苏州遇袭事件。

这两位长期活跃于国内舆论圈,他们与民粹情绪,打个比方,就像两口子。

对于这起事件,司马南和平原公子,却利用了一种“相对主义陷阱”的诡辩术,企图弱化苏州事情的影响。

他们论说的方式,无非就是,极端民族主义?哪里没有这个啊,要说起这个事,美国可比我们严重的多,你不去批评美国,却让我们反思?我们凭什么反思?(反思到我头上了咋办?)

这是典型的相对主义诡辩的手法,它最大的意义,其实就是堵住你的嘴,让你别聊这个。用美国在极端民族主义上出现的错误,来转移大家的视线。

但如今,连官方都在积极表彰胡友平为见义勇为的当下,司马南和平原公子,却使用这种语言游戏,来转移矛盾。

我觉得还挺可悲的。因为他们的追随者还不少,但是这些人,却很容易接受他们的思维方式,并把一切矛盾转移到美国头上。

但是能否不要比烂啊,如果美国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事件,我们当然应该唾弃之,鄙视之,但是苏州市民胡友平连自己的生命都付出了,我们去悼念英雄,并希望能够在更深的层面反思这起极为严重的暴力事件,这有什么不对的吗?为什么一件具体的事,也要往美国身上扯呢?美国还有做得好的地方呢,如果要是这么扯,三天三夜都扯不完。但是,当我们在为美国针锋相对的时候,我们就会忘记胡友平,忘记苏州日本人学校。我们会觉得,与国家尺度的分析来说,胡友平实在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可以被忽略的人物。

这就是这套思维方式的可耻之处。

不关注小人物,只关注大局,关注美国。但是历史浩荡向前,又有谁关心过他们自己呢。大家本来都是小人物,怎么一到了网上,看到司马南等人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自己成了大人物了呢?

我也从司马南和平原公子的论述中,读到了一些“不安”。对于民粹情绪,他们就算不是始作俑者,也是推波助澜之辈。还有那个一个人的莎士比亚,他就说过,“算旧账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这样危险的言论。

如果要深度反思苏州事件,他们恐怕都难辞其咎。这个时候,相对主义诡辩的手法就被派上用场了。如同隔壁邻居家的小孩被狗咬了,这个时候,很懂的你,不去关心小孩怎么去打疫苗,而是高瞻远瞩的说,美国啊每年被狗咬的多了,也有得狂犬病的,如果算上非洲人,欧洲人,那就更多了。

如果我是被狗咬的孩子家长,我只会认为你是在说风凉话。

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对于我们破除相对主义陷阱,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思苏州日本人遇袭事件是值得的,因为他们会让我们看到一些公共文化空间上的疤痕。而实际上,我早就看见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