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怕挑衅,我们不会退缩”。
毛宁帖子中还配有一段毛主席1953年2月7日的讲话视频。毛主席在视频中表示,“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毛宁10日在社交平台X上所发帖子的截图
在毛宁发布上述帖子之际,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采取关税措施。面对美国步步施压,中国接连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抵制美国的关税霸凌行为,努力维护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对于美方滥施关税有关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方仍在对中国滥施关税,一味进行极限施压。对这种霸道霸凌行径,中方坚决反对,绝不接受。美方如果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延伸阅读
白宫关税乱拳引发的全球反弹愈发激烈,而中方的反制决心更令一众美政客感到焦虑。
在当地时间4月8日举行的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遭到了议员们关于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尖锐质询,但他却讲不清关税政策背后的战略以及白宫会如何应对中方反制。一位民主党参议员炮轰格里尔:他对中方的措施似乎“压根没有战略”;就连共和党议员也对特朗普关税政策表示强烈不满——要是事实证明这是错的,我该找谁算账?
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等报道,在接受两党议员质询时,格里尔告诉在场议员,特朗普新的关税政策正在取得成效。“近50个国家已经与我亲自讨论总统的新政策,并探索如何实现互惠。我们的巨大而持久的贸易赤字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虽说一夜之间无法解决,但所有这些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国会接受质询 C-SPAN
格里尔承认,“有时(关税)调整会带来挑战”,但他表示相信美国人能够“迎接挑战”。
多家外媒注意到,被特朗普关税威胁紧逼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回应策略,而中国采取了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硬的立场,誓言若美国继续升级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8日再次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中方的反击决心引发了在场美国议员的担忧。尽管格里尔称中方的反击是“不幸的”,可他却说不清全球关税背后的战略以及白宫为应对中方反制所做的努力。
格里尔还承认中国在关键矿产加工中的主导地位,并警告美国处于“危险”境地,需要在贸易、监管和环境政策上采取“紧急”行动。
俄勒冈州民主党参议员罗恩·怀登(Ron Wyden)形容,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似乎压根没有任何战略”。
批评声也来自共和党内部。
“要是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我该掐谁的脖子?”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Thom Tillis)同样颇为不满,“看起来我们似乎决定在各个方面都发动一场贸易战。如果想出这个主意的人能解释清楚,我们为什么要针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合作伙伴,那也行。”
“祝你们好运吧,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他说。

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质疑特朗普关税政策 C-SPAN
蒂利斯是少数几位对特朗普关税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的共和党参议员,他一直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和保护主义政策。在特朗普上周宣布加征“对等关税”后,蒂利斯曾质疑特朗普政府在重新平衡贸易方面是否制定了相应策略。
共和党中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人指出,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的贸易战给美国农业带来了沉重打击,由于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美国农业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艾奥瓦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在听证会上说,虽然他支持特朗普的贸易目标,但总统被赋予了太多权力。
格拉斯利说:“在我的公职生涯中,我一直非常明确地表示,我支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宪法赋予国会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的权力。我认为,国会在1962年的《贸易扩张法》和1974年的《贸易法》中赋予了总统过多权力。”
美国股市在4月3日和4日连遭“血洗”后,本周再度经历了剧烈波动。
截至8日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0.84%,一度从高位跌落2300点,报37645.59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15%,报15267.91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57%,报4982.77点,自去年4月以来首次收于5000点下方。
与今年2月19日最近的高点相比,标普500指数跌幅达到18.9%,距离进入“熊市”仅一步之遥。根据华尔街的定义,从先前的收盘高点下跌20%将构成“熊市”。
分析师认为,股市暴跌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构成了巨大压力,但如果要逼迫特朗普改变立场,可能还需要更多下跌。
“随着关税政策从新闻头条走向现实,大量硬数据将不可避免地累积并削弱支持率——尤其是美国如果像现在普遍预测的那样陷入衰退。”咨询公司Veda Partners联合创始人亨丽埃塔·特雷兹(Veda Partners)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市场连续几天的3%跌幅确实会引起国会关注,但真正能推动行动的是跌幅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观察者网消息,据美国“战区”网站(the War Zone,TWZ)本月8日报道,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参谋部主任,迈克尔·博伊尔中将本周在马里兰州国家港举行的“海-空-天”研讨会上,阐述了美国海军未来的发展愿景,在这当中,他透露了美国国防部正在着手调整美军联合部队在“未来对华战争”中的训练模式,要摒弃以往各军种“各自为战、分头训练同一类场景”的传统做法,转而要开展“跨大规模战场空间的一体化协同作战演习”,旨在通过实践“更清晰地”掌握实施此类复杂联合作战所需的各种能力要求。博伊尔表示,在这一“重大转变”之前,军种间关键能力需求的生成机制低效并存在缺陷。
报道认为,博伊尔所透露的这些训练内容变化,凸显了美国军方正试图努力应对“在太平洋战区大规模对抗中国”的前景,而想要在这种预想场景中取得优势,美军仅仅实现“各军种间近乎无缝的全面整合”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与其“盟友和伙伴国家”实现密切协同作战才行。当被问及太平洋战区面临的“特定挑战”时,博伊尔表示,他曾反复思考,联合部队的需求如何界定,而现状是各军种仍然各自提出需求,这种“碎片化的模式”是必须要改变的,因此只有实兵的跨军种联合训练才能探索和验证联合部队的需求。博伊尔称,据他调查,美军现有体系下的所谓联合演习大多是概念性的兵棋推演、能力验证性的军事实验,或是验证计划的常规演习,即便是在投入实兵的野战训练演习中,也只是验证战术配合,并未验证过应该在战斗中优先投入哪些战力。

美军要搞大规模联合演习
尽管美军长期的文宣物料通常给人一种“你们不是挺联合的嘛”的印象,但对于近年来的美军将领来说,这似乎远远不够。
由于传统演习训练模式在未来“印太地区”预想冲突中的局限性,五角大楼方面也试图在过去几年中改变演习训练方式。起初美国海军、美国空军合作进行重点面向太平洋区域的大规模演习,后续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和太空部队加入进来,在太平洋进行一系列演习。博伊尔称,这些训练将由实战指挥团队和相关专家自主策划执行,探索如何配备能力和作战,而不是此前的由高层决定为部队配备何种能力,这不仅是单一军种的重构变化,也是整个联合部队转型的方向。关于演习的战术专家团队构成方面,博伊尔表示,将会有来自加州彭德尔顿军营的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美国空军武器学校和美国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即大名鼎鼎的“Top Gun”),此外还将有太空部队和网络司令部作为新型作战力量配合这些军种的演练,这些单位将聚集在一处进行实战战术训练,以解决如何有效侦察、解读情报等问题。这种新的演练方式除了涉及整个联合部队之外,还将具备“明显的前瞻性”,以研究如何整合“在2040和2050年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为目的。博伊尔表示,此前五角大楼内部针对太平洋方向的演习开展方式及其体制“并不好”,而现在的演习方式则将对此进行优化。
“战区”网站在报道中表示,尽管博伊尔没有透露任何具体的行动和演习名称,但规模更大、联合程度更高的演习重要程度确实在与日俱增,特别是美军在演练应对所谓“印太地区”的“突发事件”时。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空军主导的演习走在了前面,比如预定在今年举行的“部队重返太平洋”(REFORPAC)演习,这一将于今年夏天在所谓“印太地区”举行的演习为期两周,被视为训练活动的核心,目的则自然是为针对中国的战争行动做准备。

美国空军参谋长阿尔文提供的一张“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的说明图片
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W·阿尔文上将在概述这一演习时表示,目前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了战时的任务准备,比如在复杂环境中部署和维持行动、在受到攻击时维持后勤保障、在战场环境中存在和机动、确保弹药、燃料等正确运送至所需之处。据称最近在加州海岸举行的一次以空中力量作为中心的“竹鹰”大规模演习中,显示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此外,一些“盟国和伙伴国”也将参与今年夏天的REFORPAC演习行动中。

一架参加“竹鹰25-1”演习的F-35A战机美国空军
对于部分国家而言,它们对“印太地区”的兴趣也并不在美国之下,比如去年德、法、西班牙等国空军举行了“太平洋天空-24”演习,并在这期间的多场演习中与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航空兵力量进行了联合演习和训练活动,这些以所谓“印太地区”为重点的演习都试图努力应对该地区未来可能的冲突中的“固有挑战”。
总之,在所谓“印太地区”未来可能“与中国开战”的情况下,将涉及多军种联合部队、盟国及合作伙伴军队在“广阔的地理区域内作战”,这些部队将以“远征军”的身份在”前所未有的高威胁交战区”开展行动,因此博伊尔的这份讲话突显出了美国军方对其部队是否做好了相关战备的愈发焦虑,毕竟想要实现上述的构想,就必须让美军各军兵种及其盟友实现“颠覆性、超越传统”的深度协同,而这一计划究竟能有多少能够从“嘴炮”变为现实,就不得而知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